<!--{{{-->
<link rel='alternate' type='application/rss+xml' title='RSS' href='index.xml' />
<!--}}}-->
Background: #fff
Foreground: #000
PrimaryPale: #8cf
PrimaryLight: #18f
PrimaryMid: #04b
PrimaryDark: #014
SecondaryPale: #ffc
SecondaryLight: #fe8
SecondaryMid: #db4
SecondaryDark: #841
TertiaryPale: #eee
TertiaryLight: #ccc
TertiaryMid: #999
TertiaryDark: #666
Error: #f88
/*{{{*/
body {background:[[ColorPalette::Background]];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a {color:[[ColorPalette::PrimaryMid]];}
a:hover {background-color:[[ColorPalette::PrimaryMid]]; color:[[ColorPalette::Background]];}
a img {border:0;}

h1,h2,h3,h4,h5,h6 {color:[[ColorPalette::SecondaryDark]]; background:transparent;}
h1 {border-bottom:2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Light]];}
h2,h3 {border-bottom:1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Light]];}

.button {color:[[ColorPalette::PrimaryDark]];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Background]];}
.button:hover {color:[[ColorPalette::PrimaryDark]]; background:[[ColorPalette::SecondaryLight]]; border-color:[[ColorPalette::SecondaryMid]];}
.button:active {color:[[ColorPalette::Background]]; background:[[ColorPalette::SecondaryMid]];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SecondaryDark]];}

.header {background:[[ColorPalette::PrimaryMid]];}
.headerShadow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headerShadow a {font-weight:normal;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headerForeground {color:[[ColorPalette::Background]];}
.headerForeground a {font-weight:normal; color:[[ColorPalette::PrimaryPale]];}

.tabSelected{color:[[ColorPalette::PrimaryDark]];
	background:[[ColorPalette::TertiaryPale]];
	border-left:1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Light]];
	border-top:1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Light]];
	border-right:1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Light]];
}
.tabUnselected {color:[[ColorPalette::Background]]; background:[[ColorPalette::TertiaryMid]];}
.tabContents {color:[[ColorPalette::PrimaryDark]]; background:[[ColorPalette::TertiaryPale]];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Light]];}
.tabContents .button {border:0;}

#sidebar {}
#sidebarOptions input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PrimaryMid]];}
#sidebarOptions .sliderPanel {background:[[ColorPalette::PrimaryPale]];}
#sidebarOptions .sliderPanel a {border:none;color:[[ColorPalette::PrimaryMid]];}
#sidebarOptions .sliderPanel a:hover {color:[[ColorPalette::Background]]; background:[[ColorPalette::PrimaryMid]];}
#sidebarOptions .sliderPanel a:active {color:[[ColorPalette::PrimaryMid]]; background:[[ColorPalette::Background]];}

.wizard {background:[[ColorPalette::PrimaryPale]];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PrimaryMid]];}
.wizard h1 {color:[[ColorPalette::PrimaryDark]]; border:none;}
.wizard h2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border:none;}
.wizardStep {background:[[ColorPalette::Background]];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PrimaryMid]];}
.wizardStep.wizardStepDone {background:[[ColorPalette::TertiaryLight]];}
.wizardFooter {background:[[ColorPalette::PrimaryPale]];}
.wizardFooter .status {background:[[ColorPalette::PrimaryDark]]; color:[[ColorPalette::Background]];}
.wizard .button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background:[[ColorPalette::SecondaryLight]]; border: 1px solid;
	border-color:[[ColorPalette::SecondaryPale]] [[ColorPalette::SecondaryDark]] [[ColorPalette::SecondaryDark]] [[ColorPalette::SecondaryPale]];}
.wizard .button:hover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background:[[ColorPalette::Background]];}
.wizard .button:active {color:[[ColorPalette::Background]]; background:[[ColorPalette::Foreground]]; border: 1px solid;
	border-color:[[ColorPalette::PrimaryDark]] [[ColorPalette::PrimaryPale]] [[ColorPalette::PrimaryPale]] [[ColorPalette::PrimaryDark]];}
	
.wizard .notChanged {background:transparent;}
.wizard .changedLocally {background:#80ff80;}
.wizard .changedServer {background:#8080ff;}
.wizard .changedBoth {background:#ff8080;}
.wizard .notFound {background:#ffff80;}
.wizard .putToServer {background:#ff80ff;}
.wizard .gotFromServer {background:#80ffff;}

#messageArea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SecondaryMid]]; background:[[ColorPalette::SecondaryLight]];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messageArea .button {color:[[ColorPalette::PrimaryMid]]; background:[[ColorPalette::SecondaryPale]]; border:none;}

.popupTiddler {background:[[ColorPalette::TertiaryPale]]; border:2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Mid]];}

.popup {background:[[ColorPalette::TertiaryPale]]; color:[[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border-left:1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Mid]]; border-top:1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Mid]]; border-right:2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border-bottom:2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popup hr {color:[[ColorPalette::PrimaryDark]]; background:[[ColorPalette::PrimaryDark]]; border-bottom:1px;}
.popup li.disabled {color:[[ColorPalette::TertiaryMid]];}
.popup li a, .popup li a:visited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border: none;}
.popup li a:hover {background:[[ColorPalette::SecondaryLight]];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border: none;}
.popup li a:active {background:[[ColorPalette::SecondaryPale]];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border: none;}
.popupHighlight {background:[[ColorPalette::Background]];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listBreak div {border-bottom:1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tiddler .defaultCommand {font-weight:bold;}

.shadow .title {color:[[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title {color:[[ColorPalette::SecondaryDark]];}
.subtitle {color:[[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toolbar {color:[[ColorPalette::PrimaryMid]];}
.toolbar a {color:[[ColorPalette::TertiaryLight]];}
.selected .toolbar a {color:[[ColorPalette::TertiaryMid]];}
.selected .toolbar a:hover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tagging, .tagged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Pale]]; background-color:[[ColorPalette::TertiaryPale]];}
.selected .tagging, .selected .tagged {background-color:[[ColorPalette::TertiaryLight]];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Mid]];}
.tagging .listTitle, .tagged .listTitle {color:[[ColorPalette::PrimaryDark]];}
.tagging .button, .tagged .button {border:none;}

.footer {color:[[ColorPalette::TertiaryLight]];}
.selected .footer {color:[[ColorPalette::TertiaryMid]];}

.sparkline {background:[[ColorPalette::PrimaryPale]]; border:0;}
.sparktick {background:[[ColorPalette::PrimaryDark]];}

.error, .errorButton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background:[[ColorPalette::Error]];}
.warning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background:[[ColorPalette::SecondaryPale]];}
.lowlight {background:[[ColorPalette::TertiaryLight]];}

.zoomer {background:none; color:[[ColorPalette::TertiaryMid]]; border:3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Mid]];}

.imageLink, #displayArea .imageLink {background:transparent;}

.annotation {background:[[ColorPalette::SecondaryLight]];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border:2px solid [[ColorPalette::SecondaryMid]];}

.viewer .listTitle {list-style-type:none; margin-left:-2em;}
.viewer .button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SecondaryMid]];}
.viewer blockquote {border-left:3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viewer table, table.twtable {border:2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viewer th, .viewer thead td, .twtable th, .twtable thead td {background:[[ColorPalette::SecondaryMid]];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color:[[ColorPalette::Background]];}
.viewer td, .viewer tr, .twtable td, .twtable tr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viewer pre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SecondaryLight]]; background:[[ColorPalette::SecondaryPale]];}
.viewer code {color:[[ColorPalette::SecondaryDark]];}
.viewer hr {border:0; border-top:dashed 1px [[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color:[[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highlight, .marked {background:[[ColorPalette::SecondaryLight]];}

.editor input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PrimaryMid]];}
.editor textarea {border:1px solid [[ColorPalette::PrimaryMid]]; width:100%;}
.editorFooter {color:[[ColorPalette::TertiaryMid]];}

#backstageArea {background:[[ColorPalette::Foreground]]; color:[[ColorPalette::TertiaryMid]];}
#backstageArea a {background:[[ColorPalette::Foreground]]; color:[[ColorPalette::Background]]; border:none;}
#backstageArea a:hover {background:[[ColorPalette::SecondaryLight]];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
#backstageArea a.backstageSelTab {background:[[ColorPalette::Background]];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backstageButton a {background:none; color:[[ColorPalette::Background]]; border:none;}
#backstageButton a:hover {background:[[ColorPalette::Foreground]]; color:[[ColorPalette::Background]]; border:none;}
#backstagePanel {background:[[ColorPalette::Background]]; border-color: [[ColorPalette::Background]] [[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ColorPalette::TertiaryDark]];}
.backstagePanelFooter .button {border:none; color:[[ColorPalette::Background]];}
.backstagePanelFooter .button:hover {color:[[ColorPalette::Foreground]];}
#backstageCloak {background:[[ColorPalette::Foreground]]; opacity:0.6; filter:'alpha(opacity:60)';}
/*}}}*/
/*{{{*/
* html .tiddler {height:1%;}

body {font-size:.75em; font-family:arial,helvetica; margin:0; padding:0;}

h1,h2,h3,h4,h5,h6 {font-weight:bold; text-decoration:none;}
h1,h2,h3 {padding-bottom:1px; margin-top:1.2em;margin-bottom:0.3em;}
h4,h5,h6 {margin-top:1em;}
h1 {font-size:1.35em;}
h2 {font-size:1.25em;}
h3 {font-size:1.1em;}
h4 {font-size:1em;}
h5 {font-size:.9em;}

hr {height:1px;}

a {text-decoration:none;}

dt {font-weight:bold;}

ol {list-style-type:decimal;}
ol ol {list-style-type:lower-alpha;}
ol ol ol {list-style-type:lower-roman;}
ol ol ol ol {list-style-type:decimal;}
ol ol ol ol ol {list-style-type:lower-alpha;}
ol ol ol ol ol ol {list-style-type:lower-roman;}
ol ol ol ol ol ol ol {list-style-type:decimal;}

.txtOptionInput {width:11em;}

#contentWrapper .chkOptionInput {border:0;}

.externalLink {text-decoration:underline;}

.indent {margin-left:3em;}
.outdent {margin-left:3em; text-indent:-3em;}
code.escaped {white-space:nowrap;}

.tiddlyLinkExisting {font-weight:bold;}
.tiddlyLinkNonExisting {font-style:italic;}

/* the 'a' is required for IE, otherwise it renders the whole tiddler in bold */
a.tiddlyLinkNonExisting.shadow {font-weight:bold;}

#mainMenu .tiddlyLinkExisting,
	#mainMenu .tiddlyLinkNonExisting,
	#sidebarTabs .tiddlyLinkNonExisting {font-weight:normal; font-style:normal;}
#sidebarTabs .tiddlyLinkExisting {font-weight:bold; font-style:normal;}

.header {position:relative;}
.header a:hover {background:transparent;}
.headerShadow {position:relative; padding:4.5em 0em 1em 1em; left:-1px; top:-1px;}
.headerForeground {position:absolute; padding:4.5em 0em 1em 1em; left:0px; top:0px;}

.siteTitle {font-size:3em;}
.siteSubtitle {font-size:1.2em;}

#mainMenu {position:absolute; left:0; width:10em; text-align:right; line-height:1.6em; padding:1.5em 0.5em 0.5em 0.5em; font-size:1.1em;}

#sidebar {position:absolute; right:3px; width:16em; font-size:.9em;}
#sidebarOptions {padding-top:0.3em;}
#sidebarOptions a {margin:0em 0.2em; padding:0.2em 0.3em; display:block;}
#sidebarOptions input {margin:0.4em 0.5em;}
#sidebarOptions .sliderPanel {margin-left:1em; padding:0.5em; font-size:.85em;}
#sidebarOptions .sliderPanel a {font-weight:bold; display:inline; padding:0;}
#sidebarOptions .sliderPanel input {margin:0 0 .3em 0;}
#sidebarTabs .tabContents {width:15em; overflow:hidden;}

.wizard {padding:0.1em 1em 0em 2em;}
.wizard h1 {font-size:2em; font-weight:bold; background:none; padding:0em 0em 0em 0em; margin:0.4em 0em 0.2em 0em;}
.wizard h2 {font-size:1.2em; font-weight:bold; background:none; padding:0em 0em 0em 0em; margin:0.4em 0em 0.2em 0em;}
.wizardStep {padding:1em 1em 1em 1em;}
.wizard .button {margin:0.5em 0em 0em 0em; font-size:1.2em;}
.wizardFooter {padding:0.8em 0.4em 0.8em 0em;}
.wizardFooter .status {padding:0em 0.4em 0em 0.4em; margin-left:1em;}
.wizard .button {padding:0.1em 0.2em 0.1em 0.2em;}

#messageArea {position:fixed; top:2em; right:0em; margin:0.5em; padding:0.5em; z-index:2000; _position:absolute;}
.messageToolbar {display:block; text-align:right; padding:0.2em 0.2em 0.2em 0.2em;}
#messageArea a {text-decoration:underline;}

.tiddlerPopupButton {padding:0.2em 0.2em 0.2em 0.2em;}
.popupTiddler {position: absolute; z-index:300; padding:1em 1em 1em 1em; margin:0;}

.popup {position:absolute; z-index:300; font-size:.9em; padding:0; list-style:none; margin:0;}
.popup .popupMessage {padding:0.4em;}
.popup hr {display:block; height:1px; width:auto; padding:0; margin:0.2em 0em;}
.popup li.disabled {padding:0.4em;}
.popup li a {display:block; padding:0.4em; font-weight:normal; cursor:pointer;}
.listBreak {font-size:1px; line-height:1px;}
.listBreak div {margin:2px 0;}

.tabset {padding:1em 0em 0em 0.5em;}
.tab {margin:0em 0em 0em 0.25em; padding:2px;}
.tabContents {padding:0.5em;}
.tabContents ul, .tabContents ol {margin:0; padding:0;}
.txtMainTab .tabContents li {list-style:none;}
.tabContents li.listLink { margin-left:.75em;}

#contentWrapper {display:block;}
#splashScreen {display:none;}

#displayArea {margin:1em 17em 0em 14em;}

.toolbar {text-align:right; font-size:.9em;}

.tiddler {padding:1em 1em 0em 1em;}

.missing .viewer,.missing .title {font-style:italic;}

.title {font-size:1.6em; font-weight:bold;}

.missing .subtitle {display:none;}
.subtitle {font-size:1.1em;}

.tiddler .button {padding:0.2em 0.4em;}

.tagging {margin:0.5em 0.5em 0.5em 0; float:left; display:none;}
.isTag .tagging {display:block;}
.tagged {margin:0.5em; float:right;}
.tagging, .tagged {font-size:0.9em; padding:0.25em;}
.tagging ul, .tagged ul {list-style:none; margin:0.25em; padding:0;}
.tagClear {clear:both;}

.footer {font-size:.9em;}
.footer li {display:inline;}

.annotation {padding:0.5em; margin:0.5em;}

* html .viewer pre {width:99%; padding:0 0 1em 0;}
.viewer {line-height:1.4em; padding-top:0.5em;}
.viewer .button {margin:0em 0.25em; padding:0em 0.25em;}
.viewer blockquote {line-height:1.5em; padding-left:0.8em;margin-left:2.5em;}
.viewer ul, .viewer ol {margin-left:0.5em; padding-left:1.5em;}

.viewer table, table.twtable {border-collapse:collapse; margin:0.8em 1.0em;}
.viewer th, .viewer td, .viewer tr,.viewer caption,.twtable th, .twtable td, .twtable tr,.twtable caption {padding:3px;}
table.listView {font-size:0.85em; margin:0.8em 1.0em;}
table.listView th, table.listView td, table.listView tr {padding:0px 3px 0px 3px;}

.viewer pre {padding:0.5em; margin-left:0.5em; font-size:1.2em; line-height:1.4em; overflow:auto;}
.viewer code {font-size:1.2em; line-height:1.4em;}

.editor {font-size:1.1em;}
.editor input, .editor textarea {display:block; width:100%; font:inherit;}
.editorFooter {padding:0.25em 0em; font-size:.9em;}
.editorFooter .button {padding-top:0px; padding-bottom:0px;}

.fieldsetFix {border:0; padding:0; margin:1px 0px 1px 0px;}

.sparkline {line-height:1em;}
.sparktick {outline:0;}

.zoomer {font-size:1.1em; position:absolute; overflow:hidden;}
.zoomer div {padding:1em;}

* html #backstage {width:99%;}
* html #backstageArea {width:99%;}
#backstageArea {display:none; position:relative; overflow: hidden; z-index:150; padding:0.3em 0.5em 0.3em 0.5em;}
#backstageToolbar {position:relative;}
#backstageArea a {font-weight:bold; margin-left:0.5em; padding:0.3em 0.5em 0.3em 0.5em;}
#backstageButton {display:none; position:absolute; z-index:175; top:0em; right:0em;}
#backstageButton a {padding:0.1em 0.4em 0.1em 0.4em; margin:0.1em 0.1em 0.1em 0.1em;}
#backstage {position:relative; width:100%; z-index:50;}
#backstagePanel {display:none; z-index:100; position:absolute; width:90%; margin:0em 3em 0em 3em; padding:1em 1em 1em 1em;}
.backstagePanelFooter {padding-top:0.2em; float:right;}
.backstagePanelFooter a {padding:0.2em 0.4em 0.2em 0.4em;}
#backstageCloak {display:none; z-index:20; position:absolute; width:100%; height:100px;}

.whenBackstage {display:none;}
.backstageVisible .whenBackstage {display:block;}
/*}}}*/
/***
StyleSheet for use when a translation requires any css style changes.
This StyleSheet can be used directly by languages such as Chinese, Japanese and Korean which need larger font sizes.
***/
/*{{{*/
body {font-size:0.8em;}
#sidebarOptions {font-size:1.05em;}
#sidebarOptions a {font-style:normal;}
#sidebarOptions .sliderPanel {font-size:0.95em;}
.subtitle {font-size:0.8em;}
.viewer table.listView {font-size:0.95em;}
/*}}}*/
/*{{{*/
@media print {
#mainMenu, #sidebar, #messageArea, .toolbar, #backstageButton, #backstageArea {display: none ! important;}
#displayArea {margin: 1em 1em 0em 1em;}
/* Fixes a feature in Firefox 1.5.0.2 where print preview displays the noscript content */
noscript {display:none;}
}
/*}}}*/
<!--{{{-->
<div class='header' macro='gradient vert [[ColorPalette::PrimaryLight]] [[ColorPalette::PrimaryMid]]'>
<div class='headerShadow'>
<span class='siteTitle' refresh='content' tiddler='SiteTitle'></span>&nbsp;
<span class='siteSubtitle' refresh='content' tiddler='SiteSubtitle'></span>
</div>
<div class='headerForeground'>
<span class='siteTitle' refresh='content' tiddler='SiteTitle'></span>&nbsp;
<span class='siteSubtitle' refresh='content' tiddler='SiteSubtitle'></span>
</div>
</div>
<div id='mainMenu' refresh='content' tiddler='MainMenu'></div>
<div id='sidebar'>
<div id='sidebarOptions' refresh='content' tiddler='SideBarOptions'></div>
<div id='sidebarTabs' refresh='content' force='true' tiddler='SideBarTabs'></div>
</div>
<div id='displayArea'>
<div id='messageArea'></div>
<div id='tiddlerDisplay'></div>
</div>
<!--}}}-->
<!--{{{-->
<div class='toolbar' macro='toolbar [[ToolbarCommands::ViewToolbar]]'></div>
<div class='title' macro='view title'></div>
<div class='subtitle'><span macro='view modifier link'></span>, <span macro='view modified date'></span> (<span macro='message views.wikified.createdPrompt'></span> <span macro='view created date'></span>)</div>
<div class='tagging' macro='tagging'></div>
<div class='tagged' macro='tags'></div>
<div class='viewer' macro='view text wikified'></div>
<div class='tagClear'></div>
<!--}}}-->
<!--{{{-->
<div class='toolbar' macro='toolbar [[ToolbarCommands::EditToolbar]]'></div>
<div class='title' macro='view title'></div>
<div class='editor' macro='edit title'></div>
<div macro='annotations'></div>
<div class='editor' macro='edit text'></div>
<div class='editor' macro='edit tags'></div><div class='editorFooter'><span macro='message views.editor.tagPrompt'></span><span macro='tagChooser'></span></div>
<!--}}}-->
To get started with this blank TiddlyWiki, you'll need to modify the following tiddlers:
* SiteTitle & SiteSubtitle: The title and subtitle of the site, as shown above (after saving, they will also appear in the browser title bar)
* MainMenu: The menu (usually on the left)
* DefaultTiddlers: Contains the names of the tiddlers that you want to appear when the TiddlyWiki is opened
You'll also need to enter your username for signing your edits: <<option txtUserName>>
These InterfaceOptions for customising TiddlyWiki are saved in your browser

Your username for signing your edits. Write it as a WikiWord (eg JoeBloggs)

<<option txtUserName>>
<<option chkSaveBackups>> SaveBackups
<<option chkAutoSave>> AutoSave
<<option chkRegExpSearch>> RegExpSearch
<<option chkCaseSensitiveSearch>> CaseSensitiveSearch
<<option chkAnimate>> EnableAnimations

----
Also see AdvancedOptions
<<importTiddlers>>
573:在日語中,573(ごなみ)和Konami(科樂美)是詣音,因此被用作科樂美有限公司和其子公司的公司名稱的通假字。
/***
|Name|CalendarPlugin|
|Source|http://www.TiddlyTools.com/#CalendarPlugin|
|Version|2008.09.09|
|Author|Eric Shulman|
|Original Author|SteveRumsby|
|License|unknown|
|~CoreVersion|2.1|
|Type|plugin|
|Requires||
|Overrides||
|Options|##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display monthly and yearly calendars|

NOTE: For enhanced date display (including popups), you must also install [[DatePlugin]]
!!!!!Usage:
<<<
|{{{<<calendar>>}}}|Produce a full-year calendar for the current year|
|{{{<<calendar year>>}}}|Produce a full-year calendar for the given year|
|{{{<<calendar year month>>}}}|Produce a one-month calendar for the given month and year|
|{{{<<calendar thismonth>>}}}|Produce a one-month calendar for the current month|
|{{{<<calendar lastmonth>>}}}|Produce a one-month calendar for last month|
|{{{<<calendar nextmonth>>}}}|Produce a one-month calendar for next month|
|{{{<<calendar +n>>}}}<br>{{{<<calendar -n>>}}}|Produce a one-month calendar for a month +/- 'n' months from now|
<<<
!!!!!Configuration:
<<<
|''First day of week:''<br>{{{config.options.txtCalFirstDay}}}|<<option txtCalFirstDay>>|(Monday = 0, Sunday = 6)|
|''First day of weekend:''<br>{{{config.options.txtCalStartOfWeekend}}}|<<option txtCalStartOfWeekend>>|(Monday = 0, Sunday = 6)|

<<option chkDisplayWeekNumbers>> Display week numbers //(note: Monday will be used as the start of the week)//
|''Week number display format:''<br>{{{config.options.txtWeekNumberDisplayFormat }}}|<<option txtWeekNumberDisplayFormat >>|
|''Week number link format:''<br>{{{config.options.txtWeekNumberLinkFormat }}}|<<option txtWeekNumberLinkFormat >>|
<<<
!!!!!Revisions
<<<
2008.09.10: added "+n" (and "-n") param to permit display of relative months (e.g., "+6" means "six months from now", "-3" means "three months ago".  Based on suggestion from Jean.
2008.06.17: added support for config.macros.calendar.todaybg
2008.02.27: in handler(), DON'T set hard-coded default date format, so that *customized* value (pre-defined in config.macros.calendar.journalDateFmt is used.
2008.02.17: in createCalendarYear(), fix next/previous year calculation (use parseInt() to convert to numeric value).  Also, use journalDateFmt for date linking when NOT using [[DatePlugin]].
2008.02.16: in createCalendarDay(), week numbers now created as TiddlyLinks, allowing quick creation/navigation to 'weekly' journals (based on request from Kashgarinn)
2008.01.08: in createCalendarMonthHeader(), "month year" heading is now created as TiddlyLink, allowing quick creation/navigation to 'month-at-a-time' journals
2007.11.30: added "return false" to onclick handlers (prevent IE from opening blank pages)
2006.08.23: added handling for weeknumbers (code supplied by Martin Budden (see "wn**" comment marks).  Also, incorporated updated by Jeremy Sheeley to add caching for reminders (see [[ReminderMacros]], if installed)
2005.10.30: in config.macros.calendar.handler(), use "tbody" element for IE compatibility.  Also, fix year calculation for IE's getYear() function (which returns '2005' instead of '105'). Also, in createCalendarDays(), use showDate() function (see [[DatePlugin]], if installed) to render autostyled date with linked popup.  Updated calendar stylesheet definition: use .calendar class-specific selectors, add text centering and margin settings
2006.05.29: added journalDateFmt handling
<<<
***/
/***
!!!!!Code section:
***/
//{{{
version.extensions.CalendarPlugin= { major: 0, minor: 7, revision: 0, date: new Date(2008, 6, 17)};

if(config.options.txtCalFirstDay == undefined)
  config.options.txtCalFirstDay = 0;
if(config.options.txtCalStartOfWeekend == undefined)
  config.options.txtCalStartOfWeekend = 5;
if(config.options.chkDisplayWeekNumbers == undefined)//wn**
  config.options.chkDisplayWeekNumbers = false;
if(config.options.chkDisplayWeekNumbers)
  config.options.txtCalFirstDay = 0;
if(config.options.txtWeekNumberDisplayFormat == undefined)//wn**
  config.options.txtWeekNumberDisplayFormat = "w0WW";
if(config.options.txtWeekNumberLinkFormat == undefined)//wn**
  config.options.txtWeekNumberLinkFormat = "YYYY-w0WW";

config.macros.calendar = {};
config.macros.calendar.monthnames = ["Jan", "Feb", "Mar", "Apr", "May", "Jun", "Jul", "Aug", "Sep", "Oct", "Nov", "Dec"];
config.macros.calendar.daynames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config.macros.calendar.todaybg = "#ccffcc";
config.macros.calendar.weekendbg = "#c0c0c0";
config.macros.calendar.monthbg = "#e0e0e0";
config.macros.calendar.holidaybg = "#ff8888";
config.macros.calendar.journalDateFmt = "DD MMM YYYY";
config.macros.calendar.monthdays = [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config.macros.calendar.holidays = ["11/06/2009", "12/06/2009", "18/06/2009", "19/06/2009"]; // Not sure this is required anymore - use reminders instead
//}}}
//{{{
function calendarIsHoliday(date) // Is the given date a holiday?
{
	var longHoliday = date.formatString("0DD/0MM/YYYY");
	var shortHoliday = date.formatString("0DD/0MM");
	for(var i = 0; i < config.macros.calendar.holidays.length; i++) {
		if(config.macros.calendar.holidays[i] == longHoliday || config.macros.calendar.holidays[i] == shortHoliday)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
//{{{
config.macros.calendar.handler = function(place,macroName,params) {
	var calendar = createTiddlyElement(place, "table", null, "calendar", null);
	var tbody = createTiddlyElement(calendar, "tbody", null, null, null);
	var today = new Date();
	var year = today.getYear();
	if (year<1900) year+=1900;

 	// get format for journal link by reading from SideBarOptions (ELS 5/29/06 - based on suggestion by Martin Budden)
	var text = store.getTiddlerText("SideBarOptions");
	var re = new RegExp("<<(?:newJournal)([^>]*)>>","mg"); var fm = re.exec(text);
	if (fm && fm[1]!=null) { var pa=fm[1].readMacroParams(); if (pa[0]) this.journalDateFmt = pa[0]; }

	var month=-1;
	if (params[0] == "thismonth") {
		var month=today.getMonth();
	} else if (params[0] == "lastmonth") {
		var month = today.getMonth()-1; if (month==-1) { month=11; year--; }
	} else if (params[0] == "nextmonth") {
		var month = today.getMonth()+1; if (month>11) { month=0; year++; }
	} else if (params[0]&&"+-".indexOf(params[0].substr(0,1))!=-1) {
		var month = today.getMonth()+parseInt(params[0]);
		if (month>11) { year+=Math.floor(month/12); month%=12; };
		if (month<0)  { year+=Math.floor(month/12); month=12+month%12; }
	} else if (params[0]) {
		year = params[0];
		if(params[1]) month=parseInt(params[1])-1;
		if (month>11) month=11; if (month<0) month=0;
	}

	if (month!=-1) {
		cacheReminders(new Date(year, month, 1, 0, 0), 31);
		createCalendarOneMonth(tbody, year, month);
	} else {
		cacheReminders(new Date(year, 0, 1, 0, 0), 366);
		createCalendarYear(tbody, year);
	}
	window.reminderCacheForCalendar = null;
}
//}}}
//{{{
//This global variable is used to store reminders that have been cached
//while the calendar is being rendered.  It will be renulled after the calendar is fully rendered.
window.reminderCacheForCalendar = null;
//}}}
//{{{
function cacheReminders(date, leadtime)
{
	if (window.findTiddlersWithReminders == null) return;
	window.reminderCacheForCalendar = {};
	var leadtimeHash = [];
	leadtimeHash [0] = 0;
	leadtimeHash [1] = leadtime;
	var t = findTiddlersWithReminders(date, leadtimeHash, null, 1);
	for(var i = 0; i < t.length; i++) {
		//just tag it in the cache, so that when we're drawing days, we can bold this one.
		window.reminderCacheForCalendar[t[i]["matchedDate"]] = "reminder:" + t[i]["params"]["title"]; 
	}
}
//}}}
//{{{
function createCalendarOneMonth(calendar, year, mon)
{
	var row = createTiddlyElement(calendar, "tr", null, null, null);
	createCalendarMonthHeader(calendar, row, config.macros.calendar.monthnames[mon] + " " + year, true, year, mon);
	row = createTiddlyElement(calendar, "tr", null, null, null);
	createCalendarDayHeader(row, 1);
	createCalendarDayRowsSingle(calendar, year, mon);
}
//}}}
//{{{
function createCalendarMonth(calendar, year, mon)
{
	var row = createTiddlyElement(calendar, "tr", null, null, null);
	createCalendarMonthHeader(calendar, row, config.macros.calendar.monthnames[mon] + " " + year, false, year, mon);
	row = createTiddlyElement(calendar, "tr", null, null, null);
	createCalendarDayHeader(row, 1);
	createCalendarDayRowsSingle(calendar, year, mon);
}
//}}}
//{{{
function createCalendarYear(calendar, year)
{
	var row;
	row = createTiddlyElement(calendar, "tr", null, null, null);
	var back = createTiddlyElement(row, "td", null, null, null);
	var backHandler = function() {
		removeChildren(calendar);
		createCalendarYear(calendar, parseInt(year)-1);
		return false; // consume click
	};
	createTiddlyButton(back, "<", "Previous year", backHandler);
	back.align = "center";
	var yearHeader = createTiddlyElement(row, "td", null, "calendarYear", year);
	yearHeader.align = "center";
	yearHeader.setAttribute("colSpan",config.options.chkDisplayWeekNumbers?22:19);//wn**
	var fwd = createTiddlyElement(row, "td", null, null, null);
	var fwdHandler = function() {
		removeChildren(calendar);
		createCalendarYear(calendar, parseInt(year)+1);
		return false; // consume click
	};
	createTiddlyButton(fwd, ">", "Next year", fwdHandler);
	fwd.align = "center";
	createCalendarMonthRow(calendar, year, 0);
	createCalendarMonthRow(calendar, year, 3);
	createCalendarMonthRow(calendar, year, 6);
	createCalendarMonthRow(calendar, year, 9);
}
//}}}
//{{{
function createCalendarMonthRow(cal, year, mon)
{
	var row = createTiddlyElement(cal, "tr", null, null, null);
	createCalendarMonthHeader(cal, row, config.macros.calendar.monthnames[mon], false, year, mon);
	createCalendarMonthHeader(cal, row, config.macros.calendar.monthnames[mon+1], false, year, mon);
	createCalendarMonthHeader(cal, row, config.macros.calendar.monthnames[mon+2], false, year, mon);
	row = createTiddlyElement(cal, "tr", null, null, null);
	createCalendarDayHeader(row, 3);
	createCalendarDayRows(cal, year, mon);
}
//}}}
//{{{
function createCalendarMonthHeader(cal, row, name, nav, year, mon)
{
	var month;
	if (nav) {
		var back = createTiddlyElement(row, "td", null, null, null);
		back.align = "center";
		back.style.background = config.macros.calendar.monthbg;

		var backMonHandler = function() {
			var newyear = year;
			var newmon = mon-1;
			if(newmon == -1) { newmon = 11; newyear = newyear-1;}
			removeChildren(cal);
			cacheReminders(new Date(newyear, newmon , 1, 0, 0), 31);
			createCalendarOneMonth(cal, newyear, newmon);
			return false; // consume click
		};
		createTiddlyButton(back, "<", "Previous month", backMonHandler);
		month = createTiddlyElement(row, "td", null, "calendarMonthname")
		createTiddlyLink(month,name,true);
		month.setAttribute("colSpan", config.options.chkDisplayWeekNumbers?6:5);//wn**
		var fwd = createTiddlyElement(row, "td", null, null, null);
		fwd.align = "center";
		fwd.style.background = config.macros.calendar.monthbg; 

		var fwdMonHandler = function() {
			var newyear = year;
			var newmon = mon+1;
			if(newmon == 12) { newmon = 0; newyear = newyear+1;}
			removeChildren(cal);
			cacheReminders(new Date(newyear, newmon , 1, 0, 0), 31);
			createCalendarOneMonth(cal, newyear, newmon);
			return false; // consume click
		};
		createTiddlyButton(fwd, ">", "Next month", fwdMonHandler);
	} else {
		month = createTiddlyElement(row, "td", null, "calendarMonthname", name)
		month.setAttribute("colSpan",config.options.chkDisplayWeekNumbers?8:7);//wn**
	}
	month.align = "center";
	month.style.background = config.macros.calendar.monthbg;
}
//}}}
//{{{
function createCalendarDayHeader(row, num)
{
	var cell;
	for(var i = 0; i < num; i++) {
		if (config.options.chkDisplayWeekNumbers) createTiddlyElement(row, "td");//wn**
		for(var j = 0; j < 7; j++) {
			var d = j + (config.options.txtCalFirstDay - 0);
			if(d > 6) d = d - 7;
			cell = createTiddlyElement(row, "td", null, null, config.macros.calendar.daynames[d]);
			if(d == (config.options.txtCalStartOfWeekend-0) || d == (config.options.txtCalStartOfWeekend-0+1))
				cell.style.background = config.macros.calendar.weekendbg;
		}
	}
}
//}}}
//{{{
function createCalendarDays(row, col, first, max, year, mon) {
	var i;
	if (config.options.chkDisplayWeekNumbers){
		if (first<=max) {
			var ww = new Date(year,mon,first);
			var td=createTiddlyElement(row, "td");//wn**
			var link=createTiddlyLink(td,ww.formatString(config.options.txtWeekNumberLinkFormat),false);
			link.appendChild(document.createTextNode(ww.formatString(config.options.txtWeekNumberDisplayFormat)));
		}
		else createTiddlyElement(row, "td", null, null, null);//wn**
	}
	for(i = 0; i < col; i++)
		createTiddlyElement(row, "td", null, null, null);
	var day = first;
	for(i = col; i < 7; i++) {
		var d = i + (config.options.txtCalFirstDay - 0);
		if(d > 6) d = d - 7;
		var daycell = createTiddlyElement(row, "td", null, null, null);
		var isaWeekend = ((d == (config.options.txtCalStartOfWeekend-0) || d == (config.options.txtCalStartOfWeekend-0+1))? true:false);
		if(day > 0 && day <= max) {
			var celldate = new Date(year, mon, day);
			// ELS 2005.10.30: use <<date>> macro's showDate() function to create popup
			// ELS 5/29/06 - use journalDateFmt 
			if (window.showDate)
				showDate(daycell,celldate,"popup","DD",config.macros.calendar.journalDateFmt,true, isaWeekend);
			else {
				if(isaWeekend) daycell.style.background = config.macros.calendar.weekendbg;
				var title = celldate.formatString(config.macros.calendar.journalDateFmt);
				if(calendarIsHoliday(celldate))
					daycell.style.background = config.macros.calendar.holidaybg;
				var now=new Date();
				if ((now-celldate>=0) && (now-celldate<86400000)) // is today?
					daycell.style.background = config.macros.calendar.todaybg;
				if(window.findTiddlersWithReminders == null) {
					var link = createTiddlyLink(daycell, title, false);
					link.appendChild(document.createTextNode(day));
				} else
					var button = createTiddlyButton(daycell, day, title, onClickCalendarDate);
			}
		}
		day++;
	}
}
//}}}
//{{{
// We've clicked on a day in a calendar - create a suitable pop-up of options.
// The pop-up should contain:
//  * a link to create a new entry for that date
//  * a link to create a new reminder for that date
//  * an <hr>
//  * the list of reminders for that date
// NOTE: The following code is only used when [[DatePlugin]] is not present
function onClickCalendarDate(e)
{
	var button = this;
	var date = button.getAttribute("title");
	var dat = new Date(date.substr(6,4), date.substr(3,2)-1, date.substr(0, 2));

	date = dat.formatString(config.macros.calendar.journalDateFmt);
	var popup = createTiddlerPopup(this);
	popup.appendChild(document.createTextNode(date));
	var newReminder = function() {
		var t = store.getTiddlers(date);
		displayTiddler(null, date, 2, null, null, false, false);
		if(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editorBody" + date).value += "\n<<reminder day:" + dat.getDate() +
				" month:" + (dat.getMonth()+1) + " year:" + (dat.getYear()+1900) + " title: >>";
		} els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editorBody" + date).value = "<<reminder day:" + dat.getDate() +
				" month:" + (dat.getMonth()+1) +" year:" + (dat.getYear()+1900) + " title: >>";
		}
		return false; // consume click
	};
	var link = createTiddlyButton(popup, "New reminder", null, newReminder); 
	popup.appendChild(document.createElement("hr"));
	var t = findTiddlersWithReminders(dat, [0,14], null, 1);
	for(var i = 0; i < t.length; i++) {
		link = createTiddlyLink(popup, t[i].tiddler, false);
		link.appendChild(document.createTextNode(t[i].tiddler));
	}
	return false; // consume click
}
//}}}
//{{{
function calendarMaxDays(year, mon)
{
	var max = config.macros.calendar.monthdays[mon];
	if(mon == 1 && (year % 4) == 0 && ((year % 100) != 0 || (year % 400) == 0)) max++;
	return max;
}
//}}}
//{{{
function createCalendarDayRows(cal, year, mon)
{
	var row = createTiddlyElement(cal, "tr", null, null, null);
	var first1 = (new Date(year, mon, 1)).getDay() -1 - (config.options.txtCalFirstDay-0);
	if(first1 < 0) first1 = first1 + 7;
	var day1 = -first1 + 1;
	var first2 = (new Date(year, mon+1, 1)).getDay() -1 - (config.options.txtCalFirstDay-0);
	if(first2 < 0) first2 = first2 + 7;
	var day2 = -first2 + 1;
	var first3 = (new Date(year, mon+2, 1)).getDay() -1 - (config.options.txtCalFirstDay-0);
	if(first3 < 0) first3 = first3 + 7;
	var day3 = -first3 + 1;

	var max1 = calendarMaxDays(year, mon);
	var max2 = calendarMaxDays(year, mon+1);
	var max3 = calendarMaxDays(year, mon+2);

	while(day1 <= max1 || day2 <= max2 || day3 <= max3) {
		row = createTiddlyElement(cal, "tr", null, null, null);
		createCalendarDays(row, 0, day1, max1, year, mon); day1 += 7;
		createCalendarDays(row, 0, day2, max2, year, mon+1); day2 += 7;
		createCalendarDays(row, 0, day3, max3, year, mon+2); day3 += 7;
	}
}
//}}}
//{{{
function createCalendarDayRowsSingle(cal, year, mon)
{
	var row = createTiddlyElement(cal, "tr", null, null, null);
	var first1 = (new Date(year, mon, 1)).getDay() -1 - (config.options.txtCalFirstDay-0);
	if(first1 < 0) first1 = first1+ 7;
	var day1 = -first1 + 1;
	var max1 = calendarMaxDays(year, mon);
	while(day1 <= max1) {
		row = createTiddlyElement(cal, "tr", null, null, null);
		createCalendarDays(row, 0, day1, max1, year, mon); day1 += 7;
	}
}
//}}}
//{{{
setStylesheet(".calendar, .calendar table, .calendar th, .calendar tr, .calendar td { text-align:center; } .calendar, .calendar a { margin:0px !important; padding:0px !important; }", "calendarStyles");
//}}}
熱舞革命
Type the text for 'KONAMI'
<html><img src="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3/34/Konami_Logo.GIF"/></html>

科樂美株式會社(コナミ株式会社,KONAMI,東証1部:9766,NYSE:KNM,SGX: K20 ),是日本著名的電子遊戲軟體製作商,于1969年在大阪成立,目前總部設在東京。KONAMI這一羅馬字名稱來自於創社成員KOuzuki(上月)、NAkama(仲真)、Matsuda(松田)和Ishihara(石原)四人姓氏的開頭字母。「科樂美」是KONAMI的官方中文譯名,舊譯「柯奈米」等,在臺灣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期亦譯作「科拿米」。

科樂美的遊戲產品涉及街機、家用遊戲機、掌機等多個領域,其作品幾乎在所有主流遊戲類型上都有經典人氣大作,例如[[沉默之丘]]、[[惡魔城]]、[[魂斗羅]]、[[潛龍諜影]]、[[勝利十一人]]、[[純愛手札]]、[[宇宙巡航艦]]、[[沙羅曼蛇]]等。在傳統電子遊戲陷入發展瓶頸的1990年代中期,科樂美又創造性的開創了音樂類遊戲,例如[[勁爆熱舞]]等。

科樂美的遊戲中經常藏有「秘技」,例如著名的科樂美秘技「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在很多作品中都有出現。

Type the text for 'KONAMI遊戲'
/***
|''Name:''|LoadRemoteFileThroughProxy (previous LoadRemoteFileHijack)|
|''Description:''|When the TiddlyWiki file is located on the web (view over http) the content of [[SiteProxy]] tiddler is added in front of the file url. If [[SiteProxy]] does not exist "/proxy/" is added. |
|''Version:''|1.1.0|
|''Date:''|mar 17, 2007|
|''Source:''|http://tiddlywiki.bidix.info/#LoadRemoteFileHijack|
|''Author:''|BidiX (BidiX (at) bidix (dot) info)|
|''License:''|[[BSD open source license|http://tiddlywiki.bidix.info/#%5B%5BBSD%20open%20source%20license%5D%5D ]]|
|''~CoreVersion:''|2.2.0|
***/
//{{{
version.extensions.LoadRemoteFileThroughProxy = {
 major: 1, minor: 1, revision: 0, 
 date: new Date("mar 17, 2007"), 
 source: "http://tiddlywiki.bidix.info/#LoadRemoteFileThroughProxy"};

if (!window.bidix) window.bidix = {}; // bidix namespace
if (!bidix.core) bidix.core = {};

bidix.core.loadRemoteFile = loadRemoteFile;
loadRemoteFile = function(url,callback,params)
{
 if ((document.location.toString().substr(0,4) == "http") && (url.substr(0,4) == "http")){ 
 url = store.getTiddlerText("SiteProxy", "/proxy/") + url;
 }
 return bidix.core.loadRemoteFile(url,callback,params);
}
//}}}
<<tag KONAMI>>

<<tag KONAMI遊戲>>

<<tag 遊戲主機>>

<<tag 卡片遊戲>>
PS3...就是[[PlayStation 3]]的簡稱= =|||
本篇由恐怖的日誌改編.........
( ̄︶ ̄)/這是炫耀文!!
( ̄︶ ̄)/這是炫耀文!!
( ̄︶ ̄)/這是炫耀文!!
好不容易存錢買到PS3了!!!!
而且那老闆還以12000元便宜賣給我啊!!!!
還是全球限量1台的限定版喔!!!
實在是太感動了!!!!
羨慕吧!!
特別拍照起來讓你們看看PS3的英姿吧!!!
<html><img src="http://4.blog.xuite.net/4/4/f/9/14939110/blog_418227/txt/10027714/6.jpg"/></html>

看看這造型多美啊!!花了12000果然值得!!!!

<html><img src="http://4.blog.xuite.net/4/4/f/9/14939110/blog_418227/txt/10027714/7.jpg"/></html>

打開盒子我都感動到哭了呢~

<html><img src="http://4.blog.xuite.net/4/4/f/9/14939110/blog_418227/txt/10027714/8.jpg"/></html>

那老闆甚至直接送我讀卡機呢!!!
老闆!!你是個好人!!!
------------------------------------------------------------------------------------------
當然~主機還要有遊戲才能玩~
所以買了兩款正紅的遊戲來玩!!!

<html><img src="http://4.blog.xuite.net/4/4/f/9/14939110/blog_418227/txt/10027714/9.jpg"/></html>

期待好久的遊戲喔~終於入手了!!!

<html><img src="http://4.blog.xuite.net/4/4/f/9/14939110/blog_418227/txt/10027714/10.jpg"/></html>

總共有四大勢力可以選擇~小波軍~拉拉軍~迪西軍~丁丁軍~

<html><img src="http://4.blog.xuite.net/4/4/f/9/14939110/blog_418227/txt/10027714/11.jpg"/></html>

太陽公公出來了!!!士氣上昇!!!可是對方也一起上昇了所以沒影響..........

<html><img src="http://4.blog.xuite.net/4/4/f/9/14939110/blog_418227/txt/10027714/12.jpg"/></html>

喔喔喔!!!我打到MP4衝鋒槍了!!!!還有兩顆芭樂耶~真爽!!

<html><img src="http://4.blog.xuite.net/4/4/f/9/14939110/blog_418227/txt/10027714/13.jpg"/></html>

玩了一天一夜不休息終於突破1億人斬啦!!!

<html><img src="http://4.blog.xuite.net/4/4/f/9/14939110/blog_418227/txt/10027714/14.jpg"/></html>

嗯!看他的表情就知道此話錯不了!!!

<html><img src="http://4.blog.xuite.net/4/4/f/9/14939110/blog_418227/txt/10027714/15.jpg"/></html>

超讚的!!!大家一定要去玩啊!!!
NEW!!
進入宇宙後戰況更激烈啊!!!!


<html><img src="http://4.blog.xuite.net/4/4/f/9/14939110/blog_418227/txt/10027714/24.jpg"/></html>


宿命的對決!!!希洛vs丁丁!!我整個熱血起來了!!!

<html><img src="http://4.blog.xuite.net/4/4/f/9/14939110/blog_418227/txt/10027714/23.jpg"/></html>

PS3性能真不是蓋的!!畫面表現的如此細膩!!!



從此以後小波被人稱為索羅門的地獄!!!還編入教科書裡面!!(U.C0083)
有玩新的進度在補上!!吸塵器還真難拿!!!衝啊!!!拉拉!!!
------------------------------------------------------------------------------------------
還買了一款得獎無數的作品!!!
我覺得這遊戲的畫面質感超一流的啦!!

<html><img src="http://4.blog.xuite.net/4/4/f/9/14939110/blog_418227/txt/10027714/19.jpg"/></html>

一看畫面就知道難度很高~

<html><img src="http://4.blog.xuite.net/4/4/f/9/14939110/blog_418227/txt/10027714/20.jpg"/></html>

當巨像追過來的時後超有魄力的!!!有種被追到就死定了的感覺........

<html><img src="http://4.blog.xuite.net/4/4/f/9/14939110/blog_418227/txt/10027714/18.jpg"/></html>

由於地圖很大~所以巨像是很難找到的~

<html><img src="http://4.blog.xuite.net/4/4/f/9/14939110/blog_418227/txt/10027714/21.jpg"/></html>

不知為啥不太想爬它........

<html><img src="http://4.blog.xuite.net/4/4/f/9/14939110/blog_418227/txt/10027714/17.jpg"/></html>

隱藏巨像反而沒那麼可怕嘛~
對了!!!還有這個~

<html><img src="http://4.blog.xuite.net/4/4/f/9/14939110/blog_418227/txt/10027714/16.jpg"/></html>

現在買遊戲就贈送巨像等身1比1模型喔!!!
不買可惜啊!!!!

<html><img src="http://4.blog.xuite.net/4/4/f/9/14939110/blog_418227/txt/10027714/22.jpg"/></html>

/***
|''Name:''|PasswordOptionPlugin|
|''Description:''|Extends TiddlyWiki options with non encrypted password option.|
|''Version:''|1.0.2|
|''Date:''|Apr 19, 2007|
|''Source:''|http://tiddlywiki.bidix.info/#PasswordOptionPlugin|
|''Author:''|BidiX (BidiX (at) bidix (dot) info)|
|''License:''|[[BSD open source license|http://tiddlywiki.bidix.info/#%5B%5BBSD%20open%20source%20license%5D%5D ]]|
|''~CoreVersion:''|2.2.0 (Beta 5)|
***/
//{{{
version.extensions.PasswordOptionPlugin = {
	major: 1, minor: 0, revision: 2, 
	date: new Date("Apr 19, 2007"),
	source: 'http://tiddlywiki.bidix.info/#PasswordOptionPlugin',
	author: 'BidiX (BidiX (at) bidix (dot) info',
	license: '[[BSD open source license|http://tiddlywiki.bidix.info/#%5B%5BBSD%20open%20source%20license%5D%5D]]',
	coreVersion: '2.2.0 (Beta 5)'
};

config.macros.option.passwordCheckboxLabel = "Save this password on this computer";
config.macros.option.passwordInputType = "password"; // password | text
setStylesheet(".pasOptionInput {width: 11em;}\n","passwordInputTypeStyle");

merge(config.macros.option.types, {
	'pas': {
		elementType: "input",
		valueField: "value",
		eventName: "onkeyup",
		className: "pasOptionInput",
		typeValue: config.macros.option.passwordInputType,
		create: function(place,type,opt,className,desc) {
			// password field
			config.macros.option.genericCreate(place,'pas',opt,className,desc);
			// checkbox linked with this password "save this password on this computer"
			config.macros.option.genericCreate(place,'chk','chk'+opt,className,desc);			
			// text savePasswordCheckboxLabel
			place.appendChild(document.createTextNode(config.macros.option.passwordCheckboxLabel));
		},
		onChange: config.macros.option.genericOnChange
	}
});

merge(config.optionHandlers['chk'], {
	get: function(name) {
		// is there an option linked with this chk ?
		var opt = name.substr(3);
		if (config.options[opt]) 
			saveOptionCookie(opt);
		return config.options[name] ? "true" : "false";
	}
});

merge(config.optionHandlers, {
	'pas': {
 		get: function(name) {
			if (config.options["chk"+name]) {
				return encodeCookie(config.options[name].toString());
			} else {
				return "";
			}
		},
		set: function(name,value) {config.options[name] = decodeCookie(value);}
	}
});

// need to reload options to load passwordOptions
loadOptionsCookie();

/*
if (!config.options['pasPassword'])
	config.options['pasPassword'] = '';

merge(config.optionsDesc,{
		pasPassword: "Test password"
	});
*/
//}}}
<html><img src="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3/3a/Pslogo.jpg/100px-Pslogo.jpg"/></html><html><img src="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f/PlayStationConsole.jpg/250px-PlayStationConsole.jpg"/></html>
PlayStation(簡稱PS)是日本新力(SONY)旗下的新力電腦娛樂SCEI(全名為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於1994年12月3日推出的家用遊戲主機。

當時與PlayStation競爭的還有世嘉公司的土星(SEGA Saturn),和任天堂公司的Nintendo 64等。透過爭取第三方遊戲廠商的策略,最後PlayStation在遊戲軟體數量上以絕對的優勢贏得這場次世代主機市場的勝利。

經過6年,日本SCEI於2000年9月14日推出PlayStation主機的輕量化版本PSone。它是以PlayStation架構為基礎,省略了可供兩台主機間對戰用的Serial I/O(序列輸出入通訊埠)與可供玩家外接擴充卡用的Parallel I/O(並列輸出入通訊埠),電源方面以外接交換式電源供應器(SPU)取代(舊機型為內建於主機中),使得主機得以縮小為原舊機型的1/3大小。此外SCEI還為PSOne量身打造一款外接的液晶螢幕(需另外購買),裝上之後與主機非常契合,且只需使用原廠電源供應器即可,且因電源採外接設計,電源種類可更多元化,為此SCEI也設計了車用電源供應器,實現在車上也能進行遊戲,便利性大增。另外,SCEI為了讓PSOne能像掌上型遊戲機般隨身攜帶,還另設計一款名為Mobile Power One的套件,可為PSOne主機提供一小時半至三小時的電源,達到走到哪玩到哪的樂趣。
<html><img src="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a/af/PlayStation_2_logo.png/200px-PlayStation_2_logo.png"/></html><html><img src="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2/SCPH-30000_vertical.jpg/200px-SCPH-30000_vertical.jpg"/></html>
PlayStation 2(簡稱PS2),新力電腦娛樂(SCE)於2000年3月4日推出的家用遊戲機。於2004年在全球推出了超薄版的PS2主機(名稱仍為PlayStation 2),到2005年11月29日為止已經在全球銷售突破1億1萬台。

在中國大陸,索尼(中國)行銷口號以是:△○×□,感覺PS的感覺。在台灣,新力電腦娛樂(台灣)則是以:「就是這一台」,強調不只玩遊戲更能播放DVD。

簡介
以作為PlayStation的繼承機種進行開發,2000年3月4日開始於日本販售。販售後僅過三天日本當地就創下約90萬台以上的生產銷售紀錄。2003年1月:PS2全球銷量突破5000萬台。2004年01月05日,PlayStation 2在因故推遲十多天後,終於在2004年元旦登陸中國大陸,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在中國大陸正式合法販售的家用遊戲機。2005年11月在全球創下1億台的生產銷售台數紀錄。到2008年7月8日,索尼官方宣布PS2全球銷量達到創紀錄的1億2千萬台。

PlayStation 2剛剛發售時同期競爭產品有:

世嘉的Dreamcast 
微軟的Xbox 
任天堂的GameCube。 
由於未能打敗索尼公司的PlayStation 2,2001年1月31日,世嘉終止Dreamcast遊戲機的生產,並宣告退出家用遊戲機市場,但仍繼續開發遊戲軟體。2005年初,為了給Xbox2(Xbox360)上市拓寬道路,微軟的Xbox主機秘密宣布停產,並且停止了市場宣傳。2007年任天堂在Wii發售後,GameCube宣告壽終正寢,確認NGC全面停產。儘管索尼已經推出了PlayStation 3,出於降低虧損,維持盈利的目的,目前PS2仍未退出市場,表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預計在2010年,PS2依然會得到SONY的鼎力支持。

PlayStation 2同期競爭產品還有:

微軟的Xbox360 
任天堂的Wii 
新力電腦娛樂的PlayStation 3。 

規格
 
Emotion Engine CXD9615GB 
專用CD-ROM 
專用DVD-ROM 
販售PS2的商店CPU 
128 bit Emotion Engine 
運作時脈:294.912MHz 
16KB暫存記憶體RAM(SPRAM) 
8KB資料快取 
16KB指令快取 
主記憶體:32MB Direct Rambus DRAM 
主記憶體頻寬:3.2GB/s 
浮點運算效能:6.2GFLOPS 
整數運算單元:64-bit 
多媒體擴充指令:128-bit * 107個 
通用暫存器:128-bit * 32個 
TLB (Translation-Lookaside Buffer): 48 double entries 
直接記憶體存取 (DMA): 10 channels 
輔助處理器 1: FPU 
輔助處理器 2: VU0 
向量處理器:VU1 
製程:0.18微米 
核心電壓:1.8伏特 
耗電量:15W 
電晶體數:10.5 M 
晶片尺寸:240 mm^2 
封裝:540 sockets, PBGA 
GPU 
Graphics Synthesizer 
GPU運作時脈:147.456MHz 
VRAM:混合搭載4MB DRAM 
DRAM頻寬:48GB/秒 
DRAM頻寬:2560 bit 
像素結構:64位(24位RGB,8位alpha通道,32位z緩衝) 
像素填充率:2.4G 像素/秒 
音效 
SPU2+CPU (PCM) 
SPU2用RAM:2MB 
媒體 
DVD-ROM光碟機 
DVD為4倍速,CD為24倍速讀取。 

累計生產銷售量
電子遊戲歷史︰電視遊樂器 
第一世代 
Coleco Telstar | Magnavox Odyssey | Pong 
第二世代早期 
Atari 2600 | Fairchild Channel F | Intellivision | Magnavox Odyssey² 
第二世代晚期 
Atari 5200 | ColecoVision | SG-1000 | Vectrex 
第三世代 
Atari 7800 | Master System | FC紅白機(Famicom)/NES 
第四世代 
Mega Drive/Genesis | Neo-Geo | PC Engine/TurboGrafx-16 | 超級任天堂(Super Famicom) 
第五世代 
3DO | Jaguar | 任天堂64 | PlayStation | SEGA Saturn | PC-FX | 
第六世代 
Dreamcast | PlayStation 2 | GameCube | Xbox 
第七世代 
Xbox 360 | Wii | PlayStation 3 
本模板: 檢視 • 討論 • 編輯 • 歷史 
2000年3月4日 於日本發售 
2001年3月23日 全球1,000萬台 
2001年10月10日 全球2,000萬台 
2002年5月 全球3,000萬台 
2002年7月 日本1,000萬台 
2002年9月19日 全球4,000萬台 
2003年1月15日 全球5,000萬台 
2003年9月6日 全球6,000萬台 
2004年1月13日 全球7,000萬台 
2004年12月31日 全球8,000萬台 
2005年6月2日 全球9,000萬台 
2005年11月29日 全球1億台 

型號
PlayStation2:

SCPH-10000 
SCPH-15000 
SCPH-18000 
SCPH-30000 
SCPH-30001 
SCPH-30001 R 
SCPH-30002 
SCPH-30002 R 
SCPH-30003 
SCPH-30003 R 
SCPH-30004 
SCPH-30004 R 
SCPH-30005 R 
SCPH-30006 R 
SCPH-30007 R 
SCPH-35000 GT 
SCPH-35001 GT 
SCPH-35002 GT 
SCPH-35003 GT 
SCPH-35004 GT 
SCPH-35005 GT 
SCPH-35006 GT 
SCPH-35007 GT 
 
PlayStation 2
(SCPH-39000)SCPH-37000 
SCPH-39000 
SCPH-39000 RC 
SCPH-39001 
SCPH-39001 N 
SCPH-39002 
SCPH-39003 
SCPH-39004 
SCPH-39005 
SCPH-39006 
SCPH-39007 
SCPH-39008 
SCPH-50000 
SCPH-50000 MB/NH 
SCPH-50001 
SCPH-50001 N 
SCPH-50002 
SCPH-50003 
SCPH-50003 SS 
SCPH-50004 
SCPH-50004 SS 
SCPH-50005 N 
SCPH-50006 
SCPH-50007 
SCPH-50008 
SCPH-50009 
SCPH-55000 GT 
SCPH-55000 GU 
SCPH-55005 GTN 
SCPH-55006 GT 
SCPH-55007 GT 
PlayStation2 mini:

SCPH-70000 CB 
SCPH-70001 CB 
SCPH-70002 CB 
SCPH-70003 CB 
SCPH-70004 CB 
SCPH-70005 CB 
SCPH-70006 CB 
SCPH-70007 CB 
SCPH-70008 CB 
SCPH-75000 CB/FF/SS 
SCPH-75001 CB 
SCPH-75002 CB 
SCPH-75003 CB 
SCPH-75004 CB 
SCPH-75005 CB 
SCPH-75006 CB 
SCPH-75007 CB 
SCPH-75008 CB 
SCPH-77000 CB/PK(Limited) 
SCPH-77001 CB 
SCPH-77002 CB 
SCPH-77003 CB 
SCPH-77004 CB 
(無SCPH-77005 CB) 
SCPH-77006 CB 
SCPH-77007 CB 
SCPH-77008 CB 
SCPH-79000 CB 
SCPH-79001 CB 
SCPH-79002 CB 
SCPH-79003 CB 
SCPH-79004 CB 
(無SCPH-79005 CB) 
SCPH-79006 CB 
SCPH-79007 CB 
SCPH-79008 CB 
SCPH-90000 CB/CW/SS(2007年11月27日新推出) 
SCPH-90001 CB 
SCPH-90002 CB 
SCPH-90003 CB 
SCPH-90004 CB 
SCPH-90005 CB 
SCPH-90006 CB 
SCPH-90007 CB/CW/SS/CR(2007年12月14日新推出) 
SCPH-90008 CB 
型號說明:

I.區域代碼

結尾為0的僅在日本地區發售,NTSC-J系統規格

結尾為1的僅在北美地區發售,NTSC-U/C系統規格

結尾為2的僅在澳洲、紐西蘭等地區發售,PAL系統規格

結尾為3的僅在英國地區發售,PAL系統規格

結尾為4的僅在歐洲地區發售,PAL系統規格

結尾為5的僅在南韓地區發售,NTSC-J系統規格

結尾為6的僅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香港等地區發售,NTSC-J系統規格

結尾為7的僅在台灣地區發售,NTSC-J系統規格

結尾為8的僅在俄羅斯、印度等地區發售,PAL系統規格

結尾為9的僅在中國大陸地區發售,NTSC-C系統規格

II.顏色代碼

結尾CB為黑色

結尾CW為白色

結尾PK為粉紅色

結尾AQ為藍色

結尾SS為銀色

結尾CR為紅色

<html><img src="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2/2e/Ps3logo.png/250px-Ps3logo.png"/></html><html><img src="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3/Playstation3vector.svg/250px-Playstation3vector.svg.png"/></html>
PlayStation 3(官方標誌寫法為:PLAYSTATION 3[5],一般簡稱為:PS3)是新力電腦娛樂所開發的第三款家用遊戲機,也是PlayStation 2的後繼機種。PlayStation 3為微軟Xbox 360和任天堂Wii的市場競爭者,同為第七世代遊戲主機。

PlayStation 3與前代機種主要的差異之處之一,是稱為「PlayStation Network」的整合線上遊戲服務[6],與新力之前由各家遊戲廠商各自提供線上服務的政策不同[7]。此外,其他的主要特色包括強大的多媒體相容功能[8]、與PlayStation Portable(PSP)的連結能力[9],以及使用高品質藍光光碟(Blu-ray Disc)作為主要的儲存媒體[10]。PlayStation 3同時也是市場上第一款支援Blu-ray 2.0的藍光播放器[11]。

PlayStation 3首先在2006年11月11日於日本發售[12],接著在2006年11月17日於美國、香港及台灣上市[13],之後又在2007年3月23日於歐洲和大洋洲推出[14][15]。剛推出時有兩款機型,分別是配有20 GB硬碟的基本款式,以及配有60 GB硬碟和部份額外功能的進階機種[16](20 GB的機種並位於歐洲和大洋洲發行)[17]。之後,PlayStation 3陸續推出多種更新機種[18]。



[[PS3 果然棒!!!]]
<html><img src="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8/8c/Sslogo-c.JPG/180px-Sslogo-c.JPG"/></html><html><img src="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c/Sega_saturn_blanche.jpg/250px-Sega_saturn_blanche.jpg"/></html>
SEGA Saturn(世嘉土星,簡稱SS)是日本世嘉(SEGA)公司開發的第六代32位元家用遊戲機。1994年11月22日SEGA Saturn開始在日本發售,定價為44800日圓。首日售賣了十七萬部。全球總銷量為876萬部,其中580萬部在日本本土,296萬部在國外。

官方稱之所以命名為SEGA Saturn(SS)是因為這部主機是SEGA公司的的第六部主機,因此取名為對應的太陽系的第六顆行星土星(SATURN)。而在此之前的五部主機分別是SG-1000、MARK II、MARK III、Master System、Mega Drive。



概述
主機共有三枚CPU,其中兩枚CPU負責主要運算,另外一枚則是處理聲音。 
CPU頻率28.6MHz,運行速度25MIPS(百萬次計算/秒),在兩枚CPU下總工作效能比PlayStation高。 
因為採用互動式工作原理,處理速度不但快, 突然增加圖像的工作量也不會令聲音中斷和延遲。PlayStation就常常有突然讀碟的現象,令遊戲暫停,聲音也被中斷。 
在處理聲音上加了一枚68000的CPU,在音質上是當時遊戲機中最好的。 
SS主機其實是SEGA的System 32街機的改良版,和Model 2系列的街機的互換性很高, 移植週期可以大大縮短。 

CPU
Hitachi SH-2 RISC 32BIT 28.6MHz CPU X 2(兩枚) 
Motorola 68000 CPU(聲音用)(運算速度:28MIPS) 
 
SH-2 HD6417095
記憶體
共36Mb(Megabit) 
系統內置ROM(時鐘等) 
擴充RAM卡,擴充記憶卡 
內置CMOS電池記憶 

效能
最多5層卷軸 
放大縮小 
扭曲 
變形 
迴旋縮放 
半透明 
陰影特顯 

音效
 
為增加緩衝記憶體而設的「擴充RAM卡」PCM音源32路 
FM音源8路 
3D環回身歷聲 
採樣頻率44.1KHz(和CD音樂相同) 

周邊設備
鍵盤 
滑鼠 
磁碟機 
Modem 
擴充RAM卡 
擴充記憶卡 
控制器 

<<calendar thismonth>>
<<search>><<closeAll>><<permaview>><<newTiddler>><<newJournal "DD MMM YYYY" "journal">><<saveChanges>><<tiddler TspotSidebar>><<slider chkSliderOptionsPanel OptionsPanel "options »" "Change TiddlyWiki advanced options">>
& 卡片遊戲
KONAMI 
/***
Description: Contains the stuff you need to use Tiddlyspot
Note, you also need UploadPlugin, PasswordOptionPlugin and LoadRemoteFileThroughProxy
from http://tiddlywiki.bidix.info for a complete working Tiddlyspot site.
***/
//{{{

// edit this if you are migrating sites or retrofitting an existing TW
config.tiddlyspotSiteId = 'n77007700770';

// make it so you can by default see edit controls via http
config.options.chkHttpReadOnly = false;
window.readOnly = false; // make sure of it (for tw 2.2)
window.showBackstage = true; // show backstage too

// disable autosave in d3
if (window.location.protocol != "file:")
	config.options.chkGTDLazyAutoSave = false;

// tweak shadow tiddlers to add upload button, password entry box etc
with (config.shadowTiddlers) {
	SiteUrl = 'http://'+config.tiddlyspotSiteId+'.tiddlyspot.com';
	SideBarOptions = SideBarOptions.replace(/(<<saveChanges>>)/,"$1<<tiddler TspotSidebar>>");
	OptionsPanel = OptionsPanel.replace(/^/,"<<tiddler TspotOptions>>");
	DefaultTiddlers = DefaultTiddlers.replace(/^/,"[[WelcomeToTiddlyspot]] ");
	MainMenu = MainMenu.replace(/^/,"[[WelcomeToTiddlyspot]] ");
}

// create some shadow tiddler content
merge(config.shadowTiddlers,{

'WelcomeToTiddlyspot':[
 "This document is a ~TiddlyWiki from tiddlyspot.com.  A ~TiddlyWiki is an electronic notebook that is great for managing todo lists,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all sorts of things.",
 "",
 "@@font-weight:bold;font-size:1.3em;color:#444; //What now?// &nbsp;&nbsp;@@ Before you can save any changes, you need to enter your password in the form below.  Then configure privacy and other site settings at your [[control panel|http://" + config.tiddlyspotSiteId + ".tiddlyspot.com/controlpanel]] (your control panel username is //" + config.tiddlyspotSiteId + "//).",
 "<<tiddler TspotControls>>",
 "See also GettingStarted.",
 "",
 "@@font-weight:bold;font-size:1.3em;color:#444; //Working online// &nbsp;&nbsp;@@ You can edit this ~TiddlyWiki right now, and save your changes using the \"save to web\" button in the column on the right.",
 "",
 "@@font-weight:bold;font-size:1.3em;color:#444; //Working offline// &nbsp;&nbsp;@@ A fully functioning copy of this ~TiddlyWiki can be saved onto your hard drive or USB stick.  You can make changes and save them locally without being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  When you're ready to sync up again, just click \"upload\" and your ~TiddlyWiki will be saved back to tiddlyspot.com.",
 "",
 "@@font-weight:bold;font-size:1.3em;color:#444; //Help!// &nbsp;&nbsp;@@ Find out more about ~TiddlyWiki at [[TiddlyWiki.com|http://tiddlywiki.com]].  Also visit [[TiddlyWiki.org|http://tiddlywiki.org]] for documentation on learning and using ~TiddlyWiki. New users are especially welcome on the [[TiddlyWiki mailing list|http://groups.google.com/group/TiddlyWiki]], which is an excellent place to ask questions and get help.  If you have a tiddlyspot related problem email [[tiddlyspot support|mailto:support@tiddlyspot.com]].",
 "",
 "@@font-weight:bold;font-size:1.3em;color:#444; //Enjoy :)// &nbsp;&nbsp;@@ We hope you like using your tiddlyspot.com site.  Please email [[feedback@tiddlyspot.com|mailto:feedback@tiddlyspot.com]] with any comments or suggestions."
].join("\n"),

'TspotControls':[
 "| tiddlyspot password:|<<option pasUploadPassword>>|",
 "| site management:|<<upload http://" + config.tiddlyspotSiteId + ".tiddlyspot.com/store.cgi index.html . .  " + config.tiddlyspotSiteId + ">>//(requires tiddlyspot password)//<br>[[control panel|http://" + config.tiddlyspotSiteId + ".tiddlyspot.com/controlpanel]], [[download (go offline)|http://" + config.tiddlyspotSiteId + ".tiddlyspot.com/download]]|",
 "| links:|[[tiddlyspot.com|http://tiddlyspot.com/]], [[FAQs|http://faq.tiddlyspot.com/]], [[blog|http://tiddlyspot.blogspot.com/]], email [[support|mailto:support@tiddlyspot.com]] & [[feedback|mailto:feedback@tiddlyspot.com]], [[donate|http://tiddlyspot.com/?page=donate]]|"
].join("\n"),

'TspotSidebar':[
 "<<upload http://" + config.tiddlyspotSiteId + ".tiddlyspot.com/store.cgi index.html . .  " + config.tiddlyspotSiteId + ">><html><a href='http://" + config.tiddlyspotSiteId + ".tiddlyspot.com/download' class='button'>download</a></html>"
].join("\n"),

'TspotOptions':[
 "tiddlyspot password:",
 "<<option pasUploadPassword>>",
 ""
].join("\n")

});
//}}}
UNO(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解作「一」)是一種紙牌遊戲,由Merle Robbins在1971年發明,現時由遊戲公司美泰兒生產。當玩者手上只餘下一張牌時,必須喊出"uno",遊戲因而得名。


[img[http://www.boardgamer.org/images/products/MAT10020.jpg]]
| !date | !user | !location | !storeUrl | !uploadDir | !toFilename | !backupdir | !origin |
| 03/03/2009 23:39:57 | YourName | [[n77007700770.html|file:///C:/Users/user/Desktop/%E8%B3%87%E8%A8%8A%E7%B4%A0%E9%A4%8A%E6%9C%9F%E4%B8%AD/n77007700770.html]] | [[|file:///C:/Users/user/Desktop/%E8%B3%87%E8%A8%8A%E7%B4%A0%E9%A4%8A%E6%9C%9F%E4%B8%AD/]] | . | [[n77007700770.html | file:///C:/Users/user/Desktop/%E8%B3%87%E8%A8%8A%E7%B4%A0%E9%A4%8A%E6%9C%9F%E4%B8%AD/n77007700770.html]] |  |
| 03/03/2009 23:40:10 | YourName | [[n77007700770.html|file:///C:/Users/user/Desktop/%E8%B3%87%E8%A8%8A%E7%B4%A0%E9%A4%8A%E6%9C%9F%E4%B8%AD/n77007700770.html]] | [[|file:///C:/Users/user/Desktop/%E8%B3%87%E8%A8%8A%E7%B4%A0%E9%A4%8A%E6%9C%9F%E4%B8%AD/]] | . | [[n77007700770.html | file:///C:/Users/user/Desktop/%E8%B3%87%E8%A8%8A%E7%B4%A0%E9%A4%8A%E6%9C%9F%E4%B8%AD/n77007700770.html]] |  |
| 03/03/2009 23:43:18 | YourName | [[n77007700770.html|file:///C:/Users/user/Desktop/%E8%B3%87%E8%A8%8A%E7%B4%A0%E9%A4%8A%E6%9C%9F%E4%B8%AD/n77007700770.html]] | [[store.cgi|http://n77007700770.tiddlyspot.com/store.cgi]] | . | [[index.html | http://n77007700770.tiddlyspot.com/index.html]] | . |
| 15/03/2009 15:10:37 | YourName | [[n77007700770.html|file:///C:/Users/user/Desktop/%E8%B3%87%E8%A8%8A%E7%B4%A0%E9%A4%8A%E6%9C%9F%E4%B8%AD/n77007700770.html]] | [[store.cgi|http://n77007700770.tiddlyspot.com/store.cgi]] | . | [[index.html | http://n77007700770.tiddlyspot.com/index.html]] | . | ok |
| 15/03/2009 15:12:41 | YourName | [[n77007700770.html|file:///C:/Users/user/Desktop/%E8%B3%87%E8%A8%8A%E7%B4%A0%E9%A4%8A%E6%9C%9F%E4%B8%AD/n77007700770.html]] | [[store.cgi|http://n77007700770.tiddlyspot.com/store.cgi]] | . | [[index.html | http://n77007700770.tiddlyspot.com/index.html]] | . | ok |
| 13/06/2009 00:28:58 | YourName | [[n77007700770.20090321.1530410574.html|file:///C:/Users/user/Desktop/%E8%B3%87%E8%A8%8A%E7%B4%A0%E9%A4%8A%E6%9C%9F%E4%B8%AD/n77007700770.20090321.1530410574.html]] | [[store.cgi|http://n77007700770.tiddlyspot.com/store.cgi]] | . | [[index.html | http://n77007700770.tiddlyspot.com/index.html]] | . | ok |
| 19/06/2009 16:00:59 | YourName | [[n77007700770.20090321.1530410574.html|file:///C:/Users/user/Desktop/%E8%B3%87%E8%A8%8A%E7%B4%A0%E9%A4%8A%E6%9C%9F%E4%B8%AD/n77007700770.20090321.1530410574.html]] | [[store.cgi|http://n77007700770.tiddlyspot.com/store.cgi]] | . | [[index.html | http://n77007700770.tiddlyspot.com/index.html]] | . |
/***
|''Name:''|UploadPlugin|
|''Description:''|Save to web a TiddlyWiki|
|''Version:''|4.1.3|
|''Date:''|Feb 24, 2008|
|''Source:''|http://tiddlywiki.bidix.info/#UploadPlugin|
|''Documentation:''|http://tiddlywiki.bidix.info/#UploadPluginDoc|
|''Author:''|BidiX (BidiX (at) bidix (dot) info)|
|''License:''|[[BSD open source license|http://tiddlywiki.bidix.info/#%5B%5BBSD%20open%20source%20license%5D%5D ]]|
|''~CoreVersion:''|2.2.0|
|''Requires:''|PasswordOptionPlugin|
***/
//{{{
version.extensions.UploadPlugin = {
	major: 4, minor: 1, revision: 3,
	date: new Date("Feb 24, 2008"),
	source: 'http://tiddlywiki.bidix.info/#UploadPlugin',
	author: 'BidiX (BidiX (at) bidix (dot) info',
	coreVersion: '2.2.0'
};

//
// Environment
//

if (!window.bidix) window.bidix = {}; // bidix namespace
bidix.debugMode = false;	// true to activate both in Plugin and UploadService
	
//
// Upload Macro
//

config.macros.upload = {
// default values
	defaultBackupDir: '',	//no backup
	defaultStoreScript: "store.php",
	defaultToFilename: "index.html",
	defaultUploadDir: ".",
	authenticateUser: true	// UploadService Authenticate User
};
	
config.macros.upload.label = {
	promptOption: "Save and Upload this TiddlyWiki with UploadOptions",
	promptParamMacro: "Save and Upload this TiddlyWiki in %0",
	saveLabel: "save to web", 
	saveToDisk: "save to disk",
	uploadLabel: "upload"	
};

config.macros.upload.messages = {
	noStoreUrl: "No store URL in parmeters or options",
	usernameOrPasswordMissing: "Username or password missing"
};

config.macros.upload.handler = function(place,macroName,params) {
	if (readOnly)
		return;
	var label;
	if (document.location.toString().substr(0,4) == "http") 
		label = this.label.saveLabel;
	else
		label = this.label.uploadLabel;
	var prompt;
	if (params[0]) {
		prompt = this.label.promptParamMacro.toString().format([this.destFile(params[0], 
			(params[1] ? params[1]:bidix.basename(window.location.toString())), params[3])]);
	} else {
		prompt = this.label.promptOption;
	}
	createTiddlyButton(place, label, prompt, function() {config.macros.upload.action(params);}, null, null, this.accessKey);
};

config.macros.upload.action = function(params)
{
		// for missing macro parameter set value from options
		if (!params) params = {};
		var storeUrl = params[0] ? params[0] : config.options.txtUploadStoreUrl;
		var toFilename = params[1] ? params[1] : config.options.txtUploadFilename;
		var backupDir = params[2] ? params[2] : config.options.txtUploadBackupDir;
		var uploadDir = params[3] ? params[3] : config.options.txtUploadDir;
		var username = params[4] ? params[4] : config.options.txtUploadUserName;
		var password = config.options.pasUploadPassword; // for security reason no password as macro parameter	
		// for still missing parameter set default value
		if ((!storeUrl) && (document.location.toString().substr(0,4) == "http")) 
			storeUrl = bidix.dirname(document.location.toString())+'/'+config.macros.upload.defaultStoreScript;
		if (storeUrl.substr(0,4) != "http")
			storeUrl = bidix.dirname(document.location.toString()) +'/'+ storeUrl;
		if (!toFilename)
			toFilename = bidix.basename(window.location.toString());
		if (!toFilename)
			toFilename = config.macros.upload.defaultToFilename;
		if (!uploadDir)
			uploadDir = config.macros.upload.defaultUploadDir;
		if (!backupDir)
			backupDir = config.macros.upload.defaultBackupDir;
		// report error if still missing
		if (!storeUrl) {
			alert(config.macros.upload.messages.noStoreUrl);
			clearMessage();
			return false;
		}
		if (config.macros.upload.authenticateUser && (!username || !password)) {
			alert(config.macros.upload.messages.usernameOrPasswordMissing);
			clearMessage();
			return false;
		}
		bidix.upload.uploadChanges(false,null,storeUrl, toFilename, uploadDir, backupDir, username, password); 
		return false; 
};

config.macros.upload.destFile = function(storeUrl, toFilename, uploadDir) 
{
	if (!storeUrl)
		return null;
		var dest = bidix.dirname(storeUrl);
		if (uploadDir && uploadDir != '.')
			dest = dest + '/' + uploadDir;
		dest = dest + '/' + toFilename;
	return dest;
};

//
// uploadOptions Macro
//

config.macros.uploadOptions = {
	handler: function(place,macroName,params) {
		var wizard = new Wizard();
		wizard.createWizard(place,this.wizardTitle);
		wizard.addStep(this.step1Title,this.step1Html);
		var markList = wizard.getElement("markList");
		var listWrapper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markList.parentNode.insertBefore(listWrapper,markList);
		wizard.setValue("listWrapper",listWrapper);
		this.refreshOptions(listWrapper,false);
		var uploadCaption;
		if (document.location.toString().substr(0,4) == "http") 
			uploadCaption = config.macros.upload.label.saveLabel;
		else
			uploadCaption = config.macros.upload.label.uploadLabel;
		
		wizard.setButtons([
				{caption: uploadCaption, tooltip: config.macros.upload.label.promptOption, 
					onClick: config.macros.upload.action},
				{caption: this.cancelButton, tooltip: this.cancelButtonPrompt, onClick: this.onCancel}
				
			]);
	},
	options: [
		"txtUploadUserName",
		"pasUploadPassword",
		"txtUploadStoreUrl",
		"txtUploadDir",
		"txtUploadFilename",
		"txtUploadBackupDir",
		"chkUploadLog",
		"txtUploadLogMaxLine"		
	],
	refreshOptions: function(listWrapper) {
		var opts = [];
		for(i=0; i<this.options.length; i++) {
			var opt = {};
			opts.push();
			opt.option = "";
			n = this.options[i];
			opt.name = n;
			opt.lowlight = !config.optionsDesc[n];
			opt.description = opt.lowlight ? this.unknownDescription : config.optionsDesc[n];
			opts.push(opt);
		}
		var listview = ListView.create(listWrapper,opts,this.listViewTemplate);
		for(n=0; n<opts.length; n++) {
			var type = opts[n].name.substr(0,3);
			var h = config.macros.option.types[type];
			if (h && h.create) {
				h.create(opts[n].colElements['option'],type,opts[n].name,opts[n].name,"no");
			}
		}
		
	},
	onCancel: function(e)
	{
		backstage.switchTab(null);
		return false;
	},
	
	wizardTitle: "Upload with options",
	step1Title: "These options are saved in cookies in your browser",
	step1Html: "<input type='hidden' name='markList'></input><br>",
	cancelButton: "Cancel",
	cancelButtonPrompt: "Cancel prompt",
	listViewTemplate: {
		columns: [
			{name: 'Description', field: 'description', title: "Description", type: 'WikiText'},
			{name: 'Option', field: 'option', title: "Option", type: 'String'},
			{name: 'Name', field: 'name', title: "Name", type: 'String'}
			],
		rowClasses: [
			{className: 'lowlight', field: 'lowlight'} 
			]}
};

//
// upload functions
//

if (!bidix.upload) bidix.upload = {};

if (!bidix.upload.messages) bidix.upload.messages = {
	//from saving
	invalidFileError: "The original file '%0' does not appear to be a valid TiddlyWiki",
	backupSaved: "Backup saved",
	backupFailed: "Failed to upload backup file",
	rssSaved: "RSS feed uploaded",
	rssFailed: "Failed to upload RSS feed file",
	emptySaved: "Empty template uploaded",
	emptyFailed: "Failed to upload empty template file",
	mainSaved: "Main TiddlyWiki file uploaded",
	mainFailed: "Failed to upload main TiddlyWiki file. Your changes have not been saved",
	//specific upload
	loadOriginalHttpPostError: "Can't get original file",
	aboutToSaveOnHttpPost: 'About to upload on %0 ...',
	storePhpNotFound: "The store script '%0' was not found."
};

bidix.upload.uploadChanges = function(onlyIfDirty,tiddlers,storeUrl,toFilename,uploadDir,backupDir,username,password)
{
	var callback = function(status,uploadParams,original,url,xhr) {
		if (!status) {
			displayMessage(bidix.upload.messages.loadOriginalHttpPostError);
			return;
		}
		if (bidix.debugMode) 
			alert(original.substr(0,500)+"\n...");
		// Locate the storeArea div's 
		var posDiv = locateStoreArea(original);
		if((posDiv[0] == -1) || (posDiv[1] == -1)) {
			alert(config.messages.invalidFileError.format([localPath]));
			return;
		}
		bidix.upload.uploadRss(uploadParams,original,posDiv);
	};
	
	if(onlyIfDirty && !store.isDirty())
		return;
	clearMessage();
	// save on localdisk ?
	if (document.location.toString().substr(0,4) == "file") {
		var path = document.location.toString();
		var localPath = getLocalPath(path);
		saveChanges();
	}
	// get original
	var uploadParams = new Array(storeUrl,toFilename,uploadDir,backupDir,username,password);
	var originalPath = document.location.toString();
	// If url is a directory : add index.html
	if (originalPath.charAt(originalPath.length-1) == "/")
		originalPath = originalPath + "index.html";
	var dest = config.macros.upload.destFile(storeUrl,toFilename,uploadDir);
	var log = new bidix.UploadLog();
	log.startUpload(storeUrl, dest, uploadDir,  backupDir);
	displayMessage(bidix.upload.messages.aboutToSaveOnHttpPost.format([dest]));
	if (bidix.debugMode) 
		alert("about to execute Http - GET on "+originalPath);
	var r = doHttp("GET",originalPath,null,null,username,password,callback,uploadParams,null);
	if (typeof r == "string")
		displayMessage(r);
	return r;
};

bidix.upload.uploadRss = function(uploadParams,original,posDiv) 
{
	var callback = function(status,params,responseText,url,xhr) {
		if(status) {
			var destfile = responseText.substring(responseText.indexOf("destfile:")+9,responseText.indexOf("\n", responseText.indexOf("destfile:")));
			displayMessage(bidix.upload.messages.rssSaved,bidix.dirname(url)+'/'+destfile);
			bidix.upload.uploadMain(params[0],params[1],params[2]);
		} else {
			displayMessage(bidix.upload.messages.rssFailed);			
		}
	};
	// do uploadRss
	if(config.options.chkGenerateAnRssFeed) {
		var rssPath = uploadParams[1].substr(0,uploadParams[1].lastIndexOf(".")) + ".xml";
		var rssUploadParams = new Array(uploadParams[0],rssPath,uploadParams[2],'',uploadParams[4],uploadParams[5]);
		var rssString = generateRss();
		// no UnicodeToUTF8 conversion needed when location is "file" !!!
		if (document.location.toString().substr(0,4) != "file")
			rssString = convertUnicodeToUTF8(rssString);	
		bidix.upload.httpUpload(rssUploadParams,rssString,callback,Array(uploadParams,original,posDiv));
	} else {
		bidix.upload.uploadMain(uploadParams,original,posDiv);
	}
};

bidix.upload.uploadMain = function(uploadParams,original,posDiv) 
{
	var callback = function(status,params,responseText,url,xhr) {
		var log = new bidix.UploadLog();
		if(status) {
			// if backupDir specified
			if ((params[3]) && (responseText.indexOf("backupfile:") > -1))  {
				var backupfile = responseText.substring(responseText.indexOf("backupfile:")+11,responseText.indexOf("\n", responseText.indexOf("backupfile:")));
				displayMessage(bidix.upload.messages.backupSaved,bidix.dirname(url)+'/'+backupfile);
			}
			var destfile = responseText.substring(responseText.indexOf("destfile:")+9,responseText.indexOf("\n", responseText.indexOf("destfile:")));
			displayMessage(bidix.upload.messages.mainSaved,bidix.dirname(url)+'/'+destfile);
			store.setDirty(false);
			log.endUpload("ok");
		} else {
			alert(bidix.upload.messages.mainFailed);
			displayMessage(bidix.upload.messages.mainFailed);
			log.endUpload("failed");			
		}
	};
	// do uploadMain
	var revised = bidix.upload.updateOriginal(original,posDiv);
	bidix.upload.httpUpload(uploadParams,revised,callback,uploadParams);
};

bidix.upload.httpUpload = function(uploadParams,data,callback,params)
{
	var localCallback = function(status,params,responseText,url,xhr) {
		url = (url.indexOf("nocache=") < 0 ? url : url.substring(0,url.indexOf("nocache=")-1));
		if (xhr.status == 404)
			alert(bidix.upload.messages.storePhpNotFound.format([url]));
		if ((bidix.debugMode) || (responseText.indexOf("Debug mode") >= 0 )) {
			alert(responseText);
			if (responseText.indexOf("Debug mode") >= 0 )
				responseText = responseText.substring(responseText.indexOf("\n\n")+2);
		} else if (responseText.charAt(0) != '0') 
			alert(responseText);
		if (responseText.charAt(0) != '0')
			status = null;
		callback(status,params,responseText,url,xhr);
	};
	// do httpUpload
	var boundary = "---------------------------"+"AaB03x";	
	var uploadFormName = "UploadPlugin";
	// compose headers data
	var sheader = "";
	sheader += "--" + boundary + "\r\n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name=\"";
	sheader += uploadFormName +"\"\r\n\r\n";
	sheader += "backupDir="+uploadParams[3] +
				";user=" + uploadParams[4] +
				";password=" + uploadParams[5] +
				";uploaddir=" + uploadParams[2];
	if (bidix.debugMode)
		sheader += ";debug=1";
	sheader += ";;\r\n"; 
	sheader += "\r\n" + "--" + boundary + "\r\n";
	sheader += "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name=\"userfile\"; filename=\""+uploadParams[1]+"\"\r\n";
	sheader += "Content-Type: text/html;charset=UTF-8" + "\r\n";
	sheader += "Content-Length: " + data.length + "\r\n\r\n";
	// compose trailer data
	var strailer = new String();
	strailer = "\r\n--" + boundary + "--\r\n";
	data = sheader + data + strailer;
	if (bidix.debugMode) alert("about to execute Http - POST on "+uploadParams[0]+"\n with \n"+data.substr(0,500)+ " ... ");
	var r = doHttp("POST",uploadParams[0],data,"multipart/form-data; ;charset=UTF-8; boundary="+boundary,uploadParams[4],uploadParams[5],localCallback,params,null);
	if (typeof r == "string")
		displayMessage(r);
	return r;
};

// same as Saving's updateOriginal but without convertUnicodeToUTF8 calls
bidix.upload.updateOriginal = function(original, posDiv)
{
	if (!posDiv)
		posDiv = locateStoreArea(original);
	if((posDiv[0] == -1) || (posDiv[1] == -1)) {
		alert(config.messages.invalidFileError.format([localPath]));
		return;
	}
	var revised = original.substr(0,posDiv[0] + startSaveArea.length) + "\n" +
				store.allTiddlersAsHtml() + "\n" +
				original.substr(posDiv[1]);
	var newSiteTitle = getPageTitle().htmlEncode();
	revised = revised.replaceChunk("<title"+">","</title"+">"," " + newSiteTitle + " ");
	revised = updateMarkupBlock(revised,"PRE-HEAD","MarkupPreHead");
	revised = updateMarkupBlock(revised,"POST-HEAD","MarkupPostHead");
	revised = updateMarkupBlock(revised,"PRE-BODY","MarkupPreBody");
	revised = updateMarkupBlock(revised,"POST-SCRIPT","MarkupPostBody");
	return revised;
};

//
// UploadLog
// 
// config.options.chkUploadLog :
//		false : no logging
//		true : logging
// config.options.txtUploadLogMaxLine :
//		-1 : no limit
//      0 :  no Log lines but UploadLog is still in place
//		n :  the last n lines are only kept
//		NaN : no limit (-1)

bidix.UploadLog = function() {
	if (!config.options.chkUploadLog) 
		return; // this.tiddler = null
	this.tiddler = store.getTiddler("UploadLog");
	if (!this.tiddler) {
		this.tiddler = new Tiddler();
		this.tiddler.title = "UploadLog";
		this.tiddler.text = "| !date | !user | !location | !storeUrl | !uploadDir | !toFilename | !backupdir | !origin |";
		this.tiddler.created = new Date();
		this.tiddler.modifier = config.options.txtUserName;
		this.tiddler.modified = new Date();
		store.addTiddler(this.tiddler);
	}
	return this;
};

bidix.UploadLog.prototype.addText = function(text) {
	if (!this.tiddler)
		return;
	// retrieve maxLine when we need it
	var maxLine = parseInt(config.options.txtUploadLogMaxLine,10);
	if (isNaN(maxLine))
		maxLine = -1;
	// add text
	if (maxLine != 0) 
		this.tiddler.text = this.tiddler.text + text;
	// Trunck to maxLine
	if (maxLine >= 0) {
		var textArray = this.tiddler.text.split('\n');
		if (textArray.length > maxLine + 1)
			textArray.splice(1,textArray.length-1-maxLine);
			this.tiddler.text = textArray.join('\n');		
	}
	// update tiddler fields
	this.tiddler.modifier = config.options.txtUserName;
	this.tiddler.modified = new Date();
	store.addTiddler(this.tiddler);
	// refresh and notifiy for immediate update
	story.refreshTiddler(this.tiddler.title);
	store.notify(this.tiddler.title, true);
};

bidix.UploadLog.prototype.startUpload = function(storeUrl, toFilename, uploadDir,  backupDir) {
	if (!this.tiddler)
		return;
	var now = new Date();
	var text = "\n| ";
	var filename = bidix.basename(document.location.toString());
	if (!filename) filename = '/';
	text += now.formatString("0DD/0MM/YYYY 0hh:0mm:0ss") +" | ";
	text += config.options.txtUserName + " | ";
	text += "[["+filename+"|"+location + "]] |";
	text += " [[" + bidix.basename(storeUrl) + "|" + storeUrl + "]] | ";
	text += uploadDir + " | ";
	text += "[[" + bidix.basename(toFilename) + " | " +toFilename + "]] | ";
	text += backupDir + " |";
	this.addText(text);
};

bidix.UploadLog.prototype.endUpload = function(status) {
	if (!this.tiddler)
		return;
	this.addText(" "+status+" |");
};

//
// Utilities
// 

bidix.checkPlugin = function(plugin, major, minor, revision) {
	var ext = version.extensions[plugin];
	if (!
		(ext  && 
			((ext.major > major) || 
			((ext.major == major) && (ext.minor > minor))  ||
			((ext.major == major) && (ext.minor == minor) && (ext.revision >= revision))))) {
			// write error in PluginManager
			if (pluginInfo)
				pluginInfo.log.push("Requires " + plugin + " " + major + "." + minor + "." + revision);
			eval(plugin); // generate an error : "Error: ReferenceError: xxxx is not defined"
	}
};

bidix.dirname = function(filePath) {
	if (!filePath) 
		return;
	var lastpos;
	if ((lastpos = filePath.lastIndexOf("/")) != -1) {
		return filePath.substring(0, lastpos);
	} else {
		return filePath.substring(0, filePath.lastIndexOf("\\"));
	}
};

bidix.basename = function(filePath) {
	if (!filePath) 
		return;
	var lastpos;
	if ((lastpos = filePath.lastIndexOf("#")) != -1) 
		filePath = filePath.substring(0, lastpos);
	if ((lastpos = filePath.lastIndexOf("/")) != -1) {
		return filePath.substring(lastpos + 1);
	} else
		return filePath.substring(filePath.lastIndexOf("\\")+1);
};

bidix.initOption = function(name,value) {
	if (!config.options[name])
		config.options[name] = value;
};

//
// Initializations
//

// require PasswordOptionPlugin 1.0.1 or better
bidix.checkPlugin("PasswordOptionPlugin", 1, 0, 1);

// styleSheet
setStylesheet('.txtUploadStoreUrl, .txtUploadBackupDir, .txtUploadDir {width: 22em;}',"uploadPluginStyles");

//optionsDesc
merge(config.optionsDesc,{
	txtUploadStoreUrl: "Url of the UploadService script (default: store.php)",
	txtUploadFilename: "Filename of the uploaded file (default: in index.html)",
	txtUploadDir: "Relative Directory where to store the file (default: . (downloadService directory))",
	txtUploadBackupDir: "Relative Directory where to backup the file. If empty no backup. (default: ''(empty))",
	txtUploadUserName: "Upload Username",
	pasUploadPassword: "Upload Password",
	chkUploadLog: "do Logging in UploadLog (default: true)",
	txtUploadLogMaxLine: "Maximum of lines in UploadLog (default: 10)"
});

// Options Initializations
bidix.initOption('txtUploadStoreUrl','');
bidix.initOption('txtUploadFilename','');
bidix.initOption('txtUploadDir','');
bidix.initOption('txtUploadBackupDir','');
bidix.initOption('txtUploadUserName','');
bidix.initOption('pasUploadPassword','');
bidix.initOption('chkUploadLog',true);
bidix.initOption('txtUploadLogMaxLine','10');


// Backstage
merge(config.tasks,{
	uploadOptions: {text: "upload", tooltip: "Change UploadOptions and Upload", content: '<<uploadOptions>>'}
});
config.backstageTasks.push("uploadOptions");


//}}}

<html><img src="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c/Wii.svg/130px-Wii.svg.png"/></html><html><img src="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7/Wii_Wiimotea.png/260px-Wii_Wiimotea.png"/></html>
Wii是任天堂公司所推出的家用遊戲主機,Wii屬於第七世代家用遊戲機,同時期的競爭對手是微軟的Xbox 360及Sony的PlayStation 3。

前所未見的控制器使用方法、懷舊主機遊戲軟體販賣下載、無關遊戲的生活資訊內容、運用網路的功能及各項服務等均為 Wii 的主要特色。也因為這些功能,與同時期的 Xbox 360 及 PlayStation 3 不以處理能力及畫面顯示上進行競爭。

開發時的代號為 「Revolution」(革命),表達「電視遊戲的革命」為此主機的訴求。Wii 本體和周邊製品型號的開頭均為「RVL」。任天堂於2006年4月28日[3]在其官方網站 宣佈了正式名稱。

「 『Wii』聽起來像是『we』(我們),發音亦相同,強調該主機『老少咸宜』、能讓全家大小都樂在其中的概念。名稱中的「ii」不僅象徵著其獨特設計的控制器,也代表人們聚在一起同樂的形象。 



概要

主機本體
 
Wii 光碟片插槽亮燈時的狀態Wii 主機的機體是自任天堂製造電視遊戲機以來最小的一部,大約僅有三個 DVD 外盒排放在一起時的大小,可水平或直立擺放,包裝內包含直立專用的擺放架。

遊戲機所使用的 CPU 及 GPU 由 IBM 、 ATI 共同開發,主記憶體採用 1T-SRAM 。使用 12公分(cm)的 Wii 遊戲光碟(單層/雙層),及8公分的 GameCube 遊戲光碟。資料保存的部分,內建 512MB 的快閃記憶體,故遊戲的存檔資料、從網路服務「Wii Connect 24」所下載的資料及 Virtual Console(虛擬遊戲平臺)軟體均能保存於此。另外可利用外接 SD 記憶卡的方式擴充容量。

儘管美國、日本、歐洲等地的發售日有所差異,不過銷售突破 2000 萬台僅花了 60 週的時間,相較之前的 GameBoy Advance(75週)、 Nintendo DS(約 80 週)及 PlayStation 2(約 95 週)是歷來最快速的。


控制器
主條目:Wii Remote
 
左方的雙節棍形式的模擬控制器連接著Wii遙控器Wii 的標準控制器稱為 Wii 遙控器,類似遙控器般的控制裝置。其他尚有利用外接擴充端子,以有線連接方式連接使用的雙節棍及傳統控制器。


網際網路連接
Wii 提供與網際網路連接的能力,可利用以下的功能及服務

Wii Channel 進行網際網路連線功能。 
WiiConnect24. 
利用 Wii 留言板傳送及接收訊息。 
Nintendo Wi-Fi Connection. 
利用網際網路進行主機更新功能。 

家長監控功能
因應使用者的年齡,在執行特定軟體、下載虛擬遊戲平台的軟體、使用 Wii Point 及使用網際網路頻道的各項限制功能,稱為「家長監控功能」。當插入光碟時,主機會讀取光碟上經過各國分級審查團體審查後的內容分級碼;當級別大於系統設置的年齡級別時,除非有越權密碼,否則遊戲不會被讀取。在日本發售的Wii遊戲使用CERO分級系統,在北美發售的使用ESRB分級系統,在歐洲發售的使用PEGI分級系統。


光碟機區域碼限制
Wii主機光碟機的區域碼限制與GameCube相同,主機只能讀取和主機同規格的光碟。(例如:美國規格的主機只能讀美國規格的光碟,無法讀取日本規格的光碟。)


其他
Wii無法播放CD及DVD。任天堂原先預定將在2007年後半推出含有DVD播放功能的Wii機型,但因考量生產單一機種能夠有效地提高生產效率,因此將延後發表及發售Wii新機型。


全世界主機版本
日本:發行於日本,同時亞洲地區未上市市場多引進日版Wii主機,版本號結尾為 j 
北美:發行於美國、加拿大,介面語言為英文,版本號結尾為 u 
歐洲:發行於歐洲各國,可依照不同國家選擇不同語言,版本號結尾為 e 
澳洲:發行於澳洲聯邦,介面語言為英文,版本號結尾為 a 
韓國:發行於南韓,介面語言為韓文,版本號結尾為 k 
台灣:發行於台灣/香港,介面語言為日文(於2008年發行) 
香港:發行於台灣/香港,介面語言為日文(於2008年發行) 

相容性及連動
 
GameCube 控制器連接於 Wii 的狀態
執行Nintendo GameCube 專用軟體
Wii 相容大部分的 GameCube 遊戲及大部份周邊(如:手把、記憶卡、遊戲光碟、麥克風、方向盤)。

但少數的網路遊戲如「Phantasy Star Online Episode 1&2」、「Phantasy Star Online Episode 1&2 PLUS」、「Phantasy Star Online Episode 3 Card Revolution」、「Home Land」則只能執行其離線模式。另外非官方的軟體 「GC 專用的 Pro Action Replay」也無法讀取及使用。

執行 GameCube 的遊戲軟體時均需使用 GameCube 的遊戲控制器,無法使用 Wii 的 Wii 遙控器及雙節棍。記憶存檔也必須存放於 GameCube 的記憶卡,無法直接使用 Wii 主機的快閃記憶體區。


 與 Nintendo DS 的連動
以點對點的連線技術(任天堂的專屬通訊協定)與 Nintendo DS 無線通訊,因此支援的軟體可以進行各式各樣的連動,目前已經運用的連動內容如下:

將 Nintendo DS 的遊戲軟體資料提供 Wii 軟體使用。 
利用 Nintendo DS 的觸控螢幕進行 Wii 上的遊戲操作。 
透過「大家的任天堂」頻道,可以用DS Download Play下載到Nintendo DS試玩版的軟體。 

對應軟體
「神奇寶貝戰鬥革命」(ポケモンバトルレボリューション)- 運用 Nintendo DS 的軟體資料及觸控螢幕控制 

功能及服務

 Virtual Console(虛擬遊戲平臺)
虛擬遊戲平台為提供部分的懷舊主機遊戲軟體販賣下載的系統,可以玩到紅白機(簡稱 FC)、超級任天堂(簡稱 SFC)、Nintendo 64(簡稱 N64)、Mega Drive(簡稱 MD)、PC-Engine(簡稱 PCE)、MSX、NEOGEO等數種懷舊主機的部份遊戲軟體。Virtual Console的遊戲取得方式是經由網際網路下載,大部分需要付費。目前預定有諸如 CAPCOM、KONAMI 等 24 家軟體公司已決定提供軟體。

MD 及 PCE 主機的軟體由 SEGA 及 HUDSON 公司合作提供。 NEOGEO 將由繼承 SNK 公司版權的 SNK Playmore 公司提供軟體。

下載的資料將存放於內建快閃記憶體,資料可備份至 SD 記憶卡。使用說明書於畫面顯示。遊戲時按下在 Wii 遙控器上的 Home 鈕可顯示說明。


收費方法
利用信用卡付款購買任天堂點數,或者是購買任天堂點數預付卡。 
各虛擬遊戲平台遊戲價格如下: 
FC 軟體 500~600 任天堂點數 
SFC 軟體 800~1000 任天堂點數 
N64 軟體 1000~1200 任天堂點數 
MD 軟體 600~700 任天堂點數 
PCE 軟體 600 任天堂點數 
CD-ROM²、SUPER CD-ROM² 軟體 800 任天堂點數 
MSX 軟體 700~800 任天堂點數 
NEOGEO 軟體 900 任天堂點數 
已購買的軟體,再次下載時將不會追加收費 

對應控制器
 Wii 遙控器 傳統控制器 GameCube 控制 
FC ○ ○ ○ 
SFC × ○ ▲ 
NINTENDO64 × ○ ○ 
MEGA DRIVE ▲ ○ ○ 
PC Engine ▲ ○ ○ 
NEOGEO ▲ ○ ○ 
MSX 依遊戲不同而支援 
Master System ○ ○ ○ 

【記號說明】

○:對應 
×:不對應 
▲:對應。但因按鈕位置的關係可能有些許操作上的差異。 

Wii Ware
主條目:Wii Ware
Wii Ware 為將容量較小的 Wii 新軟體透過網際網路發布及下載的服務。本服務預定於 2008 年三月啟用。要使用本服務時必須透過 Wii 連接網際網路。


Wii Channel
Wii Channel 為 Wii 內建及可擴充軟體總稱,以櫥窗式的方格顯示在主選單中,可連接WiiConnect24與網際網路連線。

目前推出的Wii Channel有:

天氣頻道 
新聞頻道 
購物頻道 
照片頻道 
投票頻道 
Mii頻道 
Mii交流頻道 
電視之友頻道(日版限定) 
大家的Wii頻道 
照片沖印頻道(日本限定) 
占卜頻道 
另外還有遊戲特製頻道,可利用頻道來提供遊戲的服務,目前支援的遊戲有

銀河戰士3 墮落(只有美版) 
馬力歐賽車 Wii 
Wii Fit 
主條目:Wii Channels

WiiConnect24
 
開著Connect24(電源指示燈為黃色)並且接收到了新資訊的(光碟機的藍色燈亮起)Wii。WiiConnect24 為利用當 Wii 處於低噪音、低耗電的待機模式時,針對 Wii 所提供的新網路服務總稱。

當 Wii 設定為待機模式時,採取消耗電力低於 5W 且風扇不運轉的方式連線至網際網路,下載來自遊戲廠商的各種最新資料,例如賽車遊戲的新賽道、RPG 遊戲中的新道具、追加遊戲內容、下載最新遊戲的試玩版本,與已交換 Friend Code(朋友碼)的朋友們交換訊息等等,利用使用者休息的時候自動取得最新資料,將資料保存於 Flash 記憶體中。同時處於待機模式時也可縮短開機的啟動時間。


Wii 留言板
Wii 留言板可記錄遊戲中的成績、使用者建立的文字訊息,透過 WiiConnect24 傳送至其他的 Wii 、電腦及電子郵件等。


Nintendo Wi-Fi Connection
Nintendo Wi-Fi Connection是由任天堂所推出的網路服務,利用網際網路可與全世界的遊戲玩家一同進行遊戲或是聊天。


主機更新
主機軟體可利用下列方式進行更新:


連接網路更新

<html><img src="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5/Xbox_and_controller.jpeg/220px-Xbox_and_controller.jpeg"/></html>
Xbox是世界最大的電腦軟體公司微軟所開發、銷售的家用遊戲主機。在遊戲市場中,Xbox和新力索尼公司的PlayStation 2和任天堂公司所發行的GameCube形成了三國鼎立局面。




概述
Xbox主機於(2001年11月15日)在美國地區領先發售;而亞洲地區的遊戲大國日本則是在2002年2月22日發售。隨後又相繼登陸了北美、歐洲、澳洲;亞洲的韓國、新加坡、台灣和香港等地區。

為了與其他公司的遊戲機競爭,改變同時代主機最晚發售在時間上的不利局面,在日本,Xbox發售預定價格約為34,800日元。之後經過數次的價格修改,2004年5月發售的「Xbox組合包2」(附有遊戲軟體2個、一個遊戲控制器,DVD播放套件等等)價格已經降至19,000日元左右。微軟在其他地區也採取了類似的「大禮包」降價策略。

發售當初,放在主機運行的DVD和CD會被光碟機刮傷的問題,討厭瑕疵品的日本人對Xbox大幅的批判,特別在日本最大的電子公告板(BBS)"2ch"中諷刺Xbox為「X(失敗)盒子」或是「凶盒子」等。此後微軟提供免費實體修理與更換。2005年初,微軟公告部分早期Xbox存在電源線設計問題,可能導致機體或人體損害,提供免費的電源線更換服務。全球範圍內,2003年10月23日(歐洲:2004 年1月13日)或之後製造的主機不需要替換電源線。

內裝Intel公司製造的Pentium III基本CPU。也使用內建8GB容量的硬碟與DVD-ROM光碟機,內建的乙太網路連接埠,支援網路的能力,與個人電腦架構相似。控制器埠形狀與USB規格不相同。從硬體性能指標上,Xbox在「三大主機」中是最為強大的。

2002年11月美國,2003年1月日本,2003年3月歐洲各國,開始提供Xbox Live線上遊戲服務。這個服務可以為具備Live功能的遊戲產品,提供實時在線服務,包括:在線玩家列表;多人聯網遊戲;語音在線聊天;玩家積分排行榜等功能。2004年,Xbox在日本推出「Xbox Video Chat」套件,配合Xbox Live,可以支持多人在線視頻聊天。

Xbox的中文遊戲多於PS2上推出的,再加上美版遊戲大多不分區,所以看不懂日文的玩家得以解脫。雖然日系RPG甚少,可是這並非Xbox的最大問題,大部分也只是打擊微軟參戰的謠言,但這最主要還是看個人。 

技術規格
電子遊戲歷史︰電視遊樂器 
第一世代 
Coleco Telstar | Magnavox Odyssey | Pong 
第二世代早期 
Atari 2600 | Fairchild Channel F | Intellivision | Magnavox Odyssey² 
第二世代晚期 
Atari 5200 | ColecoVision | SG-1000 | Vectrex 
第三世代 
Atari 7800 | Master System | FC紅白機(Famicom)/NES 
第四世代 
Mega Drive/Genesis | Neo-Geo | PC Engine/TurboGrafx-16 | 超級任天堂(Super Famicom) 
第五世代 
3DO | Jaguar | 任天堂64 | PlayStation | SEGA Saturn | PC-FX | 
第六世代 
Dreamcast | PlayStation 2 | GameCube | Xbox 
第七世代 
Xbox 360 | Wii | PlayStation 3 
本模板: 檢視 • 討論 • 編輯 • 歷史 
中央處理器:Intel Pentium III 733MHz 
圖型處理器:由微軟與NVIDIA公司共同研發的特製繪圖晶片" XGPU(X-Chip)" 233MHz(GeForce3的改良版) 
多邊形表現效能:125M/秒 
記憶體:DDR SDRAM 64MB 
記憶體頻寬:6.4GB/秒 
記憶裝置:5倍速DVD光碟機、8GB內建硬碟;支援8MB記憶卡 
輸出入埠:遊戲控制器連接埠x4、10/100Mbps乙太網路連接埠 
音軌數量:256 
音頻輸出:支援MIDI+DLS與Dolby® Digital 5.1環繞音效 
視頻輸出:支援色差分量端子輸出;支援HDTV規格。 
最大解析度:1920×1080像素 
電源:規格依發售地所在國有所不同 
重量:3.86kg 
外型大小:324×265×90mm 

xbox 價格
北美

美元$299(2001年11月15日,發行價)(等於$449加幣) 
美元$199(2002年5月15日)(等於$299加幣) 
美元$179(2003年5月14日)($249加幣) 
美元$149(2004年3月19日)($199加幣) 
歐洲(價格已含稅)

歐元479€(發行價(愛爾蘭) (2002.3.14), 
歐元299€(發行價(歐洲除愛爾蘭以外其他的國家)和愛爾蘭2002.4.2) 
歐元249€ (2002.8.30) 
歐元199€ (2003.4.10) 
歐元149€ (2004.8.27) 
歐元99€(愛爾蘭2005年聖誕節時的特價) 
歐元99€(西班牙,2005年1月的特價) 
歐元99€(2006年 義大利) 
歐元79€ (2006年三月 荷蘭 
英國

£299 GBP(發行價格 2002.3.14), 
£199 (2002.4.26) 
£130 (2003) 
£99 (2004.8.27) 
£79 (2006) 
大洋洲

AU$699 AUD(2002.4.26,發行價)(為了和Nintendo GameCube較量,六周以後就很快就降到$399) 
AU$239 AUD (2004) 
AU$209 AUD (2005) 
AU$188 AUD (2006 Q2) 
NZ$499 NZD (October 3, 2002, Launch Price) 
NZ$399 NZD (2003) 
NZ$349 NZD (2004) 
NZ$299 NZD (2004 Q2) 
NZ$249 NZD (2004 Q4) (2005) 
日本

¥34,800 JPY(2002.2.2 發行價) 
¥24,800 JPY (2002.5.22) 
¥16,800 JPY (2003.1120) 
<html><img src="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a/a9/Xballlogo.jpg/300px-Xballlogo.jpg"/></html><html><img src="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2/Xbox_360_white_background_2.jpg/250px-Xbox_360_white_background_2.jpg"/></html>
Xbox 360是世界最大的電腦軟體公司微軟所開發的第二代家用視訊遊戲主機,在開發時被稱為「Xenon」、「Xbox 2」及「Xbox Next」等。

該款主機已於2005年11月22日開始在北美地區發售,其後擴展至歐洲及日本地區,而香港及台灣也已於2006年3月16日起正式售賣。Xbox 360 台幣訂價為NT$12,980,Xbox 360 核心系統台幣訂價為 NT$9,980。

Xbox 360最早於2005年5月12日,在E3遊戲展前一星期,透過MTV首度亮相,並將與Sony的PlayStation 3,以及任天堂的Wii等主機競爭。

Xbox 360在多個國家會分為豪華版及精裝版發售,當中前者除主機外,還附送硬碟、無線手把、耳機、寬頻線、Xbox Live一個月金會員及高畫質AV線。

Xbox 360的外型呈白色流線型,裝有一個20G的可拆卸硬盤,三核心IBM PowerPC架構的授權Intel生產的「Xenon」處理器,一塊由ATI 設計的「Xenos」顯示晶片,此外還內嵌上網設備,可以隨時接入微軟公司的Xbox Live多玩家服務器。除了玩遊戲之外,Xbox 360還具有聽音樂、看圖片以及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朋友和家人實時視頻聊天等其它娛樂功能。Xbox 360亦支援DVD影碟播放,不需外接設備。

微軟於2006年1月CES大會表示將於年底推出HD-DVD 外接系統,並於同年8月的DVD-Forum展示中得到與會者"高畫質"的評價。Xbox360外接式 HD-DVD光碟機將完全支援HD-DVD播放機所具備的基本影音規範與功能,影像解碼則由GPU Xenos與中央處理器負責。該外接式光碟機採用USB2.0介面 與主機連接,本體並另含兩組USB2.0連接埠。2006年11月微軟開放了Live Marketplace的服務,美國用戶可於Live賣場購買由各大好萊塢片商與電視 公司提供之商業影片、電視影集下載至主機觀看。片源種類涵蓋了最新當紅的DVD影片與電視影集如CSI、South Park、UFC摔角等節目。

2007/01 微軟於CES大會上宣佈將於2007年末推出IPTV功能,與美國各網路服務商與頻道提供商合作,以網路串流技術實現隨選視訊之平台。360 IPTV將不僅止於單純地線上觀覽電視頻道之功能,該系統將與XboxLive完整結合,可讓使用者於背景錄製節目,暢玩遊戲與線上好友語音視訊聊天。

2007/03/29微軟宣佈售價479美元的Xbox360 Elite將於一個月後於美國上市。Elite版主機與手把為全黑塗裝,新增HDMI原生輸出埠與提升硬碟容量至120 GB,在07/04/29在北美各大賣場上市。Elite初期需求量超乎業界預期,但並未如外界所預期使用65奈米製程的CPU與繪圖晶片。另根據台灣電子時報記載,65nm的Xbox360將於2007秋季登場,屆時有助於成本降低與發熱改善。

2007/08/08微軟宣佈北美即日起無硬碟之核心版360主機售價降至279美元(-20)、有20GB硬碟之豪華版降至349美元(-50)、Elite版降至449美元(-30)。豪華版新增HDMI輸出支援,並全面搭載今年夏季起用於繪圖晶片的新型熱導管以加強散熱對流效率。

2008/09/05微軟 Xbox Live 首席程式設計師 Larry "Major Nelson" Hryb宣佈北美Xbox 360遊樂版售價降至199美元(-80)、有60GB硬碟豪華版降至299美元(-51)、Elite版降至399美元(-50)。

2008/11/19微軟在Xbox Live上推出更新,名為NXE(New Xbox Experience),讓玩家能夠如同Wii一般創造只屬於自己的人偶,並對瀏覽介面做大幅度更新,最重要的是,支援硬碟安裝執行。

2009/6/1微軟於E3遊戲展中公佈PROJECT NATAL,讓玩家可以透過肢體動作或是語音來進行操控。


硬體架構

Xbox 360主機晶片介紹
Xenon核心: 2005年11月上市的Premium和Core版採用的初版設計。

IBM 90 nm CPU 
ATI 90 nm GPU 和版載DRAM 
Low profile GPU散熱器 
標準CPU散熱器 
203W電源 
IBM 90nm CPU ATI 90 nm GPU和嵌入式DRAM

Zephyr核心: Zephyr是第一款試圖修復三紅問題並加入HDMI介面的改進版。2007年5月的精英版首次引入該設計。2007年7月Premium版本也開始採用Zephyr主板。

新的精英版採用120G硬碟 
更新的主板佈局 
HDMI輸出 
CPU周邊加入膠粘劑 
加入熱管的GPU散熱器 
CPU和GPU製程仍為 90 nm 
CPU和GPU周邊都加上了膠粘劑,將晶片和主板更牢靠的固定在一起。

Falcon核心: 2007年8月之後生產的所有Xbox 360 Premium和Arcade主機都採用了新的65nm CPU及新散熱器,但GPU仍然是90nm,散熱器也和Zephyr一樣。這款改進版基於Zephyr,並減少了一些電容和電感,降低了成本。從2007年9月開始出貨Xbox 360 Premium主機開始採用Falcon主板。Xbox 360精英版最終也採用了這款主板。LOT號在0734以後的Xbox 360採用Falcon的可能性最大。

IBM 65 nm CPU 
ATI 90 nm GPU 
體積更大,經過改進的CPU散熱器 
穩壓器、電容和電感等元件減少 
175W電源,12V電流降至14.2A,電源介面改變(避免被插入之前版本的主機) 
GPU上的嵌入式DRAM面積減小

Opus核心: 這是一款介於65nm和90nm CPU之間的版本,採用了新的散熱器但沒有HDMI介面,裝入Xenon的外殼中,僅用於返修機。這款主板於2008年7月底在返修機上出現。

基於Falcon主板 
沒有HDMI介面 
IBM 65 nm CPU 
ATI 90 nm GPU 
Falcon CPU散熱器 
Zephyr GPU散熱器 
Jasper核心: Jasper在2008年11月底在Arcade版機上出現。採用65nm GPU進一步降低了成本。電源功率也進一步降低到150W。12V電流降至 12.1A (12.1A x 12V = 145.2W)。 板載閃存升級到256MB以便安裝NXE (New Xbox Experience) dashboard更新,而不需要在外接記憶卡。

IBM 65 nm CPU 
ATI 65 nm GPU 
150W電源,12V電流為12.1A,採用新電源介面(避免被插入之前版本的主機) 
板載閃存從16 MB升級到256MB,和NXE更新的體積相適應 
下一代未上市核心:代號為Valhalla。


圖型處理器
Xbox360的圖型處理器(GPU)是ATI全新設計的R500("Xenos")GPU

一共3.37億個電晶體 
500 MHz運行頻率GPU(90奈米製程,2.32億個電晶體) 
500 MHz 10MB 內嵌DRAM記憶體(90奈米製程,1.05億個電晶體) 
NEC設計的eDRAM有處理彩色、阿爾法混合(Alpha Blending)、Z軸/模板緩存(Zbuffer)、抗鋸齒(Anti-alias)的邏輯功能。 
48路並聯浮點動態著色管線,由於是統一著色結構,所以頂點及像素命令皆可處理 
每條管線擁有4個邏輯運算單元用以處理頂點或像素著色命令 
統一著色運算架構(這代表每條管線都能夠運算像素或頂點著色命令) 
支援DirectX 9.0的3.0著色模式,對有DirectX 10著色模式實現有限度支援 
電子遊戲歷史︰電視遊樂器 
第一世代 
Coleco Telstar | Magnavox Odyssey | Pong 
第二世代早期 
Atari 2600 | Fairchild Channel F | Intellivision | Magnavox Odyssey² 
第二世代晚期 
Atari 5200 | ColecoVision | SG-1000 | Vectrex 
第三世代 
Atari 7800 | Master System | FC紅白機(Famicom)/NES 
第四世代 
Mega Drive/Genesis | Neo-Geo | PC Engine/TurboGrafx-16 | 超級任天堂(Super Famicom) 
第五世代 
3DO | Jaguar | 任天堂64 | PlayStation | SEGA Saturn | PC-FX | 
第六世代 
Dreamcast | PlayStation 2 | GameCube | Xbox 
第七世代 
Xbox 360 | Wii | PlayStation 3 
本模板: 檢視 • 討論 • 編輯 • 歷史 

每個時鍾週期可以處理兩個著色命令 
通過所有著色管線並聯每個時鍾週期一共可以處理96個著色命令 
著色性能:每秒處理480億個著色命令 
每個時鍾週期處理16個已過濾和16個未過濾的貼圖 
多邊形最大處理性能:每秒5億個三角形 
像素填充:在4倍多重反鋸齒(MSAA)情況下每秒160億個 
粒子能力:最大理論值每秒0.96億,與CPU協作時最大理論值為3.36億 
Xenos內建10MB eDram的設計之訴求在於有效降低傳統GPU架構在執行反鋸齒(Anti-Alias)下對於效能的衝擊。


記憶體
512 MB DDR3 RAM記憶體 
700 MHz DDR(等效於1400Mhz) 
共享記憶體架構(UMA) 

系統頻寬
頻寬數據:

22.4 GB/s 記憶體總線介面(基於128 bit位寬總線,每時鍾週期700 MHz × 2次訪問(每波峰一次)) 
256 GB/s eDRAM邏輯內部到eDRAM內部記憶體帶寬 
32 GB/s GPU到eDRAM帶寬(基於64bit DDR總線,每時鍾週期2 GHz × 2次訪問) 
21.6 GB/s 前端總線(上下行各10.8 GB/s) 
1 GB/s 南橋帶寬(上下行各500 MB/s)\ 

支援影像播放格式
Xbox360支援自外接USB隨身碟媒介以檔案選取方式進行媒體播放

DVD MPEG2 
WMV 9、VC-1、WMVHD 
MPEG4/AVC H.264 -- Up to 15Mbps 從Baseline、Main至最高的High Profile組態。兩聲道 
AAC LC Main Profile的聲音輸出AAC LC與Main Profile。

MPEG4 Part2 -- Up to 8Mbps,SImple Profile。兩聲道AAC LC Main Profile的聲音輸出。 
MPEG4/AVC/H.264將於2007/05春季系統更新後提供支援,

File extensions: .avi, .divx, .mp4, .mov, .m4v, .mp4v, .wmv

支援解析度
解析度 縱橫比 百萬像素 標準 輸出 (RGB輸出使用VGA連線或SCART),Xbox 360 Elite:HDMI輸出 
640x480 隔行掃瞄 4:3 0.31 隔行掃瞄 480i 複合端子/S-端子/色差端子/RGBHV/RGB-SCART/HDMI 
640x480 4:3 0.31 VGA/480p 色差端子/RGBHV 
848x480 16:9 0.41 WVGA/Widescreen 480p RGBHV 
1024x768 4:3 0.79 XGA RGBHV 
1280x720 16:9 0.92 720p 色差端子/RGBHV/HDMI 
1280x768 5:3 0.98 WXGA RGBHV 
1366x768 16:9 1.04 WXGA RGBHV 
1280x1024 5:4 1.31 SXGA RGBHV 
1440x900 16:10 1.29 WXGA+ RGBHV 
1680x1050 16:10 1.76 WSXGA+ RGBHV 
1920x1080 隔行掃瞄 16:9 2.07 隔行掃瞄 1080i 色差端子 
1920x1080 16:9 2.07 1080p 色差端子/RGBHV/HDMI 


主機類別
最新各型號比較 型號名稱 主機顏色 硬碟容量 Xbox遊戲相容 Usb端子 網路類型 CPU製程 GPU製程 HDMI 端子 光纖端子 備註 
核心版 灰白 無 需另購硬碟 3個 無網路線,無無線網路 65nm 65nm 有 無 無銀色托盤/無耳機/有線控制器/已停售 
Arcade遊樂版 灰白 無 需另購硬碟 3個 無網路線,無無線網路 65nm 65nm 有 有 無銀色托盤/內置256MB閃存及五款Arcade遊戲合輯光碟 
豪華版 灰白 20G 可以 3個 網路線,無無線網路 65nm 65nm 有 有 已停售 
豪華版 灰白 60G 可以 3個 網路線,無無線網路 65nm 65nm 有 有 無 
ELITE旗艦版 黑色 120G 可以 3個 網路線,無無線網路 65nm 65nm 有 有 無 

以下為目前香港及台灣有上市有型號

各型號內容物比較 名稱 手把 耳機 影音端子 網路周邊 電源線 售價(HK/NT) 備註 
無硬碟 核心版 灰白有線手把x1 無耳機 AV端子x1 無 150wx1 1699/10888 無銀色托盤/這裡的新台幣價格為最初發售價格/已停售 
Arcade 遊樂版 灰白無線手把x1 無耳機 AV端子x1,有HDMI孔(HDMI端子需另購) 無 150wx1 1699/6980 無銀色托盤/內置256MB閃存及五款Arcade遊戲合輯光碟/這裡的新台幣價格為降價後的目前價格 
20G 豪華版 灰白無線手把x1 有線耳機x1 色差端子x1 ETHERNET網路線x1 150wx1 2499/13888 這裡的新台幣價格為最初發售價格/已停售 
60G 豪華版 灰白無線手把x1 有線耳機x1 AV色差2合1端子x1,有HDMI孔(HDMI端子需另購) ETHERNET網路線x1 150wx1 2499/10360 這裡的新台幣價格為20G升格為60G並降價後的目前價格 
120G ELITE 旗艦版 黑色無線手把x1 有線耳機x1 AV色差2合1端子x1,有HDMI孔及HDMI端子x1 ETHERNET網路線x1 150wx1 3299/13980 這裡的新台幣價格為降價後的目前價格 
[img[http://img6.uploadhouse.com/fileuploads/3634/3634046e8152217f98e3e4647a997746125da32.jpg]]

三國志大戰是世嘉所開發,以三國時代為背景的街機對戰遊戲。

有別於一般常見的街機遊戲,此遊戲以實體卡片做為控制媒介,玩家在機台上移動卡片來進行遊戲。玩家可以使用不同的武將卡攻略對方城池擊敗對手。

三國志大戰於2004年10月先在東京、北海道地區做地域限定的先行測試,2005年3月15日正式在日本開始運作。之後在日本以外的地區,香港、台灣、上海和新加坡亦設有機台。



[img[http://img6.uploadhouse.com/fileuploads/3634/363403655e559ef3a83054daebc1dcb5d4adb0b.jpg]]



[img[http://img4.uploadhouse.com/fileuploads/4115/4115504cd00b729d7b31fa434edc78371d11900.png]]




[img[http://thumbnail.image.rakuten.co.jp/@0_mall/kingdom-touch/cabinet/sangokusi/img55607876.jpg]]

[img[http://thumbnail.image.rakuten.co.jp/@0_mall/kingdom-touch/cabinet/sangokusi/img55671374.jpg]]

[img[http://img4.uploadhouse.com/fileuploads/3634/36340543ef069885f3f692e485cadbed4a98fb0.jpg]]







赤壁DVD特典:

[img[http://www.sangokushi-taisen.com/image/up_image/up_09022702.jpg]][img[http://ebten.jp/upload/save_image/89/1_8789_300x300.jpg]]
<html><img src="http://www.im.ntu.edu.tw/~b90048/homepage2001/twinbee/twinbee01.jpg"/></html><html><img src="http://www.im.ntu.edu.tw/~b90048/homepage2001/twinbee/twinbee04.jpg"/></html>
兵蜂是Konami出品的一個主要為垂直射擊遊戲的電子遊戲系列。主角是名為「Twinbee」的蜂狀機器人與他的「女性」搭擋「Winbee」。該系列也有某些遊戲中有一隻綠色的兵蜂作為道具或可選人物出現,被稱之為「Gwinbee」。與其它Konami出品的射擊類遊戲相比,兵蜂有更加逗人喜愛的設計和氣氛(比如幻想區域)。該系列在中國和日本非常普遍,但它在美國卻幾乎不為人知,只發行過一款,在歐洲也只發布過三款。



升級道具
在兵蜂這個遊戲中,升級道具由不同顏色的鈴鐺獲得。為了使他們出現,遊戲者必須射擊雲彩、某一個敵人或是其它的某個目標。鈴鐺出現時,它會開始下落一直落到屏幕的底部。在屏幕上射擊鈴鐺可以使鈴鐺跳躍。如果鈴鐺被射擊足夠長時間,它將改變為不同的顏色。不同種顏色的鈴鐺都有著不同的作用。當然,在某些場景中鈴鐺也可能是敵人。

在兵蜂這個系列中,團結合作是其重點。在一些該系列的遊戲中,兩個遊戲者可以合在一起來提高攻擊力、更快地放出炸彈或是分享能量等等。





該系列的作品
Twinbee: 最原始的兵蜂系列作品,風格與Namco的Xevious相近。Twinbee或Winbee在隨機的四個級別的場景中作戰,每個場景的最後都會有一個關底首腦。開始,這個版本發行在任天堂的遊戲機里,後來被移植到了PlayStation上。在日本,之後還發行了基於任天堂的Game Boy平台上的版本。

Stinger:通常被人稱之為「Moero! Twinbee: Cinamon Hakasei wo Sukue」。這是該系列唯一在美國和加拿大發行的版本。一些敵軍綁架了Cinnamon 博士("Twinbees 的" 創作者) ,Twinbee、Winbee 和Gwinbee 必須搶救他。在最初的Famicom平台設計上,這個遊戲最多可以支持三個人一起進行。不同於其前作,Stinger有垂直射擊的傳統上加入了水平射擊的部分。因為Famicom系統從未在北美洲出現過,所以這個遊戲的美國版本後來被修改了,去掉了三個人一起玩的設置(當然,它還可以兩個人一起玩)。故事的劇情也被刪除了一些,同時困難度也被修改了。在任天堂遊戲系統的後期,Konami在日本重複發行了一些卡帶式的經典FDS遊戲,而Stinger就是其中的一款。有別於美版、日文發行版則是遵循最初的設計。

Twinbee 3:Poko Poko Daimaou: 這是該系列在Famicom上發行的最後一款遊戲,它是完全脫離Stinger而推出的新一款遊戲,特色是更多的可以進行連線。

Detana! Twinbee (aka Bells & Whistles):在街機上發行的兵蜂類遊戲。後來被移植到了PC機、X68000、Playstation和Sega 土星等平台上。


DanceDanceRevolution(日語:ダンスダンスレボリューション,台灣譯:《勁爆熱舞》,簡稱DDR)為日本遊戲公司KONAMI於1998年末所推出的大型電玩音樂遊戲第三系列作。其最大特點為隨著遊戲中的音樂節奏,依照畫面上的箭頭,腳踩專屬的控制器(踏板)來進行遊戲。箭頭共分為前後左右共四個。玩家如果腳踩踏板不合節拍,能量就會下降,當能源耗盡,遊戲就會完結。目前最新作為Dance Dance Revolution X,在日本的推出日期為2008年12月24日。


<html><img src="http://www.game-xbox360.net/images/B000AQ86V.jpg"/></html>

<html><img src="http://image.com.com/gamespot/images/bigboxshots/1/946371_102450_front.jpg"/></html>

<html><img src="http://www.play-skill.com/bbs/attachments/month_0810/20081012_52b77605da75f4aa2a92Q1cyGg1CDp9s.jpg"/></html>

<html><img src="http://image.com.com/gamespot/images/bigboxshots/3/561443_front.jpg"/></html>
<html><img src="http://pic.pspper.com/bbspic_up/01_A/50_Cent_Bulletproof/08-12-08-311.JPG"/></html>
勝利十一人(或稱為實況足球,日文:ウイニングイレブン、英文:Winning Eleven),是由科樂美(KONAMI)開發的足球運動類電子遊戲。
卡片遊戲又名卡牌遊戲或紙牌遊戲,一種桌上遊戲,廣義上是使用卡片(牌)來進行遊戲的總稱。狹義上則是指使用撲克牌的遊戲。

被認為是源自於中國的遊戲,經過阿拉伯世界流傳到歐洲。推測於歐洲出現此種遊戲可能是在14世紀義大利。雖然常被以為是塔羅的一部份轉變成為撲克牌,但事實上正好相反。

近年出現了能夠由個人在限定範圍內自由地製作卡片牌組來進行對戰的交換卡片遊戲。


撲克牌遊戲:

撲克 
橋牌 
抽鬼牌 
排七 
廿一點 
大老二 
等等...

---------------------------------------------------

専用卡片遊戲:
歌留多 
花札 
UNO 
五行戰鬥牌 
種豆 
Bang! 

-------------------------------------------------

集換式紙牌遊戲(Trading Card Game,TCG):

是一種看起來類似撲克牌的遊戲,但牌的種類、數量遠超過撲克牌的五十二張。以魔法風雲會為例,基本的牌型就有三百五十張,另外還有許多「補充」卡,前前後後總共發行過五千種不同的卡片。TCG結合了橋牌、棋類遊戲與角色扮演的特色,重視思考與策略,在台灣約有五萬名以上的玩家。

TCG出版廠商通常會設計許多特殊卡片,以「補充包」的方式出售,玩家購買補充包時有點類似買「刮刮樂」,牌的好壞要打開後才知道,這也是廠商最大的利益來源。玩家為了組合自己最順手的套牌,經常會互相交換或買賣,因此稱為「集換式」紙牌遊戲,但遊戲勝負七成要靠實力,三成才靠套牌好壞,擁有好牌不保證一定能贏。

在一般TCG以外,還有SEGA等公司所設計的街機卡片遊戲。在日本所發展出來的這種TCG遊戲型態,將街機附加上卡片讀取功能,透過讀取卡片資料來進行交換卡片遊戲,該系統使得能夠簡單地進行更複雜的卡片遊戲,產生出《WORLD CLUB Champion Football》《三國志大戰》等熱門遊戲,即使作為交換卡片也有廣大的市場。
<html><img src="http://img1.chinagba.com/medias/userup/0805/121559541311.jpg"/></html>

宇宙巡航艦(グラディウス,英文為Gradius,又譯宇宙巡航機)是柯拿米自1985年起發售的一系列橫向捲軸射擊遊戲。
實況野球(日文:実況パワフルプロ野球,略稱パワプロ) 此系列是由日本遊戲公司 KONAMI所發行的棒球類電視遊戲軟體。遊戲畫面以二等身Q版人物為其特色。此一系列作品的官方網站名為 パワプロ通信 。




在1994年於電視遊樂器主機超級任天堂平台上發行第一款實況野球作品,之後每年都會推出搭載日本職棒球員最新成績資料的新作,之後於PS、N64、GBA及PSP等遊戲機平台開發其後續作品和相關作品(パワプロクンポケット系列)。遊戲中所有球員都以二等身出現,沒有耳朵、鼻子、嘴巴、腿部,KONAMI稱之為「パワプロくん」(在台灣俗稱野球君)。官方固定在12月中發售的叫決定版,而7月左右發售常被玩家私底下稱開幕版,以示區隔。決定版搭配的球員能力值為當年度的成績;開幕版則是前一年的決定版的能力值為主,少數表現突出的球員其能力值會有提升的可能。


系列
基本上可略分為以下類別:

①主系列: 
如實況野球9,後面有加上數字的皆屬之(但最初的'94應該算例外)。新作品可能都會有些變革,如10代多了第二變化球及MyLife模式,12代又追加了應援曲編集及新特殊能力奪三振等等。但也有將舊有的能力取消的例子,如「桑田」、「秋山」等。 
最初在實況野球後面加上號碼的是2代(1995年發行),遊戲平台為超任,之後每年推出新作,第4代(1997年發行)轉移至N64遊戲平台,98年導入「決定版」,確立之後的球季中開幕版、球季終決定版的開發策略。2000年,第7代轉移至PS2平台上,到了第9代又推出NGC版本成為跨平台遊戲。(第13代為例外,因GC停產故故只有PS2版推出,第14代起改以Wii為任天堂側平台),2009年在Wii推出的新作「實況野球NEXT」在廣義上也可歸入主系列。 
②次系列: 
如實況野球'95,只附帶年份或機種的屬之。(實況野球Wii為例外,因內容基本上和14相同,並追加Wii特有要素) 
③掌上機系列: 
以往泛指任天堂主機推出的野球君(パワプロクンポケット)系列,野球君系列獨立後,現在則指在Sony在PSP上所推出的系列。現時推出至第3代。 
掌上機系列也包括不屬於野球君系列的掌上作品,如「實況野球GB」。所以廣義上,在DS上推出兩作的「野球君甲子園系列」也包括在內。 
※註:「野球君甲子園」(パワポケ甲子園)原本屬於野球君系列的一作,但因劇情上的理由,該作品已從野球君的公式網頁上移除,在續作也非以野球君系列的一作發表。(雖然該作品也出自野球君的開發團隊。) 
④網路對戰版: 
KONAMI在2001年開發此版本,03年4月開放遊戲(完全免費),但旋即又在04年4月中終止網路服務。 
⑤i-appli系列: 
以手機進行遊戲(限日本NTT DoCoMo系統)。 
⑥美國職棒系列: 
以美國職棒大聯盟為設定的作品,也是系列中唯一擁有英文版的作品,第2代以PS2及Wii為平臺, 
美版名稱為MLB Power Pros 
早期的野球君系列(パワプロクンポケット)以實況野球的成功模式的基礎上發展,然而,現時該作品除成功模式外,也在野球部分上作出強化。後來野球君系列正式與實況野球系列分家,並成為獨立的系列。在野球君系列的公式答問上,KONAMI已多次強調兩者並非同一系列,成功模式也非處於同一時間軸上(作為初代野球君的故事背景的實況野球5例外),所以不在此列出。


選手能力
KONAMI將選手主要畫分成投手及野手兩種,各有基本能力及特殊能力之分。

查詢實況野球各代預設球員能力值的網站 BASELESS PAGE [1] 白いページ(仮)零 [2]


基本能力
基本上除了實況野球2000和11以外,選手能力的劃分並無太大的改變, 選手的基本能力有打擊框(ミート,ミートカーソル簡稱)、力量POWER(パワー)、走力、肩力、守備力,2000以後追加彈道,11代以後把原本作為隱藏數值的失誤迴避(エラー迴避率)變成正式數值。 投手能力有球速、控球力(コントロール)、體力(スタミナ)及變化球(也分為球種及等級,共6方向+直球以外的第二方向(如有))


投手能力
球速(スピード): 
投手所投出的最高球速,遊戲中設定最低80km/h,最高165km/h。投手的狀況會略有影響所投出的最快球速。 
控球力(コントロール): 
數值越高越好,代表越能準確投中要投的地方,失投率也會下降。遊戲中設定最低值0,最高值255。 
體力(スタミナ): 
數值越高,代表能投越多球、越多局,數值從0到255。然而,體力越高只對先發(尤其是完投型)的投手有利,一般中繼的投手的體力不會高於C(通常是D-E),如果是救援投手更一般是E,也即是說,體力多少也反映/左右投手的起用方法。 
14代以前只要投手在比賽中先發(不論本來投手的類型),都會有體力的特別加成,這個加成足夠令救援投手投滿責任投球回。這個修正已在15代以後廢除。 
變化球: 
遊戲中設定五個方向,實況野球10開始更增加基本方向第二變化球,實況野球15開始追加直球系第二變化球(10-14以特殊能力反映),每方向變化量從0~7,數值越大變化越大。 
0代表完全不會該種變化球。

遊戲中粗分為直球系(ストレート)、滑球系(スライダー)、曲球系(カーブ)、指叉下墜系(フォーク)、伸卡球系(シンカー)、噴射球系(シュート)、快速指叉球(SFF)等。除了一般變化球之外,還有自創型的變化球,如:江本孟紀的エモボール、米田哲也的ヨネボール、平松政次のカミソリシュート、佐藤義則のヨシボール、小宮山悟的シェイク等。 
當然,因為考慮遊戲性和難度的問題,遊戲中的變化球和實際的變化球的變化有著極大差異,尤其是橫系的變化球(實際因為引力的問題,滑球球不會像遊戲般水平移動)。 

野手能力
彈道: 
數值從1到4。數值越大,打擊出去的球飛的高度越高,越能打出全壘打;數值越小,越容易打出平飛球。N64時代的實況野球2000中首次出現的基本能力。 
打擊框(ミート): 
數值從1~7,越大越好,代表越容易打安打。實況野球13變更為1~15。 
力量(パワー): 
數值從0~255,數值越大越容易把球打得越遠。 
走力: 
數值從1~15,數值越大表示跑越快,同時也會影響守備的移動速度。 
肩力: 
數值從1~15,數值越大表示肩力越強,傳球的速度越快。 
守備力: 
數值從1~15,數值越大表示守備範圍越大,同時增加傳球時的靈敏度、增加傳球的準確性。 
失誤迴避率(エラー迴避): 
數值從1~15,數值越大表示守備時越不容易失誤,可減少暴傳、守備失誤等。實況野球10以前為隱藏數據,只有攻略本才出現。 

能力表示
以現在(2009/NEXT),基本上實況野球系列的能力級別約為如下:

野手能力:除了彈道,球速和變化球以外,其他的能力都以A-G級劃分。




級別 パワー(NPB版) パワー(MLB版) コントロール スタミナ 其他野手能力 
A 140~255 140~255 180~255 150~255 14~15  
B 110~139 110~139 155~179 110~149 12~13  
C 95~109 95~109 135~154 80~109 10~11  
D 80~94 80~94 120~134 60~79 8~9  
E 65~79 80~94 110~119 30~59 6~7  
F 20~64 20~64 100~109 15~29 4~5  
G 0~19 0~19 0~99 0~14 1~3  





特殊能力
實況野球系列會有些許調整。有的特殊能力有消失,如「秋山」,這是秋山幸二專屬的特殊能力,在擊出全壘打時,會以後空翻回到本壘;有時也會增加特殊能力,如「奪三振」,在二好球時,投手能力會上升。

特殊能力可粗分為投手、野手(野手又分打擊、守備、跑壘)、和共通能力。另外在成功模式和Mylife也擁有各自的特別能力,因為作品之間有著多少差異,所以下面只列出基本的能力。

一般而言,如能力是以數字為基準,3為正常的水平,4-5則是較佳,1-2則是較差。

以下特殊能力以實況野球2009/NEXT作準:


投手特殊能力
對ピンチ2~5:危機處理能力。得點圈(二三壘)有跑者時,會使投手能力上升或下降。 
對左打者2~5:對左打者壓制能力。與左打者對戰時,會使投手能力上升或下降。 
對ランナー2~3:面對壘上有跑者時的投手心理壓力。壘上有跑者時;2會使投手能力下降。 
打たれ強さ2~4:被連續安打時,投手的心理壓力。被連續打安打時,4會使投手不容易被打倒;2會容易。 
ノビ2~5:直球的延伸性、威力。4會使人感覺直球球速比實際球速還快;2會較慢。在14代時追加ノビ5。 
キレ2~4:變化球犀利度。4會延遲變化球在進壘前變化的時間,以造成打者判斷上的困擾;2會加快進壘前變化的時間。 
クイック2~4:壘上有跑者時,投手投球動作大小。4表示投球動作小,會讓盜壘3的跑者變為「盜壘2」;2會變為「盜壘4」。 
回復2~4:體力回復速度快慢。如果原先中五日登板的投手,有4的能力可以提早一天登板;2則是慢一天。 
ジャイロボール:子彈球。此能力會使球威大增,不能和第二方向直球、ノビ5共存。 
超スローボール:為了重現2008年球季加入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隊的多田野數人而在實況野球NEXT加入的能力,能夠投出極大的弧圈進壘,測速器無從判斷的超緩速球。 
低め○:當球投在好球帶裡較低的位置時,控球能力會提升。 
重い球:球質重。球不容易被打遠,不能與輕い球共存。 
輕い球:球質輕。球容易被打遠。 
奪三振:三振能力強。兩好球之後投手的控球能力會上升。 
一發:投手失投時,容易投到紅中地帶。此能力不能與逃げ球共存。 
逃げ球:失投的球不容易投到紅中的位置去。(失投會投到好球帶以外的區域) 
シュート回轉:直球有時會向利腕方向(右投手的利腕是右手)竄,而且這種球的球質比較輕。 
寸前╳:到第五局或第九局時,且當球隊領先的狀況下,投手能力會下降。 
四球:容易投出四壞球。當三壞球時,投手控球能力會變差。 
尻上がり:先發時,每當第三局、第六局、第九局之後,投手能力會上升。 
スロースターター:熱身慢。剛登板的前兩局,投手能力下降。 
力配分:面對弱棒(打擊能力不強的打者)時,投手能力會下降,但體力消耗會減少。 
牽制○:牽制速度快。 
勝ち運:登板時,隊上打者的力量會上升。不能與負け運共存。 
負け運:悲情投手。登板時,隊上打者的力量會下降。 
短氣:被連續安打時,投手會心煩意亂、能力下降。(8代成功模式的原創投手早川葵除外,因該角色的隱藏數值會同時發動,大幅提升最高球速(135->150km/h)和力量) 
鬥志:不能與撲克臉共存。當球隊領先或平手,且投手不疲憊時,具有投手不會因連續安打而昏眩、打者不容易擊飛球、打者威感無效的效果。 
ポーカーフェイス:撲克臉。投手的臉部表情不會改變,即使累了也不會有擦汗等動作。(但是對投手的修正仍然有效) 
根性○:先發時,體力的消耗會減少。 
リリース○:直球及變化球的投球動作、放球點相同。在遊戲中,擊球點出現時間較慢,會稍微影響打者反應時間。 
打球反應○:對投手方向的直擊球能有比較快的反應時間,比較能擋下球。 
投手威壓感:在平手或領先三分內的情況下,以中繼或救援上場時,會讓對方打者的打擊能力下降。 
投手安定度2~4:投手的穩定性。當投手狀況好時,2會使投手能力大幅提升;反之如果狀況差,則會大幅下降。4隻會稍有影響。 
クロスファイヤー:投手者對於相反利腕的打者投球時(即左對右、右對左),能力會上升。13時初登場 

野手特殊能力
チャンス1~5:勝負能力。得點圈有人時,會讓打者打擊能力上升或下降。 
對左投手1~5:對左投手的打擊能力。與左投對戰時,會讓打者打擊能力上升或下降。 
サブポジ:副守備位置能力。當守備副守備位置時,4會減少守力下降;2會增加守備力下降的幅度。 
盜壘:4會讓盜壘者起跑變快;2會變慢。 
走壘:4可讓跑者的跑壘速度變快;2會變慢。 
送球:傳球時4不容易傳偏;2容易傳偏。 
プルヒッター:強力拉擊能力佳,易形成界外球,不能和廣角打法共存。 
アベレージヒッター:巧打型打者。以打擊框打擊時容易打出安打。 
パワーヒッター:長打型打者。用強振打擊時,較能讓球飛很高、很遠。 
廣角打法:以強振推打時,球的飛行距離不容易降低。 
流し打ち:推打能力強。以打擊框推打時,球不容易出界。 
固め打ち:在一場比賽中,在擊出兩支的安打的情況下,之後打席的打擊框都會變大,直到打出第三支安打才消失。 
粘り打ち:纏鬥性強。在打擊框移動的同時也可以出棒。 
バント○:短打能力強,短打時的出棒速度也較快。 
バント職人:短打高手。短打能力比バント○更好。 
內野安打○:從打到球之後,打者的起跑速度較快。 
連打○:前一位打者擊出安打後,自己的打擊框會變大。 
初球○:對第一個好球攻擊能力強。在第一個好球出現前,打者打擊能力會提升。 
滿壘男:滿壘打擊能力高。在滿壘的打擊機會時,打者打擊能力會上升。還有分安打型及全壘打型。 
サヨナラ男:後攻球隊,第九局以後,遇到有機會再見逆轉時,打者能力上升。還分安打型及全壘打型。 
逆境○:比賽後半(七局後)當我方球隊落後時,打者能力會提升。 
代打○:代打能力強。以代打身分第一次上場時,打擊能力會提升。(只限代打的第一個打席) 
打者威壓感:當投手面對有此能力的打者前一棒開始到後一棒為止,投手能力會下降。 
いぶし銀:如硫磺燻過的銀一樣,雖然外表不出眾,但有內在。面對有投手威壓感的投手時,打擊能力不會下降。 
守備職人:守備高手。守備能力上升、背對著球時守備移動速度不會下降、也可以做出難度高的守備動作。 
レーザービーム:雷射肩。外野手傳球時,能以較低的軌跡傳球,比較快。但失誤迴避率太低會暴傳。 
ハイボールヒッター:對付高球的能力強。對於投到好球帶內較高位置的球,打擊能力會上升。不能與ローボールヒッター共存。 
ローボールヒッター:對於投到好球帶內較低位置的球,打擊能力會增強。 
キャッチャー○、◎:捕手引導投手能力強。可讓投手體力消耗減少、控球力提高。◎的能力較○強。有這項能力的捕手在打者站上打擊區時,會有觀察打者的動作。 
三振:兩好球後,打者的打擊框會變小,但兩好三壞後會恢復正常。 
チャンスメーカー:機會製造者。打擊時,如無人在壘,打擊能力會提升。 
ヘッドスライディング:Head Sliding,簡稱HS,撲壘或頭部滑壘。在情況緊急時,打者會撲向一壘以求安全上壘。另外還有盜壘時會撲壘的能力。 
ブロック○:守護本壘板。當本壘前發生close play時,會護住本壘板以阻擋跑者回到本壘。 
體當り:當在本壘前發生close play時,有機會衝撞守備員以求安全回到本壘。 
4番○、X:擔任第四棒打者時,打擊能力上升或下降。但是,擁有4番○的打者不是擔任第四棒時,打擊能力也會下降。 
エラー:當對方球隊攻佔得點圈時,守備會容易出現失誤。 
ゲッツー崩し:跑者有破壞雙殺的能力。 
ささやき戰術:惡魔的呢喃。捕手會和打者聊天說地,讓打者打擊能力下降。(反之,對持有「ささやきやぶり」(長嶋茂雄的專有能力)的打者能力會上升) 
打者安定度2~4:打者的穩定性。當打者狀況好時,2會使打擊能力大幅提升;反之如果狀況差,則會大幅下降。4隻會稍有影響。 

共通能力
ケガしにくさ2~5:容易受傷與否。2容易受傷;4~5不容易受傷。另外現時世界連續出場紀錄保持者的金本知憲,則以「鐵人」代替此項能力。 
人氣者:觀眾歡呼聲變大。 
速球中心:速球型投手。電腦操作時,配球會以快速直球為主。 
變化球中心:變化球型投手。電腦操作時,配球會以變化球為主。 
テンポ○:投球節奏明快。電腦操作時,每一球出手時間間隔比較短。 
強振多用:強振型打者。電腦操作時,攻擊時會以強振求長打為主。 
ミート多用:打擊框型打者。電腦操作時,攻擊時會以用打擊框求安打為主。 
積極打法:積極型打者。電腦操作時,會積極出棒。 
慎重打法:消極型打者。電腦操作時,出棒比較消極。 
積極走壘:積極型跑者。電腦操作時,跑壘的時候會積極地向下個壘包推進。 
積極盜壘:電腦操作時,會積極地盜壘。 
慎重盜壘:電腦操作時,不會輕易盜壘。 
積極守備:電腦操作時,會很積極地守備。 
チームプレイ○、X:電腦操作時,○常會配合戰術;X常不會。 
ムード○、X:當出賽時,○會增加我方球員能力;X會下降。 
ムードメーカー:當擊出安打後,在該局裡接下來上場的打者能力會上升;但如無安打,則該局接下來上場的打者能力會下降。 
□キラー:面對該球隊時,能力上升。 
選球眼:一度被取消的能力,在13時復活,電腦操作時對於好壞球判斷較佳。 
フルカウント○:14時初登場的能力,在兩好三壞的狀態下制球能力(投手)和打力(野手)上升。 
以下四項能力雖然部分選手本身就持有,但在組隊模式時可人手追加或除去。 
代打要員:主要代打球員。電腦操作時,常會派該球員上場代打。 
代守要員:主要代替守備球員。電腦操作時,常讓該名選手上場代替他人守備。 
代走要員:主要代跑球員。電腦操作時,會常讓該名選手作上場代跑。 
途中交代:電腦操作時,常在比賽途中把該員換下場。 

超特殊能力
比起通常能力有更高效果,並可以超過上限的最強能力。足以破壞比賽的平衡。

然而,超特殊能力只能由野球君系列入手,並與指定的實況野球系列(任天堂主機限定)連動才會有效,一名選手只有擁有一個超特殊能力。

以下能力,以野球君11轉移至實況野球NEXT時的記述作準(注:野球君的特殊能力名稱基本雖與實況野球相同,但效果通常有差別)

鉄腕:最大球速+5,並無視本來的球速上限(即最高球速為170km/h)。 
剛球:對戰打者的打擊力大減。(野球君11是-20) 
呪縛:全部打者,走者的走力減少。(野球君11是-2) 
絶倫:投手體力的減少減半,並消去對戰打者的「奪力」。 
気迫:投手不會因安打而昏眩,並消去對戰打者的「闘気」(野球君11附帶打者打框-3的效果)。 
豪力:力量+30,並無視本來的力量上限(即最高力量是285) 
緊縛:對戰投手的變化球能力降低。 
神速:攻擊時,走力+2,並無視本來的走力上限(即最大走力是17),守備時沒有效果。 
奪力:對戰投手的體力消耗增加(野球君11是3倍)。但對持有「絶倫」的投手時,此能力會消去。 
闘気:對戰投手會更容易昏眩,失投率上升。但對持有「気迫」的投手時,此能力會消去。 
注意的是,鉄腕和豪力所增加的能力並不會直接反映在選手的基本能力上。


個別模式限定的特殊能力
有部分特殊能力,只在個別的模式(例如成功模式,Mylife)有效,離開該模式就沒有效果。


成功模式特殊能力
成功模式的基本特殊能力有センス、不眠症、サボりぐせ、戀の病、爆彈(7代以後追加)這五類能力。

爆彈:分為肩爆彈、肘爆彈及腿爆彈。練習時一定機率爆掉而讓能力下降,嚴重時遊戲結束。通常持有過多正能力或センス○取得的機會更高。 
センス○、X:棒球天分。有天分者,能力上升與特殊能力取得所需的點數可減少一成;X則多需要一成的點數。一般而言,通稱天才型的選手初期能力較高外,會追加センス○的能力(準天才型則是センスX)。 
不眠症:失眠。因為失眠,所以一定機率體力會下降。 
戀の病:一定機率發生,發病期間只能和女朋友約會。 
サボりぐせ:偷懶。一定機率因為偷懶而無法練習,並會令監督評價下降。 
除以上五項能力外,大部分作品都有一些特別的能力,例如蟲齒(筋力點數無法取得。),弱氣(一定機率會使狀況變差。),買い物上手(貨品的售價減低)等。詳細不在此列。


MyLife野球人生
特殊能力 
□月男:幾月男。在該月份內,玩家的能力會上升。 
アベック砲:連擕砲。當和隊友組成連擕砲時,如果其中一位擊出全壘打時,另一位力量會上升。アベック,法文AVEC,情侶、一對之意,所以能組成連擕砲的隊友只有一個。 
お祭り男:祭典男。在明星賽出場時,能力上升。 
シリーズ男:在總冠軍賽(日本一シリーズ)出賽時,能力上升。 
逆シリーズ男:在總冠軍賽出賽時,能力下降。 
ミスター2ラン:當壘上有一名跑者時,打者能力上升。 
ミスター3ラン:當壘上有兩名跑者時,打者能力上升。 
ビジター○、X:當以客隊出賽時,能力上升或下降。 
ホーム○、X:當以主隊出賽時,能力上升或下降。 
デイゲーム○、X:當在白天比賽時,能力上升或下降。 
ナイトゲーム○、X:當在夜晚比賽時,能力上升或下降。 
夏男:七、八月份時,能力上升。 
ドーム○、X:在巨蛋比賽時,能力上升或下降。 
古巢に強い、弱い:和老東家球隊比賽時,能力上升或下降。 
マイライフ限定特殊能力(投手) 
シリーズ男/SERIES男/日本總冠軍男[日本一時發動]:體+20(先發)、控+30、變化+1 
逆シリーズ男/日本總冠軍不調男[日本一時發動]:體-20(先發)、控-30、變化量-2 
お祭り男/明星賽男[ALLSTARS時發動]:體+20(先發)、控+20、變化量+1 
ホーム○/HOME ○/主場○[後攻時發動]:體+10(先發)、控+15 
ホーム╳/HOME ╳/主場╳[後攻時發動]:體-10(先發)、控-15 
ピジター○/VISITOR ○/客場○[先攻時發動]:體+10(先發)、控+15 
ピジター╳/VISITOR ╳/客場╳[先攻時發動]:體-10(先發)、控-15 
デイゲーム○/DAY GAME ○/白天○[白天比賽時發動]:體+10(先發)、控+15 
デイゲーム╳/DAY GAME ╳/白天╳[白天比賽時發動]:體-10(先發)、控-15 
ナイトゲーム○/NIGHT GAME ○/晚上○[晚上比賽時發動]:體+10(先發)、控+15 
ナイトゲーム╳/NIGHT GAME ╳/晚上╳[晚上比賽時發動]:體-10(先發)、控-15 
ドーム○/DOME ○/巨蛋○[巨蛋比賽時發動]:體+10(先發)、控+15 
ドーム╳/DOME ╳/巨蛋╳[巨蛋比賽時發動]:體-10(先發)、控-15 
古巢に強い/對古巢隊強[對上上一個老東家時發動]:體+20(先發)、控+30、變化+2 
古巢に弱い/對古巢隊弱[對上上一個老東家時發動]:體-20(先發)、控-30、變化-2 
○月男/○月男[○月的比賽時發動]:體+15(先發)、控+20、變化量+1 
夏男/夏男[7~8月發動]:體+15(先發)、控+20、變化量+1 
○○○キラー/○○○KILLER[對上某某隊時發動]:體+15(先發)、控+20、變化量+1 
マイライフ限定特殊能力(野手) 
シリーズ男/SERIES男/日本總冠軍男[日本一時發動]:框+2.0、力+30 
逆シリーズ男/日本總冠軍不調男[日本一時發動]:框-3.0、力-50 
お祭り男/明星賽男[ALLSTARS時發動]:框+2.0、力+30 
ホーム○/HOME ○/主場○[後攻時發動]:框+1.0、力+15 
ホーム╳/HOME ╳/主場╳[後攻時發動]:框-1.0、力-15 
ピジター○/VISITOR ○/客場○[先攻時發動]:框+1.0、力+15 
ピジター╳/VISITOR ╳/客場╳[先攻時發動]:框-1.0、力-15 
デイゲーム○/DAY GAME ○/白天○[白天比賽時發動]:框+1.0、力+15 
デイゲーム╳/DAY GAME ╳/白天╳[白天比賽時發動]:框-1.0、力-15 
ナイトゲーム○/NIGHT GAME ○/晚上○[晚上比賽時發動]:框+1.0、力+15 
ナイトゲーム╳/NIGHT GAME ╳/晚上╳[晚上比賽時發動]:框-1.0、力-15 
ドーム○/DOME ○/巨蛋○[巨蛋比賽時發動]:框+1.0、力+15 
ドーム╳/DOME ╳/巨蛋╳[巨蛋比賽時發動]:框-1.0、力-15 
古巢に強い/對古巢隊強[對上上一個老東家時發動]:框+2.0、力+30 
古巢に弱い/對古巢隊弱[對上上一個老東家時發動]:框-2.0、力-30 
○月男/○月男[○月的比賽時發動]:框+2.0、力+30 
夏男/夏男[7~8月發動]:框+1.5、力+20 
ミスター2ラン/MR. 2RUN/兩分全壘打先生[壘上有一名跑者時發動]:力+25 
ミスター3ラン/MR. 3RUN/三分全壘打先生[壘上有兩名跑者時發動]:力+25 
アベック砲/AVEC砲[組成一對的AVEC隊友有打出全壘打時]:力+25 
○○○キラー/○○○KILLER[對上某某隊時發動]:框+2.0、力+30 

--------------------------------------------------------------------------------

趣味 
高爾夫:左邊第一項,提升等級要有高爾夫球具, 
四種顏色(紅、綠、黑、金),隨著高爾夫的興趣提升使用不同的球具, 
而且高爾夫等級上升一級,調子就會由↓轉↑, 
另外藉由高爾夫可以認識格較高的前輩~ 
當然打高爾夫也可以增加一點能力(野手加パワー,投手加控球)。 
(野手可以提高打框跟打力-投手提高控球-練到A野手還可以拿到ローボールヒッター這個特殊能力) 

教養:左邊第二項,提升等級就是看書囉~ 
有各式各樣的書可以看(漫畫書、愛情小說、冒險小說、初、中、高級打擊術、 
初、中、高級投球術、野球名人傳等等) 
當然也是隨著等級不同,看的書要有所不同,這樣經驗才能有效提升, 
教養等級不同得到別人送的書級數也會有所不同~ 
打擊術跟投球術,還有野球名人傳都會提升角色的能力哦~ 
(針對不同書籍有不同效果-練到B就可以讀野球偉人伝這本書 
順利可以看5次以野手來說讀完一本就可以提高5的打力+1的守備力+1失誤迴避率+1打框) 

時髦度:左邊第三項, 
就是買一些配件帶身上,或穿西裝在身上就可提升, 
很快就可以達到A,甚至A全滿~ 
記得一定要帶身上,買了放在家裡是沒有用的啦~ 
配件就是手錶、項鍊之類的。 

電玩:左邊第四項,要執行必須要有電玩主機與遊戲軟體, 
平常打電玩破關可提升調子,由↓轉↑,比高爾夫容易多了, 
而且有時還會增加不同的特殊能力, 
比如以我的經驗來說,我玩野手的時候,電玩到達A得到了黏打, 
玩投手的時候,每玩一次電玩,就增加勝運的經驗值~ 
電玩的技能還蠻容易加的,因為大家調子不好就會狂打電玩,哈~ 
(野手可以提高打框跟練悄悄話戰術-練到A野手可以拿粘り打ち-投手拿勝ち運特殊能力) 
(要有遊戲機+遊戲片(可帶上身作客時使用) 

釣魚:右邊第一項,只能在全天自由時間才能去釣魚, 
去客場想釣魚記得要帶釣竿哦,呵~ 
野手去釣魚可以增加送球能力,投手可以增加リリース的經驗值, 
好像有三種釣竿(有點忘了=.=),能力不足的話不能用太好的釣竿哦, 
會釣不到魚不打緊,釣竿還容易斷~ 
(投手+野手都可以練肩力-練到B投手可以拿打球反応-野手拿送球4-練到A投手又可以拿リリース) 

搖控車:右邊第二項,每個月一號記得去買零件,雖然往後一整個月就能買, 
不過這樣比較不會忘記,就在奧居告訴你出新零件的時候就去買, 
投手玩搖控車可以增加控球能力哦~ 
可以買來組的零件有三種,第一種是普通的搖控吉普車, 
組了第一次以後就可以在商店買得到, 
第二種是搖控賽車,第三種是搖控直升機(我是等級到A以後組的), 
另外還有一種黃金搖控車,目前仍在發掘中, 
得到方式,眾說紛紜, 
所以我想說是不是掌機跟家機的方式不同~ 
要集齊部件1-6(差不多需要一季時間,奧居會提示商店轉部件時機) 
(這練到B找親密朋友玩就可以跟他們換專用球鞋-練到A就可以換究極球鞋-野手拿走壘4-投手提高控球力) 




應酬:右邊第三項,顧名思義,就是喝酒, 
球賽打完或者自由時間和隊友去喝酒(夕食)都可以增加, 
增加到A好像也沒什麼幫助 

麻將:右邊第四項,很難加的一頓,不過等級達到E以後可以把別人的興趣改成麻將, 
再找時間跟隊友狂打麻將,至於麻將技能達到A也沒有什麼特別的, 
一開始可以找寮長打,他的興趣就是麻將,友好度四顆會送訓練道具哦~(和寮長打似乎不能升) 
(如果在春訓沒新人加入或是加入新人年紀比你大收不到舍弟-可以利用打麻將打贏來收舍弟) 

ドライブ 開車兜風(開不同的車種有不同效果) 
映畫鑑賞-把馬子專用~ 
音楽鑑賞-可以消除一些負面能力 

--------------------------------------------------------------------------------

其他 
朱美 
1.請在關東地區的晚上(有空閒時間)約隊友出去吃飯此時就會有去朱美的店的選項 
選擇去朱美的店消費完後就會提升好感度了 
2.能力到達極限 可以找朱美改名字 
3.朱美水晶 
羅德隊的千葉主場~ 
西武隊的琦玉主場~ 
巨人隊的東京巨蛋~ 
橫濱隊的橫濱球場~ 
養樂多明治神宮~ 
這些都算是關東球隊~ 
在以上5個球隊主場比賽完遇到朱美的機率100% 
軟銀+阪神+廣島+中日+歐力士算是關西球隊 
火腿+樂天好像不在東西之內@@" 
這7個球隊得等到有到上面5個球場比賽才有機會認識朱美 

記者 
運動用品廠商 
後援會長 
打電話給後援會長 可能要在出生地或主場打吧 
後援會就是等到受傷會送慰問品 

治療師 
手套製作職人 
製作專屬手套 一個100萬 
孩童 提高球迷人數 

契約經紀人 
負責幫忙談判 提示 跟顯示比賽資料 
舍弟增加裝備空格數 

[編輯] 季賽模式(ペナント )
初期限界値(ピーク値):能力型 
能力型 球速(km/h) コントロール(控球) スタミナ(體力) 球種總數 總變化量 
速球型 151~154 150~180 170~210 3 7 
変化球型 144~149 170~210 160~200 4 14 




起用法設定「采配」→「起用設定」 
チーム方針(球隊方針) 
オーダー傾向(先發打序的起用法) 
調子重視(重視球員狀況的好壞) 
バランス重視(重視攻擊及守備能力的平衡性) 
攻擊力重視(重視球隊打線的攻擊能力) 
守備力重視(重視先發球員的守備能力) 

代打起用: 
普通(當輪到投手打擊或後半段的比賽有得分機會時,就會啟用代打) 
多(當輪到投手打擊或有任何得分機會時,就會啟用代打) 
少(相信先發球員的打擊能力,除非後半段比賽還是落後時才會啟用代打) 

代走起用: 
普通(到了比賽的後半段,當板凳有俊足的球員時,會派其代跑: 
多(積極地想製造得分機會,常會啟用擁有俊足的選手代跑) 
少(跑者腳程快不快都無所謂,不會常用代跑人員) 

守備固め: 
普通(後半段比賽領先時,會考慮換上守備好的球員上場固守) 
多(當球賽進行到了後半段時,無論領先與否都會換上守備好的球員上場) 
少(信賴先發球員的守備能力,丟掉的分數再打回來就好了) 

盜壘: 
普通(腳程快的人才讓他嘗試盜壘,跑得慢的人乖乖待在壘包上就好) 
多(積極盜壘,用暴走部隊擾亂對手) 
少(用實力把跑者送回來,不需要盜壘) 
送りバント(犧牲觸擊、短打): 
普通(在考慮出局數及打者能力後,再因應情勢進行犧牲觸擊) 
多(為了避免雙殺,先把跑者送上得點圈再說) 
少(短打只會徒增出局數而已,連續安打才能累積多一些的分數) 
スクイズ(強迫取分): 
普通(會考量打者的能力,如果有其必要性才會試看看) 
多(不期待打者的表現,即使有風險也要強迫取分) 
少(不需要強迫取分這種小細工的戰術) 
ヒットエンドラン(打跑戰術) 
普通(在考慮跑者及打者能力後,再因應情勢進行打跑戰術) 
多(即使很有機會得分也要一試) 
少(在壘包上累積多一些的跑者,期待打者的打擊能力以求一口氣大量得分) 

--------------------------------------------------------------------------------

起用法 
投手起用法: 
おまかせ(上場時機委任給電腦做判斷) 
完投(讓這個先發投手完投) 
調子次第(考慮比賽情況,這個投手能撐多久就撐多久) 
スタミナ限界(當投手體完用完時,才會考慮換投) 
スタミナ溫存(考慮到下次登板比賽,在投手還有體力時就會換投) 
勝利投手(當取得勝利投手資格時,就會考慮換投) 
リード時(不管領先多少分,都讓這個投手上場) 
中繼ぎエース(領先分數不多時,就派這位投手上場) 
ビハインドでも(平手或在分數落後不多的情況下,讓這個投手上場) 
敗戰處理(當放棄比賽時,讓這位投手上場以減低其他投手的負擔) 
左のワンポイント(專剋左打者的一人中繼) 
セーブ狙い(只要滿足救援成功條件時,讓這投手上場) 
守護神(只限制在最後一局上場救援) 

野手起用法: 
代打要員(如果要換人代打,可以考慮一下這個球員) 
代走要員(如果要換人代跑,可以考慮一下這個球員) 
守備要員(如果要鞏固守備,可以考慮一下這個球員) 
途中交待(考慮到要有堅強的守備陣容,就把這球員換下場) 
オーダー(打擊次序) 
打順ロック(固定這位球員的打序) 

--------------------------------------------------------------------------------

高速試合時的戰術(當比賽是在高速試合時才會出現的戰術) 
投球場合 
ウエスト(敬遠,故意四壞),按鍵↑ 
くさいとこう(投邊邊角角的球),按鍵← 
強氣勝負(與打者對決),按鍵→ 
おまかせ(委任給電腦),按鍵↓ 
外野後退,按鍵△ 
外野前進,按鍵□ 
內野後退,按鍵○ 
內野前進,按鍵X 

打擊場合 
待て(等球),按鍵↑ 
當てていけ(看球再打,只會用打擊框),按鍵← 
長打狙い(狙擊長打,只會用強振),按鍵→ 
おまかせ(委任給電腦),按鍵↓ 
エンドラン(打跑戰術),按鍵△ 
スクイズ(強迫取分),按鍵□ 
盜壘,按鍵○ 
バント(犧牲觸擊、短打),按鍵X 
球員交易 在6月30日截止 

彼女
木場 涼子 
職業:主播 
年齢:23歳 
生日:6/1 
在住地:千葉 
相遇:第一年春訓第二次練習之後遇見。 
戀人條件: 
日本シリーズ(總決賽)優勝(2年目之後) 
第一年球季結束時有得到獎項(應該是MVP) 
第一年球季結束時得到新人王比賽的英雄賞也有可能 
結婚條件:好感度4以上、一戸建て以上的家還有車 
注意:在第5年的春季合訓的第三週前沒有結婚的話,會嫁給別人。    即使成為戀人也會從交友中消失。


▽約會 
晝 イタリアンの店○ ファミレス△ お好み焼き屋× ハンバーガーショップ× 
夜 フランス料理店○ 有名ラーメン店○ 懐石料理の店○ 高級壽司屋○  回る壽司屋△ パスタ屋○ 高級中華料理店× エスニック料理店× 本場インドカレー店× 定食屋△ ハンバーガーショップ△ 
觀戰間隔:6天 
觀戰活躍時獎賞:? 
生日禮物:? 
其他:結婚後,會作料理幫你回覆體力。 




--------------------------------------------------------------------------------

今野 早矢 
職業:OL 
年齢:21歳 
生日:7/8 
在住地:地元 
相遇:在地元的居酒屋有美人來跟你說話後認識 
戀人條件:跟奧居在一軍(或二軍)時,讓早矢去看比賽,之後約奧居初來釣魚,友好度4以上時,利用約會延長戰去公園之後選擇,「知らなかった」或「君だからだ」 
PS1:約會延長選擇,須住宿(寮)且奧居在一軍時的晚上或整天的約會中,得到關於約會延長情報。 
PS2:主題公園選擇,可以在和資深主力前輩吃午餐(ランチ)或晚餐(夕食)中得到。 
結婚條件:? 
▽約會 
晝 イタリアンの店△ ファミレス○(△?) 激辛ラーメン○ ハンバーガー× ファミレスは○。 
夜 フランス料理店△ 有名ラーメン店× 懐石料理の店○ 高級壽司屋○ 回る壽司屋△ パスタ屋○ 高級中華料理店△  エスニック料理店○ 本場インドカレー店○ 定食屋△ ハンバーガーショップ× 
興趣:映畫鑑賞○ ゴルフ○(結果不一定。狀況不好時×) 
觀戰間隔:3天 
觀戰活躍時獎賞:パワリン チューブ ウルトラ熟睡カプセル アンティーク腕時計 森のCD 
生日禮物:毛皮のコート ノートパソコン 
其他:住宿時掃除(整理道具)、洗衣、料理。 
   結婚後,會幫你パワリン(不懂?)全種類。    懷孕時也會隨機掃除。





--------------------------------------------------------------------------------

千田 綾子 
職業:女將 
年齢:26歳 
生日:9/30 
在住地:大阪 
相遇:在關西的比賽勝利之後,被隊友找去喝酒,追加選項→選擇同意 
戀人條件:友好度4以上。聯盟優勝。 
結婚條件:好感度4以上,寮以外的家 
▽約會 
晝:イタリアンの店△ ファミレス○ 激辛ラーメン屋× ハンバーガーショップ△ 
夜:懐石料理の店× 高級壽司屋× 回る壽司屋◎ 定食屋◎ 高級中華料理店○ フランス料理店○ 有名ラーメン店 其他× 
生日禮物:アートなリトグラフ◎ 動物の寫真集◎ 毛皮のコート◎ 巨大ぬいぐるみ◎ バラの花束○ 映畫のDVD○ アクセサリー○ 調理器具セット○ 腕時計○ 茶器セット○ 香水○ 有名店のケーキ○ ブランドバッグ○ ブランドの靴○ 
其他:會作料理及按摩來幫你回覆體力 




--------------------------------------------------------------------------------

小乃原 春奈 
職業:空姐(フライトアテンダント) 
年齢:24歳 
生日:5/13 
在住地:橫濱 
相遇:地元到札幌之間的飛機內體力在七成以下發生事件。(選日本火腿(日本ハム),遠征時相遇?),選擇「大丈夫だ、そんなことより…」 
選択「大丈夫だ、そんなことより…」即可認識。 
戀人條件:友好度高的狀態下約他去看球,表現好即可(英雄賞) 
結婚條件:好感度4以上、寮以外的家還有車(有貸款時,會回覆不安。) 
▽約會 
晝:イタリアンの店△ ファミレス× 激辛ラーメン△ ハンバーガーショップ○  
夜:フランス料理店× 有名ラーメン店○ 懐石料理の店× 高級壽司屋× 回る壽司屋○ パスタ屋○ 高級中華料理店△ エスニック料理店△ 本場インドカレー店△ 定食屋○ ハンバーガーショップ○ 
趣味:麻雀× 映畫鑑賞○ 
興趣:映畫鑑賞○ 麻雀× 
觀戰間隔:7天 
觀戰活躍時獎賞: 
生日禮物: 
其他:結婚後,會幫你整理家裡或作料理回覆體力。 




--------------------------------------------------------------------------------

因幡 ありす 
職業:偶像明星 
年齢:18歳 
誕生日:4/28 
在住地:東京 
相遇:球迷12000人以上(大約)、有獎項獲得経験、獲得稱號時,得到電視臺演出(TV出演),之後參加CM演出後認識。 
戀人條件:約會延長下去主題樂園(テーマパーク)即可 
結婚條件:? 
▽約會 
晝:イタリアン× ファミレス△ 激辛ラーメン× ハンバーガー○ 
夜:フランス料理○ 懐石料理○ 高級壽司屋○ 有名ラーメン△ パスタ屋△ 高級中華△ エスニック△ インドカレー△ 其他× 
觀戰間隔:6天 
觀戰活躍時獎賞:パワリン ダンベル バランスボール 伝說のお笑いDVD 海のCD 
生日禮物:アクセサリー 腕時計 香水 ブランドバッグ ブランドの靴 毛皮のコート 調理器具セット アートなリトグラフ 
其他:結婚後,會幫你作蛋糕(ケーキ),可提升狀況(調子)。及多少幫你計算家計簿(家計簿のつけ方がいい加減)。 




--------------------------------------------------------------------------------

板野 ちひろ 
職業:護士 
年齢:22歳 
生日:7/25 
在住地:地元 
相遇:受傷時有一定機率遇到 
戀人條件:友好度4以上。邀到宿舍或自宅 
結婚條件:好感度4以上,寮以外的家。 
▽約會 
晝 イタリアンの店○ ファミレス△ 激辛ラーメン店× ハンバーガーショップ× 
夜 フランス料理店△ 有名ラーメン店× 懐石料理の店○ 高級壽司屋○ 回る壽司屋○ パスタ屋× 高級中華料理店△ エスニック料理店△ 本場インドカレー店× 定食屋△ ハンバーガーショップ× 

--------------------------------------------------------------------------------

笹元郁美(21)興趣:讀書 所屬球団→西武(投手)5年目 
職業:主播 
年齡 
▽約會 
晝 イタリアンの店○ イタリアンの店○ 10萬 ファミレス◎ 5萬 激辛ラーメン店○ 1萬 ハンバーガーショップ× 1萬 
・夕食◎=喜歡○=還好不討厭×=討厭 
フランス料理店◎ 20萬 有名ラーメン店◎ 1萬 懐石料理の店◎ 10萬 高級すし屋◎ 10萬 回るすし屋◎ 1萬 パスタ屋◎ 2萬 高級中華料理店◎ 8萬 エスニック料理店◎ 3萬 本場インドカレー店◎ 3萬 定食屋◎ 1萬 ハンバーガーショップ◎ 1萬

・出現條件 
木場涼子が結婚してしまったあとに出てきます。 おそらくこの結婚はランダムですが、遅くても5年目の春季キャンプの 第三クール前(バレンタイン)にイベントがあると思います。 涼子からの電話の後に郁美から電話があり、勝手に交友に追加されます。

一流、FA権あり 球迷人數 5萬人↑

年薪2億↑ 通算100勝↑

稱號 ミスターパーフェクト

獲得新人王

好感度MAX

家→一戸建D 車→ラグジュアリーサルーン(黒)所持

5年目でリーグ優勝をしたら戀に落ちました

・戀人條件(これは作者がやっているときになったものなので、必ずこうなるとは言い切れませんがご了承ください。 とりあえず彼女になったときの狀況を書きます。)


--------------------------------------------------------------------------------

求婚 
第一個是 我們結婚吧 
第二個是 嫁給我吧 (有點大男人口氣) 
第三個是 希望你能在一直我身邊支持(陪伴)我 

[編輯] 小知識
自第八代開始新增的片頭動畫都由京都動畫製作。但自第十二代以後,因為原動畫公司開始參與Key及角川書店的動畫改篇而改換OP動畫公司。

日文 做個參考 
よわい 弱 
ふうつ 普通 
つよい 強 
めちゃつよ 很強 
パワフル (powerful) 充滿力量的 
ぷう~  深紫-最弱 
よわい  天藍-次弱 
ふつう  綠 -普通 
つよい  紅 -次強 
パワフル 紫紅-最強 
全真蕊&真蕊? 
"芯"是指你打擊時瞄的點在球的進壘點附近 
"真芯"是指你打擊時瞄的點跟球的進壘點完全重合 
留學條件 
1.非外國人資格的選手。 
2.在球隊待滿一年以上,五年以下。 
3.年紀在25歲以下。 
4.在二軍。 
其他 
ビハインドでも→behind でも→落後時此投手也可上場. 
ワンポイント→one point→1點賽 
スクイズ→squeeze→強迫取分戰術 
ビットエンドラン→hit and run→打帶跑戰術 
球員交易 在6月30日截止 
日文漢字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8/88/Squareenix2.jpg/200px-Squareenix2.jpg]]
[img[http://lk2qxw.bay.livefilestore.com/y1pTpyAl_VurSgc_LGSQeN1wlJPew-mBCOu7DETTjDdvbgH1XEPUZKjgOkY3UlhDkA43RUisjKVaoiCx1136meRbPz_NkkUslTk/1S.jpg]]

發行時期:2007年6月14日於日本特定店鋪實驗引進

     2008年3月11日於日本全國發行


繼世嘉三國志大戰之後,又一桌上紙牌遊戲機台新作。
但是悠久的車輪跟三國志大戰遊玩方式並不太相同,
甚至可以說只有是以在機台移動卡片來指揮單位移動、施放能力這一點較為類似而已。




傳說中的白色記錄卡
[img[http://lk2qxw.bay.livefilestore.com/y1pPwIDN2G-b9Ad07OxOSDmx6uhShdYu9xy68mn2mKsRYl6VVtAxxohUZ_okXY9x9TDnRNhbvKgW8ThhVEzmyLxKkpNS7RyMBfH/cut03.jpg]]




世界觀:

「悠久の車輪」的世界裡,總共分為六個國家,每個國家有各自代表的顏色

而牌組裡只有使用相同國家的卡片,才能使用技能在自己的牌組上。

[img[http://lk2qxw.bay.livefilestore.com/y1pzx57o3slKZrQP6_XNJYC9IROtF2LkuVNbXOKgIhpPQL9QjmA7DqaZqZaWX0q2o3smv4ipf6DTl1EJd86hOXUq4kPZlpC2o07/%E5%9C%B0%E5%9C%96.jpg]]


神聖帝国アルカディア
[img[http://lk2qxw.bay.livefilestore.com/y1pN8UBf41EY9qqIbQfmvRRfzs7Jejl2c0egdQiZc959j7Oi7-2bf10A26kBrqyQlJMHT8fRTgP9qA2h1sXVhq22-YWqA7P6Cvn/%E8%81%961.jpg]]




巨人山脈グランガイア
[img[http://lk2qxw.bay.livefilestore.com/y1pDwaMIJOFjW71Zfy4JjCraQebMEAlop-5UQB6fDLzkHjOowYurnYLg5tFujiC26mP-nRfUNqlk4dgAo3stJz6JNEkaOPZlj7S/%E8%81%965.jpg]]



神秘の森シルヴァランド
[img[http://lk2qxw.bay.livefilestore.com/y1pCdqBTHIIJlZSxEjwe4oKWDG7ol7hIe1BJDjOnTKyPEJJy44jnOShvi_KiLTdy27nIy3f1v6VNop2d-LJ9S6L7tFcCNhS5vBu/%E8%81%962.jpg]]



海洋帝国スケールギルド
[img[http://lk2qxw.bay.livefilestore.com/y1peL-IBU3DTN_2E-ggWs9zCGInHw5csed1laqdtFu60jcx1N4afzckWgmPEgK465l5RkoR9j-N-rwjcglEtPD9FYaHKG6sVxB4/%E8%81%963.jpg]]



竜王の翼バハムートロア
[img[http://lk2qxw.bay.livefilestore.com/y1p8gE7EzY1F9Jj_cfgG7zqVGvroGzz45WLbWaYLuWT0ZbUxtGU3vZB1xPJwUYXiLsEy6R1_WvRFWyJomzb43xJybJNR26igBCF/%E8%81%964.jpg]]



不死教団ネクロポリス
[img[http://lk2qxw.bay.livefilestore.com/y1puK0wiP0jOjJJsEEE9LNFfH_vr9UTwGbVRcplzcTPg5-UxTP1wFcbg7xUBKl6R5VuZQm5wnHQg7yq7O-l67nzYEVH4_JrXzJA/%E8%81%966.jpg]]





遊戲內容:

[img[http://lk2qxw.bay.livefilestore.com/y1pjDUbaXOzqMHNn-X6NB9bBt4bxadbkcJM3rA43vgC_Wm1ZgEDDYPqi1mSYpWeLmjSl_RGBw8VDG8lULJoD1uof7nxAV2dMVAR/cut21.gif]]

玩家所操控的角色是一名召喚師,一場對戰裡可以派出lv累加為10的卡片,

不一定操作5張lv2的卡,也可以用3張lv3的卡加1張lv1的卡共4張出戰,

所選的牌組彈性很大,如果只想出2張lv5加起來lv10的卡片也是可以的。

只是要小心被對方的人海戰術狂殺,而導止敗北。


[img[http://lk2qxw.bay.livefilestore.com/y1pejrBFYIfUOJIGTgcn6W_2DA1CvNaOEkeu8P89CoMyUb4RhhLq-9mTjfcUvZ7e9DGfFVVstXzyiG00Quo9qBKe0Egod9aHcIS/image01-1.JPG]]
<html><img src="http://img.verycd.com/posts/0609/post-425329-1159022510.jpg"/></html>
《惡魔城》(日文:悪魔城ドラキュラ)是日本科樂美(KONAMI)集團下遊戲部門所開發的一系列電玩遊戲,從早期1986年9月26日的FC磁碟機第一作發售起,歷經幾十年的無數遊戲開發及販售,遂成一個龐大的作品系列。


名稱用法
現在日本方面,在命名上視劇情需要跟遊戲安排,會以「Castlevania (キャッスルヴァニア)」跟「悪魔城ドラキュラ」兩種名稱,來分明遊戲內的最後頭目是否直接為吸血鬼伯爵德古拉,在國外的名稱一律使用「Castlevania」,並且有些作品的名稱在日本與歐美是不同的 (就字面上直接翻譯而言)

台灣方面的玩家對惡魔城的稱呼是沒有念後面的「ドラキュラ (Dracula)」,大多以日本的名稱來稱呼遊戲,通常有副標題的作品會直接用副標題來稱呼遊戲


遊戲風格
1986年第一款遊戲起,就是以相當不靈活的制式動作、優美好記憶的音樂曲風、刁鑽的地形及敵人配置、不留情的猛烈攻擊及高損傷而出名(這跟早期的遊戲程式碼撰寫行度不夠多有關,另外一種說法是針對現實人類的動作反應做寫實化),在眾多動作遊戲裡是出了名的高難度跟高挑戰性,對於對動作遊戲角色操控不太好的玩家而言相當辛苦,game over幾乎是家常便飯

隨著各個不同的遊戲主機之運算性能的進步,動作這方面是趨向於靈活,並逐漸朝向A.RPG這種動作與劇情、裝備取向、地圖 探險型參雜的冒險遊戲,至於刁鑽的地形、陷阱跟強悍敵人都是中後面半段的關卡才會有的,避免玩家一開始就死傷慘重,可以順利破關


作品分佈
本遊戲系列有相當多的作品分佈在各大遊戲主機上,估計有 MSX 、 X68000 (以上兩台為日本當地製造的電腦)、 FC(disk-system) 、 SFC 、 MD(Mega-Drive) 、 Game Boy 、 Gameboy Advance 、 PC-Engine(Super CD-rom) 、 Sega Saturn 、 Playstation 、 Nintendo 64 、 Playstation 2 、 乃至現在的 Nintendo DS 跟 Playstation portable 、 Wii

惡魔城(FC磁碟機,1986;FC,1993;Wii VC,2007) 
惡魔城II 詛咒的封印(FC磁碟機,1987)
<html><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gm/t/n/2005-06-01/U610P115T9D107901F370DT20050601104958.gif"/></html>



 
鬧鬼之城(AC,日本標題為惡魔城,1988) 
惡魔城傳說(FC,1989)  
德古拉傳說 (Game Boy,1989) 
惡魔城Special 我是德古拉(FC,1990) 
德古拉傳說II(Game Boy,1991;Wii VC,2008) 
超級惡魔城4(SFC,美國版譯名,這是FC版惡魔城德古拉的全新重製版,日本標題為惡魔城ドラキュラ,1991) 
惡魔城Special 我是德古拉(Game Boy,為FC版同名續作,1993) 
惡魔城X 血之輪迴(PC-E SUPER CD-ROM,1993;Wii VC,2008) 
Vampire Killer(Mega Drive,1994) 
惡魔城XX(SFC,1995) 
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Playstation,1997;Sega Saturn,1998;XBOX Live Arcade,2007) 
悪魔城 漆黑前奏曲(Game Boy,1997) 
惡魔城 默示錄(任天堂64,1999) 
惡魔城 默示錄外傳(任天堂64,1999) 
悪魔城 蘇生的水平(Dreamcast;開發中止) 
惡魔城 月輪(Game Boy Advance,2001) 
惡魔城年代記(Playstation;這是X68000版惡魔城德古拉的重製版,2001) 
<html><img src="http://psp.tgbus.com/UploadFiles/200812/20081220114040847.jpg"/></html>



惡魔城 白夜協奏曲(Game Boy Advance,2002) 
惡魔城 曉月圓舞曲(Game Boy Advance,2003) 
<html><img src="http://www.tgbus.com/gba/screen/gba/item/box/996.jpg"/></html>



惡魔城 無罪的嘆息(Playstation 2,2003) 
惡魔城 完全版(重製FC版的手機遊戲,2004) 
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任天堂DS,2005) 
惡魔城 闇之呪印(Xbox;Playstation 2,2005) 
惡魔城 迷宮迴廊(任天堂DS,2006) 
惡魔城 影之命令(北美限定的手機遊戲,2007) 
惡魔城X年代記(PSP,此為血之輪迴的3D技術重製品,另包含原作及改良過的月下夜想曲,2007) 
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任天堂DS,2008) 
<html><img src="http://www.fun-jetso.net/discuz/attachments/forumid_135/20081021_dcc2fcb024c87276d86cTMxDP8auIYul.jpg"/></html>





惡魔城 審判 (Wii,2009) 
<html><img src="http://www.konami.jp/products/dracula_wii/images/dracula_wii.jpg"/></html>




角子機 惡魔城(角子機,2009年1月起在日本柏青哥店中設置) 
惡魔城 THE ARCADE(AC,2009) 

系列故事敘述
主要敘述吸收人世間的黑暗面情緒所轉化的黑暗力量,並以此力量肆虐人間的吸血鬼伯爵德古拉,以及一個追跡德古拉恐怖力量的古老滅魔家族 貝爾蒙多 (ベルモンド,英文名為 Belmont 或 Belmondo) 經過好幾世紀的恩怨及使命傳承所造成的衝突,地點大多在現今東歐羅馬尼亞境內的特蘭西瓦尼亞地區 (トランシルバニア,Transylvania) 上演。

有趣的是,系列許多作品很少描寫到德古拉率領之黑暗妖魔軍團在人世間大肆燒殺擄獵的場面,僅有少數作品在過場動畫跟劇情有提起,但在國外一個記者與近期系列作監督IGA的一場訪談,曾經對惡魔城城堡內的蠟燭燈台,破壞後會掉落奇妙物品做出簡單的定義「每個大小不一的燈台是慘死於黑暗軍團的無辜人民,其靈魂被禁錮在城內遂化身為燈台,當英雄打破時便形同解放靈魂昇天,所以掉出獎勵品以示感謝」,顯示德古拉軍團仍然有侵略人間。


歷史年表
由於遊戲製作人的不同,使得遊戲的歷史設定上產生了矛盾;目前為遊戲主要製作人的IGA將一部份遊戲歷史移去,稱為外傳。

正史 
1094年 - 「惡魔城 無罪的嘆息」 主角:里昂‧貝爾蒙多 
1476年 - 「惡魔城傳說」 主角:拉爾夫・C・貝爾蒙多 
1479年 - 「惡魔城 闇之呪印」 主角:海克特 
1576年 - 「德古拉傳說」 主角:克里斯多法‧貝爾蒙多 
1591年 - 「德古拉傳說II」 主角:克里斯多法‧貝爾蒙多 
1691年 - 「惡魔城」 主角:西蒙‧貝爾蒙多 
1698年 - 「惡魔城II 詛咒的封印」 主角:西蒙‧貝爾蒙多 
1748年 - 「惡魔城 白夜協奏曲」 主角:吉斯特‧貝爾蒙多 
1792年 - 「惡魔城X 血之輪迴」「惡魔城XX」「惡魔城X年代記」 主角:里希達‧貝爾蒙多 
1797年 - 「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 主角:艾卡多 
1862年 - 「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主角:夏諾雅 
1897年 - 設定、昆西・莫理斯討伐德古拉 
1917年 - 「Vampire Killer」 主角:強尼‧莫理斯與艾利克‧里卡德 
1944年 - 「惡魔城 迷宮迴廊」主角:喬納森‧莫理斯與夏綠蒂‧歐琳 
1999年 - 設定、尤里烏斯‧貝爾蒙多討伐德古拉,並且將其完全消滅 
2035年 - 「惡魔城 曉月圓舞曲」 主角:來須蒼真 
2036年 - 「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主角:來須蒼真 
外傳 
1450年 - 「惡魔城 漆黑前奏曲」主角:索尼亞‧貝爾蒙多 
1600年代 -「惡魔城 影之命令」 主角:戴斯摩德‧貝爾蒙多 
1820年 - 設定、莫理斯‧伯德溫與尼森‧葛雷弗斯的雙親將德古拉封印(來自「惡魔城 月輪」的說明書) 
1830年 - 「惡魔城 月輪」 主角:尼森‧葛雷弗斯 
1844年 - 「惡魔城 默示錄外傳」 主角:卡尼爾與亨利 
1852年 - 「惡魔城 默示錄」 主角:萊因哈特・修奈特與凱莉‧賀南迪茲 
開發中止 
1666年 - 「惡魔城 蘇生的水平」 主角:索尼亞‧貝爾蒙多與維克特‧貝爾蒙多 

遊戲系列角色
[[惡魔城系列角色]]


遊戲系列敵人
[[惡魔城系列敵人]]


城堡的著名場景
在遊戲裡,德古拉伯爵擁有的暗黑力量被稱做 "支配之力",這種力量不但可以讓城堡附近地區永遠處於夜晚的時空,更可以創造許多大小不一份量的妖魔鬼怪,組成各方面攻守兼備的強大軍團;同時可以扭曲空間本質、加以放大跟佈置裝潢,成為一塊塊具有風貌的詭異場景,此舉是為了避免闖入者快速抵達到德古拉伯爵的高塔寢室。

以下為每一款遊戲內必出現的場景 (少數遊戲例外,譬如詛之封印(呪いの封印))

entrance (入口走廊) 
chapel (禮拜堂、教堂) 
clock tower (時計塔) 
underground cavern (地下水脈) 
dungeon (牢獄) 
castle keep (惡魔城最上部、高塔之間) 
在某些遊戲內才看得到的場景

outer wall (外牆廊道) 
audience hall (覲見之廳、迎賓館) 
arena (鬥技場) 
laboratory (研究實驗室) 
museum (圖書館、展示間) 
treasury (財寶洞窟) 
catacomb (地下墓地) 

愛心與副武器
愛心是個特別的計量單位,它提供了能量讓歷代勇闖惡魔城的英雄能夠使用各個具有特色的聖器,在特殊的情況發揮最強的制敵能力,不過最近發表的曉月、蒼月跟迷宮迴廊裡,遊戲系統沒有愛心計量單位,愛心的功能在回復英雄的法力值(MP)。

以下是著名的聖器(副武)

小刀:普通的刀子,特色在於飛快的發射、飛行速度,以及不錯的制動,敵人被擊中動作多少都會遲緩幾秒,缺點是低傷害,有時候有能力的人是一次丟三把。 
聖水:對地面用武器,掉地的聖水瓶破瓶後會出現聖火浪,有時會攀地而行,有時是在玻璃瓶砸毀處原地燃燒。 
斧頭:對空用,高傷害,但是連擊數與命中率低,並且呈拋物線的飛行軌道結果是打不到遠方的敵人,不過近年來顯示很多的守關頭目(BOSS)體積越來越大,加上斧頭越來越會轉... 
十字架:惡魔城系列的直線飛行武器,其會折返的特性可以造成敵人二次傷害。 
聖書:環繞主角飛行的護身武器。 
懷錶:效用是完全暫停或減緩周圍敵人的動作,缺點是耗費愛心以及對頭目無效。 
藥草:效用是生命值少許回復,缺點是極度耗費愛心以及對頭目無效 
聖拳:近距離副武器,瞬間發出千發拳擊,威力小連擊數高 
聖灰:類似聖水,不過與其不同的是停留在地面上不動,維持時間較聖水長一點。 
跳礦石:堅硬的石頭,碰到牆壁會反彈,適合用在室內 
除了普通的使用外,另外還有一次耗費大量愛心,做到華麗與威力兼具的特殊攻擊,稱為 "Item Crash",開創此種攻擊的人是里希達‧貝爾蒙特(Richter‧Belmont)。

小刀:無顧肉體及神經的疲勞,以快速的投擲動作將五十把小刀一刀一刀丟出去,名稱為 "Thousand edge" 千小刀 
聖水:無視理化狀態與環境,硬是在英雄當地下起一陣雨,這些水滴都是聖水 
斧頭:以12把斧頭圍繞飛行在英雄身邊幾秒後,一次作旋轉放射性投射 
十字架:以一道聖光柱籠罩住英雄,好幾座巨大的十字架雕像圍著聖光柱轉,最後十字架轉完聖光柱擴散出去,視每個遊戲的設定,最後的聖光擴散有時是沒有傷害判定,這招 "Ground Cross" 是貝爾蒙多家的傳奇絕招 

道具
錢袋:遊戲中出現率極高的加分道具 
十字劍徽:遊戲中出現的增加鞭子威力的道具,最多只能加強鞭子威力兩次 
愛心:回復副武器使用數1 
愛心〈大〉:回復副武器使用數5 
隱形藥水:隱形時間4秒的特殊道具 
玫瑰念珠:瞬間殲滅畫面所有敵人的一回性道具(同類型:藍色十字架、聖經) 
肉:生命值大量回復
吸血蝙蝠、巨大蝙蝠(吸血コウモリ、おおこうもり/Ginat Bat) 
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惡魔城 白夜協奏曲 
非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曉月圓舞曲(過場動畫) 
巨大的蝙蝠,會分裂成無數小蝙蝠逃避攻擊,擅長不規則的空對地突襲攻擊,詳見蝙蝠。 
關連怪物 解說 
蝙蝠(バット、こうもり/Bat) 住在城堡附近的吸血蝙蝠,為了博得一口營養(人類的血)也樂意為吸血鬼下屬。 
蝙蝠群(バットカンパニー/Bat Company) 因意識而結合在一起的蝙蝠群,於蒼月十字架中擔任BOSS。 

彌諾陶洛斯(ミノタウロス/Minotaurs) 
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X 血之輪迴、惡魔城XX、惡魔城 白夜協奏曲、惡魔城X年代記 
非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曉月圓舞曲 
俗名牛頭人,有著值得誇耀的怪力的半人半牛怪物,擅使一把長木柄大斧作戰,月下夜想曲中與狼人一起搭檔,名字來自希臘神話中的怪物。 
亞種 解說 
另一個彌諾陶洛斯(ミノタウロスアナザー/Minotaurs Another) 持著鏈球登場,同樣於白夜協奏曲中擔任BOSS。 
紅彌諾陶洛斯(レッドミノタウロス/Red Minotaurs) 外表與一般的彌諾陶洛斯沒什麼兩樣,只是通體紅色。 

腐屍王(レギオン/Legion、Granfalloon) 
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惡魔城 白夜協奏曲、惡魔城 曉月圓舞曲、惡魔城 闇之呪印、惡魔城 迷宮迴廊 
非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月輪 
失去魂魄的人們融合而成的惡魔,名字來自馬可福音第五章出現的惡魔。 
關連怪物 解說 
奴克萊斯(ヌクレアス) 闇之呪印中打破外殼後現身的核心。 
亞種 解說 
腐屍王‧聖(レギオン・セイント/Legion Saint) 被黑暗之力所殺死的天使屍骸所組成。 
腐屍王‧骸(レギオン・ムクロ/Legion Corpse) 和一般的腐屍王一樣,由死屍的骸骨組成。 

木乃伊男、木乃伊(ミイラ男、マミー/Mummy、Mummy Man) 
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惡魔城 迷宮迴廊 
非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月輪、惡魔城 迷宮迴廊 
源自比惡魔城更古早悠久的古埃及傳說,過去埃及的王者貴族渴求著靈魂的下輩子轉生,所以現世的肉體死亡前要求下人將屍體做特殊處理,以便下輩子轉生可以找到原本的身體,而德古拉則讓他們找回身體,為了報恩這些亡魂自願為德古拉效力,真實故事詳見木乃伊。作品中可能同時出現兩種木乃伊,分別擔任BOSS及一般雜魚怪物。 
科學怪人(フランケンシュタイン/Frankenstein) 
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惡魔城 迷宮迴廊 
非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惡魔城不但優於魔法學問的使用,也精於統納科學界的學問,包含了建築、化學物理、禁忌的煉金術;在瘋狂的實驗手術下,瘋狂科學家所製造的人造人,準備以優於人類的肉體力量及只為戰鬥的的瘋狂格鬥技巧及意志,大殺人間,名字來自瑪麗‧雪萊筆下的科學怪人之名。於惡魔城中與跳蚤男一起搭檔。 
關連怪物 解說 
恩奇都(エンキドゥ/Enkidu) 由瘋狂科學家製造的人造人,名字似乎是參考自吉爾伽美什史詩中吉爾伽美什友人之名。 
重建者(リビルド/Rebuild) 集合名格鬥家屍體所製造的人造人。 

狼人(ウェアウルフ、ワーウルフ、おおかみ男/Werewolf) 
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X 血之輪迴、惡魔城XX、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惡魔城 迷宮迴廊、惡魔城X年代記 
非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曉月圓舞曲、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滿月之夜變身為狼的半獸人,以一副靈巧的身手跟格鬥技巧跟敵人對戰,月下夜想曲中與彌諾陶洛斯一起搭檔。 
德蓋札(ドゲザー/Dogether) 
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X 血之輪迴、惡魔城X年代記 
非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迷宮迴廊 
自禁咒中誕生的魔法生命體。 
石巨人(ゴーレム/Golem) 
以BOSS登場作品:Vampire Killer、惡魔城 白夜協奏曲、惡魔城 無罪的嘆息 
非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曉月圓舞曲、惡魔城 迷宮迴廊、惡魔城X年代記 
以可操縱角色登場作品:惡魔城 審判 
賜與虛偽生命的土人偶,土地原為岩漿冷卻後的型態,可柔軟到塑造任何物品,也可堅硬如鑽,而石巨人正是運用自然的產物來反噬人間的最佳範例,以大體積及堅硬之身作格鬥攻擊,名字來自猶太教傳承的土人偶。惡魔城 審判裡因為被召喚至「時之狹間」中,有了自我意識並為了生存而戰鬥。 
配音:白熊寬嗣(惡魔城 審判) 
亞種 解說 
炸彈石巨人(ボーンゴーレム/Boom Golem) 會投擲炸彈的石巨人,於血之輪迴中擔任BOSS。 
木製石巨人(ウッドゴーレム/Wood Golem) 由木頭所製造的石巨人,以不輸給石頭硬度的堅硬良木給予敵人肉體的痛楚。 
巨大石巨人(ビッグゴーレム/Big Golem) 巨大的石巨人,於曉月圓舞曲中擔任BOSS。 
新鮮石巨人(フレッシュゴーレム/Fresh Golem) 由人類屍體所製造,也具有屍毒的特性。 
鐵製石巨人(アイアンゴーレム/Iron Golem) 由鐵所製造,物理硬度堪稱一流,毫無弱點。 

死靈術師(ネクロマンサー/Necromancer) 
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月輪 
非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另稱死靈法師,以黑魔術操縱屍體的妖術師,月輪中會變化成惡魔。 
強力鎧甲、強力騎士(グレートアーマー、グレートナイト/Great Armor、Great Knight) 
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曉月圓舞曲 
非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巴羅爾(バロール/Balore) 
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曉月圓舞曲、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 
非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迷宮迴廊 
持有令人恐懼的瞳孔、比巨人還要高大數倍的大巨人,名字來自克爾特神話的魔神。 
食人者(マンイーター/Man Eater) 
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非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曉月圓舞曲 
居住在巨大頭蓋骨中的怪蟲,月輪中有同名的食人植物。 
飛行鎧甲(フライングアーマー/Flying Armor) 
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 
非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惡魔城 迷宮迴廊 
利用魔力飄在空中並自由的操作兩把長劍,批著披風的怪人。 
離魂者(ドッペルゲンガー/Doppelgänger) 
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 
非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迷宮迴廊 
窺探某人的內心並化身成該目標人物的惡魔,不僅能力逼近原本尊人物,且喜歡讓團體出現內鬨。 
偽拉爾夫(ラルフフェイク/Fake Trevor) 
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 
非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迷宮迴廊 
偽裝成拉爾夫‧C‧貝爾蒙多的殭屍。 
偽賽法(サイファフェイク/Fake Sypha) 
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 
非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迷宮迴廊 
偽裝成賽法‧貝爾南堤斯的殭屍。 
偽古蘭特(グラントフェイク/Fake Grant) 
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 
非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迷宮迴廊 
偽裝成古蘭特・達納斯提的殭屍。 
駿鷹(ヒポグリフ/Hippogryph) 
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 
非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月輪 
會發射數個旋風,參考傳說由獅鷲(Griffin)和母馬雜交後的混種。 
蠍獅(マンティコア) 
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曉月圓舞曲 
非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 
有著獅身蝙蝠翼蠍子尾的怪物,名字來自古波斯傳說的怪物。 
阿耆尼(アグニ/Aguni) 
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 
非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迷宮迴廊 
火焰的化身,大肆放出火焰,欲使四周成一片火海,名字來自印度神話中的火神。 
亞巴頓(アバドン/Abaddon) 
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 
非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迷宮迴廊 
蝗蟲王,操控蝗蟲來侵蝕敵人肉體,名字來自新約聖經中啟示錄裡的深淵魔王。 
葛果斯(ゲーゴス/Gergoth) 
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 
非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迷宮迴廊 
遠古的罪人,詛咒著世間的一切而化為魔獸。 
傑法爾(ゼファル/Zephyr) 
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 
非以BOSS登場作品:惡魔城 迷宮迴廊 
時間的支配者,與庫羅諾梅基(Chronomage)是好友,以凍結四周時間癱瘓敵人並丟擲小刀來作戰。台詞似乎惡搞了JOJO的奇妙冒險裡的DIO。 
梅杜莎(メディウサ、メデューサ/Medusa) 
登場作品:惡魔城、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惡魔城 無罪的嘆息、惡魔城 迷宮迴廊 
能將人石化的女性惡魔,其千萬髮絲可化為小蛇騷擾萬物,亦可化為大蛇或將其髮絲脫離本體,繁衍成梅杜莎飛頭,石化的能力在雙眼,以正眼對看者都會被石化,如果肉體未脫出石化覆殼前被敵人攻擊,有可能內身完全化為真正的石頭被催;其真實傳說詳見美杜莎、戈耳工。 
關連怪物 解說 
小梅杜莎、梅杜莎之首(スモールメデューサ、メディウサヘッド/Small Medusa、Medusa Head) 由梅杜莎的頭髮所分裂的怪物,只有一部分有石化能力。 
戈剛之首(ゴルゴンヘッド/Gorgon Head) 由梅杜莎的頭髮所分裂的怪物,具有石化能力。 

骷髏騎士首領(スケルトンナイトロード/Skeleton Knight Lord) 
登場作品:惡魔城傳說、惡魔城 白夜協奏曲 
所有骷髏騎士的頭目,除了手上的劍跟盾外,也會從盔甲肚腹處放出黑暗能源。 
庫克洛普斯(サイクロプス/Cyclops) 
登場作品:惡魔城傳說、惡魔城 白夜協奏曲 
四肢健壯、持有巨大鐵槌的惡鬼,頭部只有一棵大眼睛及其他三個器官(耳鼻口),名字來自希臘神話的獨眼巨人。 
無首騎士(デュラハン/Dullahan、Durahan) 
登場作品:惡魔城X 血之輪迴、惡魔城XX、惡魔城 迷宮迴廊、惡魔城X年代記 
一手持著自己的斷首,一手持騎士長槍的類人形騎士惡魔,名字來自愛爾蘭傳說中駕著無頭馬車的無頭女性死神,亦有為身披鎧甲的無頭男性僅騎無頭馬而無拉馬車之說法。 
比蒙(ベヒモス/Behemoth) 
登場作品:惡魔城X 血之輪迴、惡魔城 迷宮迴廊、惡魔城X年代記 
仇視神的怪獸,即使死了也要朝著天吐口水。 
骷髏騎士領袖(スケルトン・リーダー/Skeleton Leader) 
登場作品: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SS版) 
刻耳柏洛斯(ケルベロス/Cerberus) 
登場作品: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惡魔城 月輪 
三頭的地獄犬,名字來自希臘神話中的冥界看門狗。 
別西卜(ベルゼブブ/Beelzebub) 
登場作品: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 
蒼蠅王,以沾附在身上腐肉的毒蒼蠅跟毒蟲為四周帶來疾病,名字來自聖經中的七大罪惡魔之一。 
活鎧甲(リビングアーマー/Living Armor) 
登場作品:惡魔城 白夜協奏曲 
亞種 解說 
大門守衛(ゲートガーダー/Gate Guard) 外表和活鎧甲沒什麼兩樣,只是以藍色為主。 
守護者鎧甲(ガーディアンアーマー/Guardian Armor) 外表和活鎧甲沒什麼兩樣,拿的武器由刀換成劍。 
青銅鎧甲(ブロンズガーダー/Bronze Armor) 外表和活鎧甲沒什麼兩樣,只是以綠色為主並無持有武器。 

影子(シャドウ/Shadow) 
登場作品:惡魔城 白夜協奏曲 
沒有固定形狀的影子惡魔。 
帕茲茲(パズズ/Pazuzu) 
登場作品:惡魔城 白夜協奏曲 
領導小惡魔的肌肉大惡魔,名字來自巴比倫神話中帶來狂風和焚風的惡靈。 
巨大窺視眼(ピーピングビック/Peeping Big) 
登場作品:惡魔城 白夜協奏曲 
大型的窺視眼,打倒時會噴出一堆窺視眼後滅亡。 
關連怪物 解說 
窺視眼(ピーピングアイ/Peeping Eye) 以一顆綠皮包覆一顆眼球及其他綠形球體組成的類孺蟲形黑暗生物,負責監視城堡。 
巴克貝亞德(バックベアード/Backbeard) 身上纏有雷電的獨眼惡魔,名字來自美國傳說的妖怪,看見他的獨眼會精神錯亂而自高處墜落而死。 

極大史萊姆(スライマキシム/Slime Maxim) 
登場作品:惡魔城 白夜協奏曲 
關連怪物 解說 
史萊姆(スライム/Slime) 泥狀怪物,對於物理性攻擊有很大的抵抗力。 
小史萊姆(プチスライム/Small Slime) 打擊史萊姆後分裂而成。 
亞種 解說 
坦傑利(タンジェリー/Tanjelly) 類似史萊姆的泥狀怪物,帶有劇毒。 

巨大半魚人(きょだいはんぎょじん) 
登場作品:惡魔城 白夜協奏曲 
關連怪物 解說 
半魚人(はんぎょじん/Merman) 居住在水邊,會襲擊靠近水邊的生物。 
魚人(フィッシュマン、マーマン/Merman、Fish Man) 習性與半魚人一樣,不過魚人不是水陸兩棲。 

塔羅斯(タロス/Talos) 
登場作品:惡魔城 白夜協奏曲 
追擊吉斯特時掉落懸崖而負傷的巨大鎧甲怪物,名字來自希臘神話中的機械巨人。 
混沌(カオス/Chaos) 
登場作品:惡魔城 曉月圓舞曲 
世界上所有邪惡的匯集處,德古拉無窮的魔力來源。 
骷髏妖(がしゃどくろ) 
登場作品:惡魔城 曉月圓舞曲 
亞種 解說 
巨大骸骨(だいがいこつ、ビッグがいこつ、ビッグスケルトン/Big Skeleton) 不同於以闇之魔法將死人的骨骸收服其門下,大骷髏是以闇魔法製成的,以巨大體積來施力而轉千萬,造成大範圍的強悍物理破壞;分成失去下半身的巨人骷髏(曉月圓舞曲)、連繫牢獄的大骷髏(被奪走的刻印),於被奪走的刻印中擔任BOSS。 

收集家(コレクター/The Collector) 
登場作品:惡魔城 曉月圓舞曲 
喜好收集獵物的頭的惡魔。 
不死寄生體(アンデッドパラサイト/Undead Paraside) 
登場作品:惡魔城 無罪的嘆息 
炎元素(フレイムエレメンタル/Flame Elemental) 
登場作品:惡魔城 無罪的嘆息 
冰元素(フロストエレメンタル/Frost Elemental) 
登場作品:惡魔城 無罪的嘆息 
雷元素(サンダーエレメンタル/Thunder Elemental) 
登場作品:惡魔城 無罪的嘆息 
被遺忘者(忘れ去られし者/Forgotten One) 
登場作品:惡魔城 無罪的嘆息 
瑪魯法斯(マルファス) 
登場作品: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 
操縱烏鴉的黑惡魔,名字來自72柱惡魔之一。 
拉哈布(ラハブ/Rahab) 
登場作品: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 
水的支配者,以海中妖龍的姿態現身,名字來自約伯記和以賽亞書中的海怪。注意不要和大衛王的先祖喇合搞混。 
偏執狂(パラノイア/Paranoia) 
登場作品: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 
將鏡子當作巢穴的惡魔,利用鏡子來反射光線束。 
阿斯塔蒂(アシュタルテ/Astarte) 
登場作品:惡魔城 迷宮迴廊 
有著令人無法抵擋的美貌,所有的男人全部都會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名字來自古代腓尼基人等所崇拜的豐饒和愛的女神,外表則可能參考埃及艷后。 
大袞(ダゴン/Dagon) 
登場作品:惡魔城 迷宮迴廊 
泥沼的怪物,名字來自後被聖經描寫成惡魔的非利士人、阿摩利人及閃米特人所崇拜的農業神。 
凱雷梅多(ケレメット/Keremet) 
登場作品:惡魔城 迷宮迴廊 
居住於狹窄地方的惡魔,名字來自西伯利亞神話中的邪惡天使。 
阿斯洛伐塔(アースロヴェルタ/Arthroverta) 
登場作品: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為了守護惡魔城據點所製造的大型變異體生物。 
布拉裘拉(ブラキュウラ/Brachyura) 
登場作品: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居住於燈塔的巨大螃蟹,名字來自螃蟹學名中的下目。 
古拉貝多卡斯(グラベドルカス/Gravedo) 
登場作品: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無論多細小的振動也會察覺,從地底向上襲擊獵物的怪物。 
布拉克摩亞(ブラックモア/Blackmore) 
登場作品: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吞食影子使其成為自己力量的惡魔。 
露莎璐嘉(ルサールカ) 
登場作品: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操縱水,引來海嘯的水魔,名字來自斯拉夫神話的水之女神。 
艾利戈魯(エリゴル/Eligor) 
登場作品: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半人半馬的怪物,名字來自72柱惡魔之一。 
壁人(ウォールマン/Wall Man) 
登場作品: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會鑽進牆壁中的怪人,在同樣是科樂美的遊戲─沉默之丘4中也有同名的怪物登場,遊戲中的表現則惡搞了一款著名電子遊戲炸彈超人(Bomber Man)。 
歌利亞(ゴリアテ/Goliath) 
登場作品: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不同於使用魔法或科學技術所做成的類巨人,歌利亞是活生生的類人動物,種族屬於一個傳說中驍勇善戰的戰鬥民族「巨人」,擁有常人無法比鄰的身高及巨大的肌肉肉體,強調了力量的一面,遊戲中的表現惡搞了著名漫畫北斗神拳的著名角色拉歐。 

[編輯] 一般怪物

[編輯] 不死生物系
白骷髏、骷髏(ホワイトスケルトン、スケルトン/White Skeleton、Skeleton) 
被黑魔術所操縱的白骨化屍體;人死不能復生,肉體也與其他生物一樣死後會腐敗,只剩下白骨(骨骼)慢慢消逝,畢竟是人死後的產物,有感情情感的人自然會對骨骸有厭惡、懼怕、哭泣(主要是死者生前是家屬的親人、朋友)之負面情緒,人類又是世界上覆蓋地表最多的生物,骸骨的產量自然也多(只計算自然肉體衰落而死、意外、病痛纏身,另計大規模急死性傳染病、戰爭、單方面屠殺的話數量更趨近無限),德古拉自然而然將這個普通的黑暗象徵化為己用,以闇之力量強制招收,人類的骨骸就變成黑暗軍團的主力士兵及侵略兵種,雖然有骨頭結構單方面的拆散弱點,但是可以配以金屬、布皮之盔甲補足;攻擊除了拆自己身上的肋骨骨頭砸人外(以伯爵主人的源源不絕黑暗魔力將肋骨再生),也可學習人間手持各種武器與英雄俠客、士兵好漢戰鬥;詳細生物知識請見骨骼、人體骨骼列表、骷髏。 
關連怪物 解說 
死門 仿效吸血鬼獵人,持有鞭子的骷髏。 
高機動骷髏(こうきどうスクルトン/Arthro Skeleton)  
骷髏弓箭手(スケルトンアーチャー/Skeleton Archer) 持有弓箭的骷髏,學習人類的弓箭手技巧而來。 
骷髏騎士(スカルナイト、スケルトンナイト/Skull knight、Skeleton Knight) 威舞短劍的骷髏劍士,學習人類的近戰技巧而來。 
骷髏小子(スケルトンボーイ/Skeleton Boy) 運送美味的咖哩,穿著男管家西裝服飾的骷髏。 
電氣骷髏(スケルトンエレキ/Skeleton Elec) 會朝地上射出電流。 
足球小子(サッカーボーイ/Soccer Boy) 永遠追著自己掉下的頭蓋骨的骷髏。 
炸彈骷髏(スケルトンボマー/Skeleton Boomer) 扔擲炸彈的骷髏。 
迴旋鏢骷髏(ブーメランスケルトン/Boomerang Skeleton) 能自由地操縱迴旋鏢的骷髏。 
骷髏王(スケルトンキング/Skeleton King) 骷髏之王,體型比一般骷髏要大上許多。 
蠻族骷髏(バーバリアンスケルトン/Babarian Skeleton) 用巨大棍棒襲擊的野蠻人骷髏,身上的盔甲穿著意外地簡單,表現了重進攻的一面。 
連枷骷髏(スケルトン・フレイル) 揮舞連枷進行攻擊的骷髏。 
聖壇骷髏(スケルトンビーマー/Nova Skeleton) 經歷穿孔儀式而能發射雷射的骷髏。 
無首骷髏(デュラハンスケルトン/Dullahan) 被細劍砍掉頭的骷髏。 
骷髏新手(スケルトンノビース/Skeleton Hero) 習得二刀流新技的骷髏。 
骷髏農民(スケルトンファーマー/Skeleton Farmer) 撒布種子,會種植蔓朵拉和妖草的骷髏。 
骷髏槍手(スケルトンガンマン/Skeleton Gunman) 使用火繩槍的骷髏神射手。 
骷髏跳躍者(スケルトンジャンパー/Skeleton Frisky) 會跳躍撲向敵人的骷髏。 
骷髏踢者(スケルトンキッカー) 擅長飛踢攻擊的骷髏。 
液體骷髏(スケルトンリキッド/Skeleton Liquid) 如同液體般流動的骷髏。 
鏡中骷髏(スケルトンミラー/Mirror Skeleton) 從鏡子裡襲擊而出的骷髏。 
骷髏酒保(スカル・バーテンダー/Skull Bartender)  
懸掛骨骼(ハングドボーン/Hanged Bones) 如同鞦韆般搖晃的骸骨。 
骸骨樹(がいこつじゅ/Skeleton Tree) 如樹木般生長的骸骨。 
亞種 解說 
紅骷髏(レッドスケルトン/Red Skeleton) 吸收大量鮮血而不死的骷髏,據說只有少數的光之咒語、聖器或部份武器可以淨化此怪物。 
玻璃骷髏(グラススケルトン/Glass Skeleton) 頭部是個裝有一粒大眼珠的玻璃球。 
透明骷髏(すけるトン/Transparent Skeleton) 當身體呈透明的狀態下,能夠迴避玩家任何攻擊。 
黃金骷髏(ゴールドスケルトン/Gold Skeleton) 由未知金屬打造,十分堅硬。 
閃耀大師(ブレイズマスター/Blade Master) 二刀流骷髏高手,會用手上的刀防禦玩家攻擊,並以高速襲擊。 

猿骷髏(スケルトンエイプ) 
使用魔術操控的猿類白骨,以拋擲裝有炸藥的木桶攻擊。 
暴龍骷髏(スケルトンレックス) 
邪惡意識所驅動的肉食恐龍化石。 
魚頭(フィッシュヘッド/Fish Head) 
兇猛的古代肉食魚化石,會噴出火焰襲擊玩家。 
關連怪物 解說 
骨柱(ほねばしら、ボーンタワー/Bone Tower、Bone Pillar) 以白骨化的恐龍化石製成,以噴出短距離火焰柱及長距離火球攻擊,月輪中是紅色的。 
串刺骨柱(くしざしほねばしら/Jump Bonepillar) 串刺在槍上的骨柱,會邊跳動邊噴火。 
高機動骨柱(こうきどうほねばしら/Bone Ark) 由兩個骷髏搬運,會放出極大的魔法彈。 
亞種 解說 
骨首(ボーンヘッド/Bone Head) 月輪中和一般骨柱沒什麼兩樣,只是通體白色,噴出的火焰則是藍色的。 

飛行骷髏、有翼骷髏(フライングスケルトン、ウイングスケルトン/Flying Skeleton、Wing Skeleton) 
給予了骨頭製成的翅膀而能夠飛行的骷髏,也有可能是長有肌肉跟肉翅的惡魔(Demon)死亡後留下的骸骨,由於惡魔一族數量也豐,自然而然與人類的戰爭中跟人類死傷的數量成正比,雖然有1:11粗估的基本生命交換比率,可誇耀其恐怖的戰鬥能力,但是人類以生命數量對比下,惡魔的數量也有點嫌少,所以其骸骨繼續利用,以大量飛行跟簡單的長槍、盾牌做最後搏鬥,雖然有飛行的優勢,但是仍然有骨頭外漏而被鈍器(如槌子)敲散的弱點 
飛行骷髏頭(フライングスカル/Flying Skull) 
飛在空中的骷髏頭。 
阿魯提巴提拉耶(アルティバティラエ/Spittle Bone) 
在牆壁上移動的四足骷髏。 
關連怪物 解說 
邪惡蟲(バイスビートル/Vice Beetle) 利用強力的下顎在天花板上移動的未知昆蟲。 

死亡騎兵(デッドトルーパー/Dead Driver) 
即使死了,卻依然追求著戰鬥的騎兵。 
角鬥士(グラディエーター) 
即使死了,卻依然追求著戰鬥的馬戰車。 
死亡十字軍戰士(デッドクルセーダー/Dead Crusader) 
持有堅固之盾的殭屍戰士。 
白龍(ホワイトドラゴン/White Dragon、Bone Dragon) 
僅有骨頭的龍(依惡魔城美術風格跟原著小說的原文化薰陶,應指西洋龍),多生在壁上,而身體結構大多隻有脊椎跟頭,以噴火和吐火球為主要攻擊,玩家太靠近的話也有可能招致到衝撞攻擊跟齒咬撕裂傷。 
關連怪物 解說 
庫庫爾坎(ケツアルクアトル/Quetzalcoatl) 古代的蛇神,有時候由跳蚤男所駕駛。名字來自瑪雅神話的蛇神。 
骨之納加(ボーンナーガ/Bone Naga) 名字來自印度神話的蛇神。 

亡靈(ぼうれい/Ghost) 
永遠徬徨於城中的靈魂(迷宮迴廊),死於戰場上的馬之怨靈(被奪走的刻印)。 
關連怪物 解說 
巨大亡靈(ビッグぼうれい、だいぼうれい/Big Ghost、Great Ghost) 巨大化的亡靈。 
亡靈舞者(ゴーストダンサー/Ghost Dancer) 優雅的跳著舞的貴族亡靈。 
幽靈(スペクター/Spector) 抱持著憎恨,永遠徬徨的靈魂。白夜協奏曲中以劍攻擊玩家,外表類似阿拉斯托耳。 

聖艾爾摩(セントエルモ) 
附身於船上,製造船難的惡靈。名字來自歐洲傳說的船隻守護聖人─聖艾爾摩,或指以其名所命名的放電現象─聖艾爾摩之火。 
稀有鬼魂(レアゴースト/Rare Ghost) 
外表穿著類似聖誕老人的幽靈。 
泥人(マッドマン/Mudman) 
溺死於沼澤者化成的惡靈(曉月圓舞曲),寄宿靈魂的泥偶(迷宮迴廊)。 
寒冷陰影(フローズンシェイド/Frozen Shade) 
操縱冷氣的幽靈。 
亞種 解說 
灼熱陰影(ヒートシェイド/Heat Shade) 操縱火焰彈的幽靈。 

幼體(ラルヴァ/Larva) 
人頭蚯蚓身的亡靈,弱點是豆子。 
殭屍(ゾンビ/Zombie) 
利用黑魔術給予虛偽生命的屍體;已死亡的人類其肉體未完全消逝的產物,同樣被德古拉施加黑暗力量,破墓而出來騷擾人間,並且腐敗中的屍肉容易傳染瘟疫跟傳染病,而食屍鬼比單純遊晃、軟趴趴的殭屍更高竿在它們擁有意志(自己產生或被亡魂占據),對活人生物的新鮮肉體跟屍體腐肉有強烈食慾,為了吃肉甚麼手段、噁爛的進食手段都做得出來,也因為對食物來者不拒,身上的毒素比殭屍更毒,對英文詞語疑惑者請見喪屍。 
關連怪物 解說 
殭屍(キョンシー/Jiang Shi) 來自東洋的吸血鬼,貼上符咒後可以封住行動。 
殭屍陸軍(ゾンビアーミー/Zombie Army) 於1999年時,闖入惡魔城所死亡的陸軍。 
殭屍士兵(ゾンビソルジャー/Zombie Soldier) 於1999年時,闖入惡魔城所死亡的上級軍人。 
死亡海盜(デッドパイレーツ/Dead Pirate) 因自身過度的慾望,而受到詛咒變成殭屍的海盜。 
亞種 解說 
屍妖(ワイト/Wight) 名字來自龍與地下城中的不死生物之一。 
食屍鬼(グール/Ghoul) 名字來自伊斯蘭教傳說中啃食屍體的惡鬼。 
食屍鬼王(グールキング/Ghoul King) 食屍鬼們的王,移動速度極快。 

腐敗殘骸(モールドコープス/Moldy Corpse) 
被受詛咒的蕈類所附身的屍體。 
稻草人(スケアクロウ/Scarecrow) 
被處以串刺刑的犯人,死後仍然不斷追著流出去的腦漿。 
溶解殭屍(メルティーゾンビ/Melty Zombie) 
其嘔吐物中會再生出一隻溶解殭屍。 
龍殭屍(ドラゴンゾンビ/Dragon Zombie) 
化成殭屍的龍,喪失魔力後比以前更加兇猛。 

[編輯] 動物系
大鷲(大ワシ、アルタイル/Eagle) 
兇惡的鳥,有時候會運送跳蚤男或開膛手,實際生物及日文用字介紹請參考自現實的鷹。 
烏鴉、黑烏鴉 (カラス、クロウ、ブラッククロウ/Crow、Black Crow) 
烏鴉由於身上的顏色,棲息聲,以及食剩菜跟腐屍的習性,不受人類歡迎,在德古拉號召下牠們樂意對人間施以擾亂,參考自現實的烏鴉。 
亞種 解說 
藍烏鴉(ブルークロウ/Blue Crow) 外表與一般的烏鴉沒什麼兩樣,只是通體藍色。 
紅烏鴉(レッドクロウ/Red Crow) 外表與一般的烏鴉沒什麼兩樣,只是通體紅色,是被獵物噴出的血所染紅。 

翼刃蝙蝠(ウィングエッジ/Razor Bat) 
攜帶巨大刀刃切割敵人的蝙蝠。 
貓頭鷹(ふくろう/Owl) 
因邪氣而凶暴化,參考自現實的貓頭鷹。 
渡渡鳥(ドードー、ドードーどり/Dodo) 
膽小的怪鳥,名字來自現實的已滅絕的鳥類─渡渡鳥。 
雞蛇(コカトリス) 
被牠凝視的生物會被石化的怪鳥,名字來自希臘神話中由雄雞所生的蛋交由蛇去孵化而出的怪物。 
亞種 解說 
翼蜥(パジリスク) 有著石化生物魔眼的怪鳥,名字來自希臘神話中由雄雞去孵化蜥蜴的蛋所生出的怪物。 

萊庫達(ライクーダ/Rycuda) 
操縱雷電的怪鳥。 
青蛙 (フロッグ/Frog) 
叫著不吉利的聲音,參考自現實的青蛙。 
亞種 解說 
蟾蜍(トード/Toad) 接受了惡魔的洗禮而巨大化的青蛙。參考自現實的蟾蜍。 

旗魚(スピアフィッシュ/Spear Fish) 
嘴部十分尖銳的魚,參考自現實的旗魚。 
殺人魚(キラーフィッシュ/Killer Fish) 
肉食性的大魚,肉質十分鮮美;由於惡魔城需要水,輔以德古拉伯爵的魔力,來使水從高處往低處流,以推動時計塔的齒輪來運動使大時鐘運作,所以惡魔城很早就立基於湖中,為了避免俠客走水路入侵,所以大湖都有養一批水中生物來防禦,殺人魚亦包含其中,利用食性逝人的好戰性來守衛城堡安全;名詞字面上容易聯想到食人魚,但是依體積、殺死後的掉落寶物、遊戲所描述的美味魚肉之魚,參考生物應該是鮪魚跟鯊魚。 
海針魚(シー・スティンガー) 
飛躍於海面上肉食魚。 
摩紐摩紐(モニョモニョ) 
因城堡的魔力而巨大化的軟體生物,外型可能參考了蛞蝓。 
亞種 解說 
巨大蛞蝓(ジャイアントスラグ/Giant Slug) 有殼的巨大軟體生物,外型可能參考了蝸牛。 

阿比翁達格(アビョンダルゲ/Abiondarg) 
遊走在牆壁上並發電的章魚。 
瘋狂章魚(クレイジーオクトパス/Crazy Octopus) 
因黑暗之力而凶暴化的章魚。 
尼德魯斯(ニードルス/Needles) 
魔界的海膽,硬殼底下的肉很鮮美,真正海膽的英文是Sea Urchin。 
庫羅諾梅基(クロノメイジ/Chronomage) 
帶著大懷錶的兔子,可能是參考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兔子。 
黑豹(黒ヒョウ、ブラックパンサー/Black Panther) 
平常是靜止不動的,獵物接近時會飛快的奔來,生物之事詳見豹。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中為外貌頗類似貓淑女的女性獸人。 
灰熊(グリズリー/Grizzly Bear) 
因魔力的影響而凶暴化的熊,參考自現實的灰熊。 
卡托布萊帕斯(カトブレパス/Catoblepas) 
會吐出石化氣體的怪牛,名字來自大不列顛傳說生存於西伊索比亞的怪物。 
亞種 解說 
戈剛(ゴルゴン/Gorgon) 會吐出毒氣或石化氣體的怪牛,名字來自希臘神話中的蛇髮女妖。 

芬里爾(フェンリル/Fenrir) 
噴出熾熱火焰的狼,名字來自北歐神話中洛基之子。 
裝甲獸(アーマードビースト/Armored Beast) 
武裝猛獸,手腳加裝了鋼製爪子。 
卓柏卡布拉(チュパカブラ/Chupacabra) 
長相像類人化的蜥蜴,用長舌頭襲擊生物的不明生物,參考都市傳說中的UMA之一。 
土龍(ツチノコ/Tsuchinoko) 
傳說中的怪蛇,遊戲中於2035年證明確實存在。參考都市傳說中的UMA之一。 
天竿魚(スカイフィッシュ/Sky Fish) 
肉眼不可見的高速移動生物,參考都市傳說中的UMA之一。 
葛魯索(ゲルソ) 
生長於水中的新種生命體。 
飛龍(ワイバーン/Wyvern) 
龍的眷屬,有著巨大翅膀。 

[編輯] 昆蟲系
殺人蜂(キラービー/Killer Bee) 
有著巨大螫針的大型蜂。 
關連怪物 解說 
蜂巢(ビーハイブ/Bee Hive) 殺人蜂的巢,其美味在惡魔中評價很高。 

蜻蜓(ドラゴンフライ/Dragonfly) 
把熾熱的體液向外噴出的怪蟲,外表類似蜻蜓。 
砂蟲(サンドトワーム/Sand Worm) 
從砂中向上襲擊獵物的大蟲,大生物分類請參見無脊椎動物、英文維基百科的Worm。 
關連怪物 解說 
巨蟲(ジャイアントワーム/Giant Worm) 因城堡魔力而巨大化的蟲。 
亞種 解說 
毒蟲(ポイズンワーム/Poison Worm) 有毒的大蟲,曉月圓舞曲中外貌類似巨蟲。 

食心者(ハートイーター/Heart Eater) 
吞噬大量心的怪蟲。 
王蛾(キングモス/King Moth) 
會灑下有毒鱗粉的巨大蛾類。 
死亡螳螂(デスマンティス/Death Mantis) 
巨大化的螳螂。 
骷髏蜘蛛(スケルトンスパイダー、スカルスパイダー/Skull Spider) 
宛如人類頭蓋骨的怪物蜘蛛,白夜協奏曲中外表類似高機動骷髏。 
喬喬(ちょんちょん/Bitterfly) 
因為魔力而不可被看見的怪蟲,名字來自智利傳說的死亡使者,外型則可能參考蝴蝶。 

[編輯] 植物系
妖草(ウネ/Une) 
吸食人類鮮血成長的植物。 
關連怪物 解說 
人面草(じんめんそう/Corpseweed) 妖草成長後的模樣之一,有著人臉的噁心妖草。 
成熟妖草(アルラ・ウネ/Alura Une) 妖草成長後的模樣之一,以大量鮮血所培育。 
藍色成熟妖草(ブルー・アルラ・ウネ/Blue Alura Une) 外表與一般的成熟妖草沒什麼兩樣,只是通體藍色。 
妖草男(ウネ男/Chosen Une) 被妖草寄生後死亡的屍體。 

蔓朵拉(マンドラゴラ/Mandragora) 
拔出時的尖叫聲會使生物死亡的怪草,真實植物請見風茄。 
食人花(しょくじんはな/Maneating Plant) 
凶暴且巨大化而襲擊人類的食蟲植物。 
氣球草(バルーン/Balloon) 
散佈有害的胞子的植物。 
關連怪物 解說 
巨大氣球草(ビッグバルーン/Big Balloon) 打破後,體內會出現三個氣球草。 

樹人(トレント/Treant) 
因邪惡的意志而有了行動能力的老樹。 

[編輯] 怪人系
佝僂男、跳蚤男(せむし男、のみ男/Flea Man) 
像跳蚤一樣跳躍的怪人,惡魔城中稱佝僂男,之後因為用語關係(佝僂病)而改為跳蚤男;這些身高只有普通男子膝蓋高度的亞人,也受不了人類的歧視而向黑暗勢力表示忠誠,而成為開膛手的跳蚤男則是受過近身格鬥、暗殺等訓練的迷你小殺手,名詞可以查詢侏儒,著名都市傳說請斟酌參閱開膛手傑克。 
關連怪物 解說 
鎧甲跳蚤男(アーマードのみ男/Armor Flea Man) 穿上鎧甲的跳蚤男。 
哇可哇可樹(ワクワクの木/Wakwak Tree) 會生產跳蚤男的醜陋樹木,名字來自東海傳說中的島上的植物。 
亞種 解說 
開膛手(リッパー/Ripper) 喜歡用小刀來殺害獵物的怪人。 

無魂之鎧系列(Armor Series) 
對黑暗勢力效忠的惡靈所操控的人類鎧甲,以各式各樣的武器攻擊;盔甲是人類產的戰鬥用器具,反之利用來羞辱人類也沒啥羞恥的考慮,並且人類為了打敗對手,往往創作力、靈感、智慧會急速增長進化,於是盔甲朝向輕巧、防禦力強化,於是出自惡意的產物愉快地回逝了創作它們的人類,強硬的金屬礦物張性、不用考慮穿著者的肉體負擔、體積的無限制壯大讓盔甲成了讓人類軍隊、英雄俠客甚至貝爾蒙多家族的頭痛對象,心持正義的俠客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用手上的冷兵器打擊對手,直到操縱這些金屬板的黑暗生命體(類似靈魂的存在)再也沒有力氣去支撐這些硬梆梆的金屬板...。 
關連怪物 解說 
斧頭鎧甲(アックスアーマー/Axe Armor) 使用短柄斧頭的鎧甲兵,以近身劈砍或投擲斧頭來攻擊敵人,大部分的鎧甲會配備盾牌。 
鎧甲騎士、槍鎧甲(アーマーナイト/Spearman) 以手上的長矛、長槍攻擊,某些版本甚至可以拋出槍。 
炸彈鎧甲(ボンバーアーマー/Bomber Armor) 攻擊手段是拋擲具有高殺傷力的炸彈。 
投石鎧甲(ロックアーマー/Rock Armor) 攻擊手段是拋擲巨大的石塊。 
貓頭鷹鎧甲(オウルアーマー/Owl Armor) 和愛鳥貓頭鷹一起行動的鎧甲,使用長劍。 
弩鎧甲(ボウガンアーマー/Crossbow Armor) 發射前端裝有爆炸物的弓箭進行攻擊。 
破壞者鎧甲(バスターアーマー/Buster Armor) 發射追蹤彈進行攻擊,擅長遠距離攻擊。 
圓盤鎧甲(ディスクアーマー/Disk Armor) 攻擊手段是拋擲手上的圓盤來切割敵人。 
最終守衛、最終騎士(ファイナルガード、ファイナルナイト/Final Guard、Final Knight) 被揀選來守衛城堡要點的巨大鎧甲。 
勝利鎧甲(ヴィクトリーアーマー/Victory Armor) 會將手上的劍如迴旋鏢般扔出。 
長矛大師(パイクマスター/Pike Master)  
大彎刀大師(グルカマスター) 會將手上的大彎刀如迴旋標般扔出。 
紅擊碎者(レッドスマッシャー) 死亡時會把手上兩把匕首的其中一把扔出。 
魚鱗鎧甲(スケイルアーマー/Scale Armor)  
影子騎士(シャドウナイト/Shadow Knight) 出賣靈魂給惡魔的倔強騎士。 
古代斧頭鎧甲(オールフドアーマーナイト/Old Axe Armor) 古代的鎧甲戰士,女性。 
炎鎧甲(フレイムアーマー/Flame Armor) 揮舞著火焰劍的鎧甲戰士。 
雷鎧甲(サンダーアーマー/Thunder Armor) 發射會追蹤玩家的雷球。 
冰鎧甲(アイスアーマー/Ice Armor) 先後射出兩根會凍結玩家的尖銳冰柱。 
森林鎧甲(フォレストアーマー/Forest Armor) 手腕同化成巨大的藤鞭。 
劇毒鎧甲(ポイズンアーマー/Poison Armor) 朝前方噴出毒霧進行攻擊,配備劇毒之劍。 
神聖鎧甲(ホーリーアーマー/Holy Armor) 射出高速移動的光束進行攻擊,配備光明之劍。 
闇鎧甲(ダークアーマー/Dark Armor) 使用黑暗能源做遠距離攻擊的鎧甲戰士,配備闇之劍。 
惡魔鎧甲(デビルアーマー/Devil Armor) 使用壓縮黑暗能源的鎧甲戰士,威力更強,也配備闇之劍。 
白鎧甲(ホワイトアーマー/White Armor) 與神聖鎧甲一樣射出光束,但威力更強,也配備光明之劍。 
重裝鎧甲(ヘヴィアーマー/Heavy Armor) 能迴轉笨重的鐵球,擁有怪力的鎧甲戰士。 
鐵鎚搖動者(ハンマーシェイカー) 輕易揮動巨型鐵槌的鎧甲戰士。 
亞種 解說 
紅斧頭鎧甲(レッドアックスアーマー/Red Axe Armor) 吸收大量鮮血而不死的斧頭鎧甲,與紅骷髏一樣受到特定攻擊會消失。 
圓盤鎧甲II(ディスクアーマーII/Disc Armor II) 除了拋擲手上的圓盤,還會發射數個小圓盤。 
D鐵鎚搖動者(Dハンマーシェイカー/Double Hammer) 操縱兩把巨型鐵槌,甚至能如高蹺般踩在上面移動。 
G斧頭鎧甲(Gアックスアーマー/G Axe Armor) 手持特大號斧頭的斧頭鎧甲。 
武器大師(ウェポンマスター/Weapon Master) 精通各種武器,手腳並用的鎧甲戰士。 
斧頭鎧甲II(アックスアーマーII/Axe Armor II) 會有一段無敵時間後,迅速的朝玩家襲擊過來。 
雙重斧頭鎧甲(ダブルアックスアーマー/Double Axe Armor) 能自由地操縱斧頭的上級斧頭鎧甲,手持雙斧。 

鐵鎚・鐵鎚(ハンマー・ハンマー/Hammer Hammer) 
持巨大的鐵鎚攻擊玩家,同時從天花板上掉落大量跳蚤男。 
魔女(まじょ、ウィッチ/Witch) 
能夠操縱著數種魔法的女子,白夜協奏曲中擅長冰魔法。 
關連怪物 解說 
見習魔女(まじょみならい) 目標成為魔女的女孩,飛行常常失敗,有著青澀的年輕一面。 
亞種 解說 
皮克西(ピクシー/Pixie) 白夜協奏曲中外表和魔女十分類似,只是穿著紅衣並施展火焰魔法。名字來自名字來自英格蘭西南部的康沃爾郡傳說中的小妖精。 

雅莉歐璐姆娜絲(アリオルムナス/Aliorumnas) 
詠唱光魔法的魔女,名字來自被哥德王Filimer所放逐的魔女。 
殺人小丑(キラークラウン/Killer Crown) 
在惡魔間有著人氣的小丑,擅長紙牌戲法。 
葛蓓莉婭(コッペリア/Coppelia) 
娛樂惡魔的雜耍員,名字來自利奧‧德里布和亞瑟‧桑‧雷翁所做的芭蕾舞曲女主角。 
殺人小姐(ミス・マーダー) 
切裂空間進行移動,神出鬼沒的殺人鬼。 
牢獄者(クリンギングマン) 
何蒙庫魯茲(ホムンクルス) 
由惡魔學者所研究的人工生命體,名字來自鍊金術中的人造人。 
畢夫隆(ビフロン/Lightkeeper) 
在死者的墳墓上點燃火炬的怪人。 
透明人(インビジブル/Invisible Man) 
藉由特殊藥物獲得了不可見的肉體,但其代價是失去人類的心。 
亞種 解說 
墓穴挖掘者(グレイブディガー/Grave Digger) 將人類扔進墓穴,被詛咒的怪人。 

瘋狂劊子手(マッドブッチャー/Mad Butcher) 
手持電鋸襲擊獵物的怪人。 
亞種 解說 
殺人綁架者(マーダースナッチ/Mad Snatcher) 寄生人類,殺死後操縱屍體的寄生獸。 


[編輯] 亞人系
雪人(イエティ/Yeti) 
住在雪山中的膽小未確認生物,參考自都市傳說中的UMA之一。 
蜥蜴人(リザードマン/Lizard Man) 
裝備盾牌的蜥蜴人士兵,白夜協奏曲中會滾向玩家。 
關連怪物 解說 
蜥蜴人劍士(リザードマンプレード) 揮舞著巨劍的蜥蜴人士兵。 
亞種 解說 
毒蜥蜴人(ポイズンリザード/Poison Lizard) 手上的劍浸有巨毒,本身也會噴出毒液進行攻擊。 
蜥蜴人大師(マスターリザード/Master Lizard) 會利用手上的盾防禦玩家的攻擊。 

狐狸獵人(ハンターフォックス) 
以弓箭進行攻擊的狐狸人。 
蝙蝠女(ワーバット/Werebat) 
半人半獸的蝙蝠女。 
貓淑女(レディキャット/Ladycat) 
半人半獸的貓女,以輕快的身手愚弄對手。 
虎人(ワータイガー) 
為了勝過豹人,練習上鉤拳的獸人。 
豹人(ワージャガー) 
為了勝過虎人,練習直拳的獸人。 
肥胖屠殺者(ファットスローター/Fat Slaughter) 
以徒手殺人的獸人,外表類似豬。 
亞種 解說 
地獄野豬(ヘルボア/Hell Boar) 地獄的野豬,是格鬥高手。 

天蛾人(モスマン/Mothman) 
散佈有毒的鱗粉的怪物,參考自都市傳說中的UMA之一。 

[編輯] 魔物系
魔鬼(デビル/Devil) 
自地獄的深淵中現身,在惡魔城的美術風格中,它們是手腳長著雄厚肌肉、背後有一對類似於鳥的肉翅、面目猙獰並且頭部張著尖角,尖牙利指的類人型醜陋怪物,它們是出身於地獄的產物,對可變化成惡魔的德古拉示好,也是德古拉軍隊的三級主力,不用兵器的輔助,光靠飛行、手腳的肌肉跟尖銳指甲,便足以一騎當千、取人首級如探囊取物,高階者會從家鄉出產的地獄之火習得控火技巧(也有學習其他魔法如水、電、闇者),而冠devil之名的惡魔會比角惡魔修練更久、更為強悍。 
關連怪物 解說 
惡魔(デーモン/Demon) 居住於地獄者,雖然長相與魔鬼相差無幾,氣勢上略遜一籌。 
亞種 解說 
角惡魔(アークデーモン/Arc Demon) 使用純黑暗能源的高階惡魔,據說冠此榮耀者大多為長年征戰而不死者或修練高竿者 
獸惡魔(ビーストデーモン/Beast Demon) 強化在肌肉控制與成長,專心於肉體格鬥的惡魔 
泥惡魔(マッドデーモン/Mud Demon) 自泥中誕生的惡魔,在泥中的移動速度很快。 
風惡魔(ウインドデーモン/Wind Demon) 學習使用利風的高階惡魔 
地惡魔(アースデーモン/Earth Demon) 操縱大地能量,造成地面波動的高階惡魔。 
炎惡魔(フレイムデーモン/Flame Demon) 會噴出高熱火炎彈的高階惡魔。 
海惡魔(シーデーモン/Sea Demon) 居住於海中的惡魔,善長冰魔法。 
冰惡魔(アイスデーモン/Ice Demon) 以巨大冰雹襲擊玩家的高階惡魔。 
雷惡魔(サンダーデーモン/Thunder Demon) 操縱閃電的高階惡魔。 
惡魔首領(デーモンロード/Demon Lord) 統領許多惡魔的惡魔之王,據說其力量高竿到略遜於死神與其他的超高階幹部。 

小惡魔(インプ/Imp) 
還沒長出完全肌肉跟肉翅的幼年惡魔,配備了符合身軀的小長矛跟盾牌,喜歡惡作劇,有時會近身抓住人,玩家的行動會被干擾無法操控。 
亞種 解說 
迷你惡魔(ミニデビル、プチデビル/Tiny Devil、Mini Devil) 與小惡魔一樣,還沒長大的幼年惡魔 

較小惡魔(レッサーデーモン/Lesser Demon) 
成長尚未完全,擅長魔法攻擊的惡魔。 
羽毛惡魔(フェザーデーモン/Karasuman) 
以銳利的羽毛進行攻擊的惡魔。 
惡魔車輪(デビルホイール) 
附身在車輪上,注重速度的惡魔。 
惡魔之首(デーモンヘッド/Demon Head) 
臉上有著六片翅膀的太古惡魔。 
莉莉絲(リリス/Lilith) 
誘惑人心的美麗女惡魔,名字來自聖經裡的夜之女王。 
夢魘(ナイトメア/Nightmare) 
帶來不幸及惡夢的馬形惡魔。 
諾彌農(ノミノン/Nominon) 
吸食人類精神的惡魔,被它吸食的人類會全身失去力氣 
亞種 解說 
波基魯(ポーキル/Polkir) 吸食人類記憶的惡魔,以向下放出熱線為攻擊手法。 

葛萊夏拉波拉斯(グラシャラボラス/Glaysa Labolas) 
有著巨大蝙蝠翅膀的魔犬,名字來自72柱惡魔之一。 
戴加拉畢亞(デカラビア/Decarabia) 
以五隻腳移動的海星狀惡魔,名字來自72柱惡魔之一。 
佛魯聶烏斯(フォルネウス/Forneus) 
外表類似水母,以海中生物型態出現的惡魔,名字來自72柱惡魔之一。 
黑佛摩爾(ブラックフォモル/Black Fomor) 
詠唱闇魔法的魔物,名字由來可能是愛爾蘭傳說的巨人─佛摩爾族。 
亞種 解說 
白佛摩爾(ホワイトフォモル/White Fomor) 外表與一般的黑摩爾沒什麼兩樣,只是通體白色且詠唱的是光魔法。 

澤西惡魔(ジャージーデビル/Jersey Devil) 
半蝙蝠半馬的惡魔,參考自都市傳說的惡魔。 
布耶爾(ブエル/Buer) 
五隻腳的獅子,名字來自72柱惡魔之一。 
亞種 解說 
巴力(バアル/Ba'al) 奸詐的惡魔,名字來自後被聖經描寫成惡魔的閃族古代神祇。 

珀耳塞福涅(プロセルピナ/Proserpina) 
侍奉德古拉的惡魔女傭,名字來自希臘神話中的冥后(Persephone)。 
倪克斯(ニュクス/Nyx) 
支配夜晚,會拿著裝有劇毒的針筒刺向玩家的惡魔護士,名字來自希臘神話中的夜之女神。 
拉烏拉(ラウラ/Laura) 
卡蜜拉的部下,格鬥高手。 
德古麗娜(ドラキュリーナ/Draculina) 
襲擊迷失於城中的人類的女性吸血鬼。 
鏡魔(キョウマ/Mirror's Devil) 
從鏡子中襲擊人類的惡魔。 
艾比爾(エビル/Malachi) 
其名相等於恐怖的太古邪神。 
死亡面具(デスマスク/Death Mask) 
奪走被害者臉龐的惡魔。 
斷頭台惡魔(ギロチンデビル/Guillotine Devil) 
由執行了數萬人的死刑的斷頭台所化成的。 
回轉惡魔(スピンデビル/Spin Devil) 
與刃物融合的惡魔。 
地炎魔(ユコバック/Ukobach) 
有著灼熱身體的生火惡魔,名字來自傳說發明油炸物和煙火,受別西卜之命看管地獄鍋子的下級惡魔。 
雷拉伊耶(レライエ/Lerajie) 
惡魔的獵人,能用跳彈從死角攻擊,女性。名字來自72柱惡魔之一。 
札奇諾(ザッキーノ/Zacchino) 
對女性很溫柔的做作惡魔,名字來自日文的做作。 
埃提姆(エディンム/Edimmu) 
在水中生活,有如蛇般的有毒怪物。名字來自巴比倫神話中,居住於死者國度之亡靈。 
麻涅麻涅(メネマネ/Mimicer) 
模仿主角動作的魔物,名字來自日文的模仿。 
亞種 解說 
唷(オゥ/Oh) 盜取玩家副武器的魔物。 

杜爾嘎(ドゥルガー/Durga) 
吃被其所殺害者的肉的四手女惡魔,名字來自印度教的女神。 
亞種 解說 
卡利(カーリー) 帶來破壞的四手女魔神,名字來自印度神話女神─帕爾瓦蒂的化身之一。 

安多拉斯(アンドラス/Andras) 
揮舞著燃燒的劍,騎著狼的惡魔。名字來自72柱惡魔之一。 
阿姆多席亞斯(アムドゥシアス/Amducias) 
外表如同獨角獸的惡魔,被譽為地獄裡的音樂家。名字來自72柱惡魔之一。 
滴水嘴獸(ガーゴイル/Gargoyle) 
俗名石像鬼,有著蝙蝠樣翅膀的醜陋怪物。 
亞種 解說 
葛雷姆林(グレムリン/Gremlin) 喜歡破壞機械的妖精,名字來自20世紀初期英國空軍間廣為流傳的妖精。 

涅墨西斯(ネメシス/Nemesis) 
狩獵獸人的天使,名字來自希臘神話中的復仇女神。 
關連怪物 解說 
阿拉斯托耳(アラストール/Alastor) 由被殺害者的怨念所操控的劍,名字來自希臘神話中的復仇精靈。 

女武神(ヴァルキリー/Valkyrie) 
持有邪惡之心,手握神聖力量的好戰少女。名字來自北歐神話中登場的神靈。 
亞種 解說 
厄里倪厄斯(エリニュス/Erinys) 復仇女神,名字來自希臘神話中登場的女神。 

阿馬爾里克狙擊手(アマラリックスナイパー/Amalaric Sniper) 
墮落天使的弓箭手。 
哈耳庇厄(ハーピー/Harpy) 
會灑下銳利如刀的羽毛,名字的由來是希臘神話中的女性鳥妖。 
亞種 解說 
賽蓮(セイレーン/Siren) 會演唱不祥之歌的女性鳥妖,名字的由來是希臘神話中的怪物。白夜協奏曲中外表類似西佛爾。 

報喪女妖(バンシー/Banshee) 
以不吉的聲音哭泣的妖精,名字來自愛爾蘭及威爾斯傳說前來預告將死之人的妖精。 
亞種 解說 
詛咒的女主唱(カースディーヴァ/Curse Diva)) 憎恨生者的惡靈,她的歌聲可以咒殺人類。 

樹精(ドライアド、ドリアード/Dryad) 
邪惡的樹木精靈,月輪中則只是一根枯木,名字來自希臘神話中的木精。 
阿拉咯涅(アルケニー/Arachne) 
會自口中噴出毒液,蜘蛛網或毒針的蜘蛛女妖,名字來自希臘神話中被雅典娜變成蜘蛛的女性。 
艾爾吉薩(エルギーザ/Elgiza) 
財寶的守護者,名字來自阿拉伯語中吉薩的發音。 
安斐斯巴耶拿(アンフィスバエナ/Amphisbaena) 
尾部是美女的雙頭怪物,名字來自羅馬及衣索比亞的傳說生物。 
特里同(トリトン) 
水邊的支配者,名字來自希臘神話中的海之信使。 
西佛爾(シルフ/Sylph) 
以空間移動進行攻擊,名字來自四大精靈的風精。 
羅蕾萊(ローレライ/Lorelai) 
利用美貌和動人的聲音引誘人下水的水精,名字來自德國傳說的水妖。 
斯普利坎(スプリガン/Spligun) 
利用背上的噴射器朝玩家飛快襲來的妖精,名字來自英格蘭西南部的康沃爾郡傳說中守護財寶的醜陋妖精。 
荒霸吐(アラハバキ/Arahabeki) 
外表類似泥偶,名字來自日本東北地方一帶民族信仰的神。 

[編輯] 其他
鞭子的記憶(ムチのきおく/Whip's Memory) 
最後持有鞭子的貝爾蒙多一族的記憶,為里希達。 
邪惡臉(イーブルフォース/Evil Force) 
具象化的邪惡意念,給世間帶來災難。 
鬼火(ウィルオウィスプ/Will O'Wisp) 
靈物質(エクトプラズム/Ectoplasm) 
對人世間仍留有遺憾的屍體所滲透出來的物質。 
殺人人偶(キラードール/Killer Doll) 
寄宿著殺人魔怨靈的人偶,可能是參考了都市傳說的詛咒娃娃。 
關連怪物 解說 
雷人偶(かみなりにんぎょう) 寄宿著被電椅處死的死刑犯之怨靈的人偶。 

殺人斗篷(キラーマンド/Killer Mantle) 
襲擊人類的邪惡斗篷,由於通體紅色,可能是參考了都市傳說的紅斗篷。 
擬態怪(ミミック/Mimic) 
會偽裝成寶箱的怪物。 
葛雷伊布(グレイブ/Tombstone) 
死者的怨念移至墓碑上,襲擊活人。 
騷靈(ポルターガイスト) 
施展降靈術而被惡靈所憑依的桌子,名字來自超常現象的一種。 
統治劍(ルーラーソード/Ruler Sword) 
持有邪惡意識的劍,起因是施展了降靈術。 
關連怪物 解說 
統治劍LV2(ルーラーソードLV2/Ruler Sword Lv2) 比LV1重視攻擊,只有配備大量的劍。 
統治劍LV3(ルーラーソードLV3/Ruler Sword Lv3) 比LV2威力更強,配備盾牌做為防守之用。 

浮腦(ブレインフロート/Brain Floa) 
噶席韃(ガッシーダ/Gashida) 
活動的四足獸石像,會吐出石化氣體。 
錫人(ティンマン/Tin Man) 
沒有「心」的機器人,利用兩側的斧頭和內藏的機關槍攻擊。 
機器人ZX26(オートマトンZX26/Automaton ZX26) 
惡魔技師所做的自動人偶,試作品NO.26。 
關連怪物 解說 
機器人ZX27(オートマトンZX27/Automaton ZX27) 距離完成品只差一點點的自動人偶,試作品NO.27。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83%A1%E9%AD%94%E5%9F%8E%E7%B3%BB%E5%88%97%E6%95%B5%E4%BA%BA&variant=zh-tw"
項目有表記()者,為外傳角色。


吸血鬼獵人

貝爾蒙多一族:

里昂‧貝爾蒙多(レオン・ベルモンド) 
登場作品:惡魔城 無罪的嘆息 
現在歷史設定上最早的貝爾蒙多一族開山始祖,頭一個向黑暗力量挑戰的英雄。原十字軍騎士團成員,並且被封為男爵;為了拯救被擄走的未婚妻,毅然拋棄爵位。在無法拯救回莎拉的性命後,發誓世世代代永遠都將要狩獵夜之一族。 
配音:神奈延年(惡魔城 無罪的嘆息) 
(索妮亞‧貝爾蒙多)(ソニア・ベルモンド) 
登場作品:惡魔城 漆黑前奏曲、惡魔城 蘇生的水平 
原貝爾蒙多一族開山始祖,和艾卡多育有一子;後來此二設定被刪去,僅保留其為拉爾夫‧C‧貝爾蒙多之母的設定。 
拉爾夫‧C‧貝爾蒙多(ラルフ・C・ベルモンド) 
登場作品:惡魔城傳說、惡魔城 闇之呪印、惡魔城 審判、角子機 惡魔城 
由於貝爾蒙多一族的強大力量,為人們所排斥著。但在德古拉黑暗勢力的威脅下,他還是不計前嫌的去解救;死戰之後,羅馬尼亞地區的人們尊他為英雄,同時也開始了貝爾蒙特一族的傳奇。雖然在那次的死戰後,臉和胸口都留下了傷痕,但正義之心依舊不變。為了調查惡魔精鍊士的異動,再次前往瓦爾哈拉;卻遭到伊薩克的攻擊而導致重傷,幸而最後是平安無事。 
他也是第一個向德古拉挑戰的人物,事後他也成了英雄,記於特蘭斯法尼亞的史書上 
在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和惡魔城 迷宮迴廊中有殭屍偽裝而成的拉爾夫出現在玩家面前。 
配音:増谷康紀(惡魔城 闇之呪印)、近藤隆(惡魔城 審判) 
克里斯多法‧貝爾蒙多(クリストファー・ベルモンド) 
登場作品:德古拉傳說、德古拉傳說II 
頭一個對決德古拉兩次的傳奇人物,擁有將火球從鞭子先端射出的能力。 
瑟雷優‧貝爾蒙多(ソレイユ・ベルモンド) 
登場作品:德古拉傳說II 
克里斯多法之子,在成人式典禮後遭到德古拉之魂綁架,在被操控的情況下與親父對打,後來其父成功救回其意識。 
西蒙‧貝爾蒙多(シモン・ベルモンド) 
初登場作品:惡魔城(白夜協奏曲為BOSS RUSH專用角色) 
力量、健康最接近先祖拉爾夫的人,把力量恢復到顛峰之前的德古拉打入絕望谷底的英雄。 
後來第一次對決時德古拉死前對他下了詛咒,但在謎樣的女性的指點下;成功破除詛咒並再次打倒德古拉。 
於月風魔傳和惡魔城 白夜協奏曲中有著模擬西蒙姿態的敵人─死門出現在玩家面前。(日文中西蒙和死門同音) 
配音:鈴村健一(惡魔城 審判)、石川英郎(夢幻TV 世界格鬥) 
吉斯特‧貝爾蒙多(ジュスト・ベルモンド) 
登場作品:惡魔城 白夜協奏曲 
西蒙之孫,由於體內貝爾南堤斯一族血液的覺醒,有著能將魔導書和副武器結合的強大戰鬥力。 
配音:大水忠相(惡魔城 白夜協奏曲) 
里希達‧貝爾蒙多(リヒター・ベルモンド) 
登場作品:惡魔城X 血之輪迴、惡魔城XX、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惡魔城 迷宮迴廊(吸血鬼殺手的記憶)、惡魔城X年代記 
B型,有著強烈正義感的熱血漢,討厭歪曲和虛偽。被稱為最強的吸血鬼獵人,有者解放副武器的祕密力量之能力,稱為「副武器粉碎」。 
於1792年打倒德古拉的4年後卻被復活的夏福特所操縱,後來自責其失態,將吸血鬼一族交與艾卡多,將它託付於莫里斯一族。 
非貝爾蒙多一族的莫里斯一族若想解放吸血鬼殺手的真正力量,就必須透過利卡德一族來戰勝身為持有吸血鬼殺手的最強者─里希達的幻影。 
配音:堀川仁(惡魔城X 血之輪迴)、梁田清之(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惡魔城X年代記) 
(戴斯摩德‧貝爾蒙多)(デスモンド・ベルモント) 
登場作品:惡魔城 影之命令 
貝爾蒙多一族後裔。 
(朵瑞斯‧貝爾蒙多)(ドロレス・ベルモント) 
登場作品:惡魔城 影之命令 
戴斯摩德‧貝爾蒙多之妹。 
(若伊‧貝爾蒙多)(ゾーイ・ベルモント) 
登場作品:惡魔城 影之命令 
戴斯摩德‧貝爾蒙多之妹。 
(維克托‧貝爾蒙多)(ヴィクトリー・ベルモンド) 
登場作品:惡魔城 蘇生的水平 
貝爾蒙多一族後裔,活躍於1800年代。 
尤里烏斯‧貝爾蒙多(ユリウス・ベルモンド) 
登場作品:惡魔城 曉月的圓舞曲、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 
貝爾蒙多一族的後裔,於1999年在白馬神社神主及艾卡多等人的協助下,完全消滅德古拉。並以自己的記憶和吸血鬼殺手做為代償,將德古拉的力量與魂分開;且把惡魔城封印在日全蝕之中,之後以J為名。 
最終在2035年時取回了記憶和吸血鬼殺手。 
配音:龍谷修武(惡魔城 曉月的圓舞曲)、(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 

莫理斯一族:

昆西・莫理斯(キンシー・モリス) 
登場作品:無(名字僅出現設定年表上) 
於1897年打倒復活的德古拉,1926年之前去世。 
強尼‧莫理斯(ジョニー・モリス) 
登場作品:Vampire Killer 
美國德克薩斯州出身的吸血鬼獵人。由於過度使用吸血鬼殺手所造成的副作用讓他的生命縮短,為了不使喬納森重導覆轍;而不將使用吸血鬼殺手真正力量的方法教授給他,於1944年前去世。 
喬納森‧莫理斯(ジョナサン・モリス) 
登場作品:惡魔城 迷宮迴廊 
強尼之子,是個絕對會遵守與別人約定的熱血漢,口頭禪是「沒問題」。 
對於父親不將使用吸血鬼殺手真正力量的方法給他一事耿耿於懷。最後在利卡德姊妹的協助下,成功的解放了吸血鬼殺手真正力量。 
配音:櫻井孝宏(惡魔城 迷宮迴廊) 

貝爾南堤斯一族:

賽法‧貝爾南堤斯(サイファ・ヴェルナンデス) 
登場作品:惡魔城傳說、惡魔城 審判 
東正教教會派遣而來的魔法使,平常以長袍著身來掩飾身為女性的身分;於和德古拉黑暗軍團的戰鬥中落敗,而被變成了石像。在消滅德古拉後,與拉爾夫‧C‧貝爾蒙多共結連理。 
在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和惡魔城 迷宮迴廊中有殭屍偽裝而成的賽法出現在玩家面前。 
配音:小清水亞美(惡魔城 審判) 
(貝爾南堤斯一族的戰士)(ヴェルナンデスの戦士) 
登場作品:惡魔城 默示錄 
與德古拉戰鬥之際落敗而成為吸血鬼,受雅克托麗潔的控制與凱莉兵刃相向。 
(凱莉‧賀南迪茲)(キャリー・ヴェルナンデス) 
登場作品:惡魔城 默示錄、惡魔城 默示錄外傳 
繼承魔導一族─貝爾南堤斯(姓氏因為語言產生變化而導致發音有些差異)血液的少女。在母親被魔物殺害時,體內隱藏的貝爾南堤斯血液因而覺醒,身高142公分。 
配音:Bianca Allen(惡魔城 默示錄)、(惡魔城 默示錄外傳) 
洋子‧貝爾南堤斯(ヨーコ・ヴェルナンデス) 
登場作品:惡魔城 曉月的圓舞曲、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 
貝爾南堤斯一族後裔,與彌那的感情十分良好;和有角幻也熟識,對於尤里烏斯老是忽視她感到不滿。 
配音:高梁碧-舊藝名高橋裕子(惡魔城 曉月圓舞曲)、(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 

利卡德一族:

艾利克‧利卡德(エリック・リカード) 
登場作品:Vampire Killer、惡魔城 迷宮迴廊、惡魔城 審判 
強尼‧莫理斯的知心好友,西班牙人,因其妻被伊莉莎白‧巴特里玩死而欲復仇,第一個順利使用艾卡多之槍的外人。在迷宮迴廊裡,被吸血鬼布勞爾殺死,其靈魂自願留在惡魔城指導喬納森和夏綠蒂。 
配音:福原耕平(惡魔城 迷宮迴廊)、三瓶由布子(惡魔城 審判) 
史黛拉‧利卡德(ステラ・リカード) 
登場作品:惡魔城 迷宮迴廊 
艾利克‧利卡德的雙胞胎女兒中的姊姊,被布勞爾所誘拐;性格也從莊重變為桀傲不遜,最後被夏綠蒂淨化而得到解救。 
配音:鈴木麻里子(惡魔城 迷宮迴廊) 
羅蕾塔‧利卡德(ロレッタ・リカード) 
登場作品:惡魔城 迷宮迴廊 
艾利克‧利卡德的雙胞胎女兒中的妹妹,被布勞爾所誘拐;就外觀而言,比姊姊要來得俗氣,但性格同樣桀傲不遜。但原本個性也是十分莊重的,最後被夏綠蒂淨化而得到解救。 
配音:鈴木麻里子(惡魔城 迷宮迴廊) 

教會組織:

夏諾雅(シャノア) 
登場作品: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惡魔城 審判 
組織所屬的女性戰士,童年時被組織撿到,以消滅「德古拉的王牌」的身分養育著。 
配音:桑島法子 (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惡魔城 審判) 
艾伯斯(アルバス) 
登場作品: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組織所屬的主席研究員,童年時亦被組織撿到,作為「統治」的適合者身分養育著。雖然自己操縱刻印的能力不足,但是因為他發現操縱「統治」會對使用者產生傷害,為保護夏諾雅,仍然強行要求巴洛承諾讓他成為「統治」的使用者。巴洛違背承諾之後他大為震怒,打斷刻印吸收儀式,奪走「統治」並自己研究操縱的辦法。不料在「統治」的德古拉魔力影響下卻失去了自我,最後奉獻自己的靈魂來拯救夏諾雅。 
配音:關俊彥 (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其他:

古蘭特・達納斯提(グラント・ダナスティ) 
登場作品:惡魔城傳說、惡魔城 審判 
特蘭西瓦尼亞最敏捷的男人,能夠停留在牆壁和天花板上;於和德古拉黑暗軍團的戰鬥中落敗,而被變成了醜陋的魔物。在消滅德古拉後,決心振興荒廢的街道。 
在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和惡魔城 迷宮迴廊中有殭屍偽裝而成的古蘭特出現在玩家面前。 
配音:小野坂昌也(惡魔城 審判) 
海克特(ヘクター) 
登場作品:惡魔城 闇之呪印、角子機 惡魔城 
德古拉旗下的兩大惡魔精練士之一,因人間道德跟理念,暗地走人而背叛德古拉,後來其戀人被前同僚以情報操作手法,被人間社會處以魔女處刑手段而死,抱著復仇之心回到惡魔城討伐前同僚。 
配音: 吉水孝宏(惡魔城 闇之呪印) 
瑪莉亞‧里納特(マリア・ラーネッド) 
登場作品:惡魔城X 血之輪迴、惡魔城XX、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惡魔城 迷宮迴廊、惡魔城X年代記、惡魔城 審判 
里希達在討伐德古拉途中救助的小女孩,充滿著與貝爾南堤斯家不同系統的大量魔力,可以呼喚一些小動物作攻擊。 
配音: 鐵炮塚葉子(惡魔城X 血之輪迴)、橫山智佐(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石毛佐和(惡魔城X年代記)、松來未祐(惡魔城 審判) 
(莫理斯‧伯德溫)(モーリス・ボールドウィン) 
登場作品:惡魔城 月輪 
1820年與尼森雙親一同封印德古拉的吸血鬼獵人,在卡蜜拉將德古拉復活後被當作活祭品。 
(修‧伯德溫)(ヒュー・ボールドウィン) 
登場作品:惡魔城 月輪 
莫理斯之子,尼森的師兄。對於自己並非吸血鬼殺手的繼承者感到不滿,因這負面情感而被德古拉所操縱。 
(尼森‧葛雷布茲)(ネイサン・グレーブズ) 
登場作品:惡魔城 月輪 
雙親同為吸血鬼獵人,於1820年封印德古拉之際去世。之後成為莫理斯的第二弟子,繼承了吸血鬼殺手。 
(柯涅爾)(コーネル) 
登場作品:惡魔城 默示錄外傳、惡魔城 審判 
為了拯救被誘拐的妹妹艾達而前往惡魔城的人狼族青年,有著「蒼色眉月」的綽號。 
由於有著獸人之血的緣故,在於格鬥術方面可稱作無敵;除此之外,由於修行1年的緣故,解放了封印而能夠獸化。 
配音:John Nuzzo(惡魔城 默示錄外傳)、小西克幸(惡魔城 審判) 
(亨利)(ヘンリー) 
登場作品:惡魔城 默示錄外傳 
幼年時因為父親而迷失在狂亂的世界,柯涅爾將其救出,之後成為東正教所屬的士兵。 
配音:Takashi Bratcher(少年時代、惡魔城 默示錄外傳) 
(米哈爾‧修奈特)(ミハイル・シュナイダー) 
登場作品:惡魔城 默示錄(只有名字在遊戲中出現) 
萊因哈特‧修奈特之父,有著貝爾蒙多一族的血液。 
(萊因哈特‧修奈特)(ラインハルト・シュナイダー) 
於父親死後,10間在故鄉中的瓦拉幾亞森林內修行,抱持著若是吸血鬼不抵抗便不與其對戰的主義,身高183公分。 
配音:Andrew Hankinson(惡魔城 默示錄外傳) 
(查理‧文森)(チャーリー・ビンセント) 
登場作品:惡魔城 默示錄 
自稱最強的吸血鬼獵人。以研究吸血鬼第一人聞名於世,為了表現長久以來的研究而闖入惡魔城;擅長以聖水攻擊,身高175公分。 
夏綠蒂‧歐琳(シャーロット・オーリン) 
登場作品:惡魔城 迷宮迴廊 
喬納森‧莫理斯的青梅竹馬,年僅16歲的天才魔法使,對於旁人常將她當作小孩子看待感到不滿。 
配音:嘉數由美(惡魔城 迷宮迴廊) 

夜之一族

闇之眷屬:

德古拉(ドラキュラ) 
初登場作品:惡魔城 
君臨黑暗的帝王,原本為十字軍中的天才軍師馬提亞斯・克洛克維斯特(マティアス・クロンクビスト),但在凱旋歸來的某一日,他卻得到妻子去世的噩耗。為此他怨恨上帝,發誓要成為魔王對祂復仇;在吸收瓦爾特‧貝恩哈特的魂之後,成為吸血鬼,改名弗拉德‧戴普斯(ヴラド・ツェペシュ)─即德古拉。而在第二任妻子─莉莎的死去,更使得他對人類充滿著憎恨;指揮著黑暗大軍,蹂躪著歐洲。於1999年中,以恐怖大王之名降臨,隨後遭到尤里烏斯‧貝爾蒙多及艾卡多等人聯手擊敗;魂和魔王之力被分割,城堡則被封印在日全蝕之中。 
配音:若本規夫(惡魔城X年代記)、(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惡魔城 迷宮迴廊)、(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大場真人(惡魔城 闇之呪印)、川村拓央(惡魔城 白夜協奏曲)、石丸博也(惡魔城X 血之輪迴)、風間信彥(惡魔城 無罪的嘆息)、中田讓治(惡魔城 審判) 
(馬魯斯)(マルス) 
登場作品:惡魔城 默示錄 
被德古拉所綁架,因而記憶喪失的少年,但其真實身分乃德古拉所偽裝。 
有要與凱莉結婚的發言,身高135公分。 
配音:Harald Gjerd(惡魔城 默示錄) 
來須蒼真 
登場作品:惡魔城 曉月圓舞曲、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 
18歲的高中生,在2035年的日全蝕騷動當中,發現自己是德古拉轉世的事實,擁有德古拉的魔力之一─「支配之力」。他並不想再次回歸魔王,但於敗給混沌意識或對於賽莉亞‧佛特娜假裝殺死白馬彌那的強烈憎恨下,將使德古拉再度降臨在這個世界上。 
配音:綠川光(惡魔城 曉月圓舞曲)、(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 
艾德烈‧菲倫海斯‧戴普斯\艾卡多(アドリアン・ファーレンハイツ・ツェペシュ\アルカード) 
初登場作品:惡魔城傳說 
德古拉之子,因看不慣父親殘酷的作為加上母親的遺言而數度出面阻止德古拉的行動。由於混有人類血液的關係,即使照到陽光也不會化作灰燼;於1999年和尤里烏斯及白馬神社的神主共同消滅德古拉,之後便化名有角幻也於日本特務機關內活動,監視著身為父親轉世的來須蒼真。 
在惡魔城 漆黑前奏曲中設定與索妮亞為戀人,因自身的詛咒血液而不得不與索妮雅戰鬥;臨死前表白了自己的心意,索妮亞與其產有一子─即拉爾夫‧C,但此一設定因衝突過大而被刪除。 
配音:置鮎龍太郎(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惡魔城 曉月圓舞曲)、(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宮野真守(惡魔城 審判) 
瓦爾特‧貝恩哈特(ヴァルター・ベルンハルト) 
登場作品:惡魔城 無罪的嘆息 
支配著被稱為永遠之夜的森林,誘拐莎拉的吸血鬼。最後被部下之一死神所背叛,奪走了內藏吸血鬼之力與魂的深紅之石,因而消滅。 
配音:岸野幸正(惡魔城 無罪的嘆息) 
尤亞希姆・艾姆斯特(ヨアヒム・アルムスター) 
登場作品:惡魔城 無罪的嘆息 
被瓦爾特變成吸血鬼而成為其部下,擁有取代瓦爾特成為新城主的巨大野心,能夠同時操縱5把劍。 
配音:神谷浩史(惡魔城 無罪的嘆息) 
伊莉莎白‧巴特里(エリザベート・バートリー) 
登場作品:Vampire Killer 
自稱為德古拉姪女的吸血鬼,於300年前被處刑。但在1914年時再度復活,為了讓德古拉復活而在暗地裡挑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布勞爾(ブローネル) 
登場作品:惡魔城 迷宮迴廊 
本為人類畫家,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失去兩個女兒,因此對人類懷著強烈的憎惡感,並因此使其潛在魔力激活成為吸血鬼。用自己充滿魔力的繪畫將惡魔城的魔力分割並據為己有,並將德古拉封印在畫中。被夏綠蒂與喬納森聯手擊敗後,在悲傷中被死神偷襲殺死。 
他堅持認為史黛拉和羅蕾塔是自己死去的女兒的轉世,將她們從艾利克身邊奪走變成吸血鬼,盡力愛護著她們。 
配音:江川央生(惡魔城 迷宮迴廊) 

德古拉的部下:

死神(デス) 
初登場作品:惡魔城 
德古拉最忠誠的部下,對他發誓永遠效忠。 
配音:佐藤正治(惡魔城 無罪的嘆息、惡魔城 闇之呪印、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川村拓央(惡魔城 白夜協奏曲)、德山靖彥(惡魔城 迷宮迴廊)、坂口候一(惡魔城 審判) 
傑亞德(ゼアド) 
登場作品:惡魔城 闇之呪印、角子機 惡魔城 
淨化著蔓延於歐洲之德古拉的詛咒,自瓦拉幾亞前來的神父;提供海克特打倒伊薩克的情報,但是其真實身分乃是德古拉的部下─死神。 
配音:堀之紀(惡魔城 闇之呪印) 
夢魔(サキュバス) 
登場作品:惡魔城 無罪的嘆息、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角子機 惡魔城 
被德古拉的魅力所吸引著的女性惡魔,其他作品多以一般雜兵出現。 
配音:北浜晴子(惡魔城 無罪的嘆息)、深見梨加(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 
艾薩克(アイザック) 
豋場作品:惡魔城 闇之呪印、角子機 惡魔城 
德古拉旗下的兩大惡魔精鍊士之一,對於海克特背叛德古拉一事感到非常不滿;最後以自身為祭品,使其主成功復活。 
配音:遠藤守哉(惡魔城 闇之呪印) 
奧洛克(オルロック) 
登場作品: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 
上級吸血鬼,德古拉因信任其能力;故將正城交由他來支配。 
加拉莫斯(ガラモス) 
登場作品: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 
君臨逆城,覬覦著德古拉魔王王座的魔神,支配魔界的計畫已規畫了一萬年。 
曉月圓舞曲中有著同樣名稱的「魂」登場。 
卡蜜拉(カーミラ) 
登場作品:惡魔城X 血之輪迴、惡魔城XX、惡魔城X年代記、惡魔城 月輪、惡魔城 審判 
有著名為拉烏拉的格鬥術高手部下的上級吸血鬼,迷戀著德古拉。在惡魔城XX和惡魔城X年代記中的某種情況下;安妮特將被死神控制而被卡蜜拉所附身,成為她的一部分。 
外傳中有同名的上級吸血鬼登場,她想藉由儀式將德古拉復活,是否是同一人物則不得知。 
配音:大原沙耶香(惡魔城 審判) 
(雷諾)(レノン) 
登場作品:惡魔城 默示錄、惡魔城 默示錄外傳 
有著紳士態度的惡魔,經由契約書可以和他購買商品。但是一但過了某種金額,他將會前來收割玩家的靈魂... 
(吉魯多雷)(ジルドレ) 
登場作品:惡魔城 默示錄、惡魔城 默示錄外傳 
與死神和雅克托麗潔共同謀策使德古拉復活的吸血鬼,於默示錄中以德古拉的影武者之身分活躍。 
(雅克托麗潔)(アクトリーセ) 
登場作品:惡魔城 默示錄、惡魔城 默示錄外傳 
與死神和雅克托麗潔共同謀策使德古拉復活的魔女。原本只是個普通的人類,但為了讓自己永遠青春美麗而出賣靈魂,是個會將自己的孩子當作祭品的殘忍人物。 
(歐爾德烈)(オルドレー) 
登場作品:惡魔城 默示錄外傳 
亨利之父,惡魔城別館的館主。當年受到吉魯多雷和雅克托麗潔唆使而化為吸血鬼。 
(奧魯戴卡)(オルドレー) 
登場作品:惡魔城 默示錄外傳 
柯涅爾的青梅竹馬,視柯涅爾為宿敵的狼人戰士。 
多蘿蒂雅‧茜黛絲(ドロテア・ツェンテス) 
登場作品:Vampire Killer 
伊莉莎白的部下,外表如同魔女般的謎樣老婆婆,操縱魔物阻撓強尼和艾利克。 

墮入闇中的人們:

夏福特(シャフト) 
豋場作品:惡魔城X 血之輪迴、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惡魔城X年代記 
詛咒著世界,追求破壞與混沌的黑暗神官。 
1792年將德古拉復活之後,被裡希達所打倒;但並未完全消滅,以意識體的方式殘留於世界上。 
之後更操縱里希達,企圖再使德古拉復活;在被艾卡多打倒之刻,以自己本身作為祭品,讓德古拉成功復活。 
巴洛(バーロウ) 
登場作品: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教會組織創立者,長年研究刻印。成功的作出了究極的刻印─「統治」。在長年的研究過程中,認為德古拉會一再復活的原因是因為人類渴望著由他來支配,最後自願犧牲自己來解放德古拉。 
配音:石井康嗣 (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葛拉漢姆‧瓊斯(グラハム・ジョーンズ) 
登場作品:惡魔城 曉月圓舞曲 
新興邪教的教主,由於在德古拉滅亡的年份中誕生;深信自己是德古拉的轉世,擁有德古拉魔力的一部分。 
配音:稻田徹(惡魔城 曉月圓舞曲) 
達利歐‧伯希(ダリオ・ボッシ) 
登場作品: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 
魔王候補的一人,擁有操縱火焰的魔王之力;渴望著破壞,希望藉著魔王之力在世界各處縱火。 
於普通結局中因無法完全操縱與其融合的惡魔─阿耆尼的力量而自滅,在其他結局中因力量被剝奪,失去戰意而逃走。 
配音:藤本たかひろ(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 
德米特利‧布里諾弗(ドミトリー・ブリノフ) 
登場作品: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 
魔王候補的一人,擁有拷貝魔力的魔王之力,被稱之為「鏡之德米特利」。 
曾於中盤被蒼真打倒一次,在那同時將魂魄與肉體分開;附身在蒼真身上而拷貝了支配之力,但無法操縱如此多魔物的魂,反被吞噬成為醜陋的魔物綜合體─梅納斯。 
配音:金子英彥(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 
賽莉亞‧佛特娜(セリア・フォルトゥナ) 
登場作品: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 
新興邪教的教主,實際身分是黑暗神官,擁有召喚魔物的能力。 
配音:鹽山由佳(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 

其他:

里納爾多・甘道菲(リナルド・ガンドルフィー) 
登場作品:惡魔城 無罪的嘆息 
鍊金術師,5年前與瓦爾特決戰卻落敗。與里昂相會之前便認識馬提亞斯,將鍊金術之鞭託付於里昂。 
配音:柴田秀勝(惡魔城 無罪的嘆息) 
莎拉‧特蘭托爾(サラ・トラントゥール) 
登場作品:惡魔城 無罪的嘆息 
里昂‧貝爾蒙多的未婚妻,雖是富家之女,卻毫無絲毫驕縱。被瓦爾特所綁架,之後更不幸的被吸血鬼所同化;在尚保有意識之前要求里昂殺了她,進而使貝爾蒙多一族的最強武器─吸血鬼殺手誕生。 
配音:冬馬由美(惡魔城 無罪的嘆息) 
伊莉莎貝塔・克洛克維斯特(エリザベータ・クロンクビスト) 
登場作品:惡魔城 無罪的嘆息(只有名字在遊戲中出現) 
馬提亞斯・克洛克維斯特的妻子,於1093年去世。 
莉莎‧菲倫海斯(リサ・ファーレンハイツ) 
登場作品: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夢魔偽裝) 
德古拉的第二任妻子,艾卡多之母。因為研究醫藥知識而被誤認為魔女,被處以火刑而死;臨死前要艾卡多別憎恨人類,也託付他將她永遠深愛著德古拉一事轉告給德古拉。 
因為此一事件的緣故,德古拉永遠不原諒人類。 
配音:深見梨加(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 
茱莉亞‧拉佛蕾茲(ジュリア・ラフォレーゼ) 
登場作品:惡魔城 闇之呪印 
艾薩克之妹,容貌與羅莎莉相似。 
配音:藤野とも子(惡魔城 闇之呪印) 
羅莎莉(ロザリー) 
登場作品:惡魔城 闇之呪印(只有名字在遊戲中出現) 
海克特的戀人,受艾薩克的情報操作的影響,死於魔女審判。 
聖傑爾曼(サンジェルマン) 
登場作品:惡魔城 闇之呪印、角子機 惡魔城 
戴著大禮帽的謎樣紳士,對於海克特追逐伊薩克一事提出忠告;擁有操縱時間的能力,預言了「海克特打倒伊薩克後,德古拉將會復活」。 
於結局中,說出「前往觀看德古拉與人類間的最後一戰」的發言後離去。而德古拉與人類間的最後一戰為距離闇之呪印520年後,1999年尤里烏斯討伐德古拉一事。 
配音:大平透(惡魔城 闇之呪印) 
安潔拉(アンジェラ) 
登場作品:角子機 惡魔城 
背上有著龍之紋章的謎樣女子。 
賽蓮娜(セレナ) 
登場作品:鬧鬼之城 
西蒙‧貝爾蒙多的未婚妻,於結婚典禮中被德古拉綁架。 
謎之女性(謎の女性) 
登場作品:惡魔城II 詛咒的封印(只有在遊戲說明書中出現) 
告知西蒙解除詛咒的方法的謎樣女子。 
馬克西姆‧昆西(マクシーム・キシン) 
登場作品:惡魔城 白夜協奏曲 
吉斯特的朋友,昆西流武術的高手。 
內心有著嫉妒吉斯特的一面,於修行途中被德古拉的亡魂趁虛而入,進而控制其心靈... 
配音:川村拓央(惡魔城 白夜協奏曲) 
莉蒂‧艾爾蘭潔(リディー・エルランジェ) 
登場作品:惡魔城 白夜協奏曲 
吉斯特和馬克西姆所仰慕的對象,是兩人之間的和事佬。 
配音:小林沙苗(惡魔城 白夜協奏曲) 
(艾達)(エイダ) 
登場作品:惡魔城 默示錄外傳 
柯涅爾之妹,被當作德古拉復活時所需的祭品而遭綁架至惡魔城。 
(梅雅莉)(メアリー) 
(羅潔)(ローゼ) 
登場作品:惡魔城 默示錄 
女性吸血鬼,成為吸血鬼的日子並不長;哀嘆著有著濃厚信仰心的自己卻變成了吸血鬼,身高160公分。 
(半魚人)(リザードマン) 
登場作品:惡魔城 默示錄 
原本是普通人類,因受詛咒而變為半魚人;提供萊因哈特與凱莉解謎的情報。 
安妮特‧里納德(アネット・ラーネッド) 
登場作品:惡魔城X 血之輪迴、惡魔城XX、惡魔城X年代記 
里希達的戀人,A型的剛強女子;厭惡扭曲的事情,溫柔的對待著所有人,受眾人仰慕。 
配音:本田あつ子(惡魔城X 血之輪迴)、大原沙耶香(惡魔城X年代記) 
提拉(テラ) 
登場作品:惡魔城X 血之輪迴、惡魔城X年代記 
熱情的教會修女,被德古拉所綁架。 
配音:村田博美(惡魔城X年代記) 
艾莉絲(イリス) 
登場作品:惡魔城X 血之輪迴、惡魔城X年代記 
很會照顧病患的醫生女兒,被德古拉所綁架。 
配音:安田亜紀江(惡魔城X年代記) 
謎之商人(謎の商人) 
登場作品:惡魔城 白夜協奏曲 
在惡魔城裡進行買賣的怪異商人,吉斯特‧貝爾蒙多平常很受他的照顧。 
配音:川村拓央(惡魔城 白夜協奏曲) 
渡船者(渡し守\船頭) 
登場作品: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 
於地下水路中替艾卡多帶路,惡魔城II 詛咒的封印、惡魔城XX和惡魔城X年代記中有說著同樣台詞的渡船者出現。 
配音:佐藤正治(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 
圖書館之主(図書館の主) 
登場作品: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 
管理正城圖書館,極為貪戀金錢;原本拒絕給予艾卡多協助,但在金錢誘惑下而答應。 
配音:佐藤正治(惡魔城X 月下夜想曲) 
尼可萊(ニコラエ) 
登場作品: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威格爾村的神父,聽到神的指示,開闢荒地建造了村子。 
雅各(ヤコブ) 
登場作品: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原行商,目前定住於威格爾村。 
亞伯蘭(アヴラム) 
登場作品: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由於在故鄉中犯了竊盜罪而逃亡,在快餓死時為尼可拉耶所搭救;因而改過自新,現在在尼可拉耶的底下見習成一名藥師。 
蘿拉(ローラ) 
登場作品: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雕金師,因為塔羅牌的占卜前來威格爾村,相信自己會在這裡一定有什麼理由;獨身,認為「命運中的那人有一天終會出現」。 
歐根(オイゲン) 
登場作品: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鐵匠,過去尼可拉耶曾救了他,因此跟隨著尼可拉耶。有很長建築技術經驗,村中的建築都由他建造;50歲還保有令人意想不到的體格,以及沉默而笨拙的個性。 
伊翁(イオン) 
登場作品: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廚師,因為在都市中客人都不來光顧,為了尋找沒有競爭對手的地方而來到村子。有著「不論是什麼東西都能作成料理給你看!」的口頭禪,根本不在意料理材料以及味道如何。 
馬塞爾(マルセル) 
登場作品: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新面孔,為了怪物騷動的傳聞前來的記者。 
喬治(ゲオルグ) 
登場作品: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憧憬德古拉傳說,逗留於此的音樂家,做出來的曲子都讓人不舒服。 
塞爾吉(セルジュ) 
登場作品: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艾莉娜的兒子,雅娜的哥哥。表面上討厭愛哭鬼妹妹,實際上卻很關心她。 
安娜(アナ) 
登場作品: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艾莉娜的女兒,賽爾裘的妹妹。有著強烈的靈感體質,能夠和貓對話。養有一隻叫湯姆(トム)的貓。 
艾莉娜(イリナ) 
登場作品: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塞爾吉和安娜的母親。 
摩妮卡(モニカ) 
登場作品: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裁縫師,在兩親死後來到村子裡,個性開朗但沒有自信。 
丹尼拉(ダニエラ) 
登場作品:惡魔城 被奪走的刻印 
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定居在村子內的老婆婆。 
文森‧德利安(ヴィンセント・ドリン) 
登場作品:惡魔城 迷宮迴廊 
教會派遣來協助喬納森的神父,對地方教會財政的據拮感到煩惱。 
配音:德山靖彥(惡魔城 迷宮迴廊) 
哈瑪(ハマー) 
登場作品:惡魔城 曉月圓舞曲、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 
原陸軍軍人,於2035年的日全蝕騷動後退伍,迷戀著洋子。 
配音:稻田徹(惡魔城 曉月圓舞曲) 
白馬彌那 
登場作品:惡魔城 曉月圓舞曲、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 
蒼真的青梅竹馬,白馬神社的獨生女。 
配音:高梁碧(惡魔城 曉月圓舞曲)、(惡魔城 蒼月十字架) 
艾恩(アイオーン) 
登場作品:惡魔城 審判 
將所有時代裡的強者召喚至「時之狹間」的謎樣人物。 
配音:神谷浩史(惡魔城 審判) 

模仿作品:
與系列作無關,但人物設定上有著關聯。

德古拉君(ドラキュラくん) 
登場作品:惡魔城Special 我是德古拉 
德古拉的兒子,有和艾卡多是同一人的說法。 
魔王‧加拉莫斯王(魔王ガラモス・キング) 
登場作品:惡魔城Special 我是德古拉 
德古拉滅亡後,覬覦著魔王王座的怪物,有和加拉莫斯是同一人物的說法。 
西蒙‧貝爾蒙多III世(シモン・ベルモンドIII世) 
登場作品:科拿米世界 
被瓦爾特封印在惡魔城裡,後來由科拿米超人所解救。 
續作出現的西蒙‧貝爾蒙多名字後面則無III世字樣。 
瓦爾特(ヴァルター) 
登場作品:科拿米世界 
與無罪的嘆息中的惡魔城城主同名,有兩人是同一人的說法。 
皮耶羅‧貝爾蒙多(ピエール・ベルモンド) 
登場作品:加油五右衛門~地獄篇~(漫畫,帯ひろ志著) 
西蒙‧貝爾蒙多之孫。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83%A1%E9%AD%94%E5%9F%8E%E7%B3%BB%E5%88%97%E8%A7%92%E8%89%B2%E5%88%97%E8%A1%A8&variant=zh-tw"
[img[http://img8.uploadhouse.com/fileuploads/4053/4053868dbc9b3c2f2b5f1164ec143f76ce051c6.jpg]]



遊戲道具:
[img[http://img1.uploadhouse.com/fileuploads/4053/4053901e40d49d70ca52944344f6b792f7d9bad.jpg]]

內容物有:

1.八種顏色的棋子各兩顆+8個顏色的版子(用來遮住角色)
2.一顆六面骰+一顆四面骰
3.六張場地卡
4.一疊白卡+一疊黑卡+一疊綠卡+10張角色(日版擴充包有再新增10名角色)
5.原文說明書(除非英文好...不然上網看介紹比較快XD)



遊戲人數:4~8人(也可以超過8人= =+)

------------------------------------------------------

遊戲流程:

一開始先確定遊玩人數

再根據人數來決定要出場之角色

角色卡分三個陣營

獵人-村民(中立)-暗影

通常獵人的人數會跟暗影一樣


遊戲是要達成自己勝利條件

獵人主要是殺掉暗影...

暗影則是要殺掉村民 or 獵人

村民比較特別...每個人的勝利條件皆不同...

所以選中村民的...再根據自己的勝利條件來決定要幫助哪邊吧!!!

之後把6張場地卡隨機放到場地格子上方

把白卡黑卡就位

棋子之所以要兩顆...一顆是要放在"移動區"

另一顆放在"血量區"...

準備好之後...遊戲就開始啦!!!!!!!!!!!!




決定任一玩家先開始...順逆時鐘都可

輪到玩家時...要擲2顆骰子移動

根據兩顆骰子的"總和"來決定目的

場地有6個
6個場地分別是:
[img[http://img5.uploadhouse.com/fileuploads/4053/405397571300a47f95492b1745a5017c5bdab96.jpg]]






場地有分3大區域
[img[http://img3.uploadhouse.com/fileuploads/4054/40540434665ce8f066d439cd7c0a15f644b337a.jpg]]

當移動結束時...就到了"攻擊"階段

但玩家只能攻擊"跟自己同一區域"的其他玩家

上圖中A的兩個場地算同一區...左下...右下亦然

攻擊的數值是骰"兩顆骰子"

根據骰子的"差額"來決定傷害...一律是"點數大-點數小"

ex.六面骰=5 四面骰=2 傷害=5-2=3
六面骰=1 四面骰=4 傷害=4-1=3

※若差額為0...則算該次攻擊失敗
※一定要先指定攻擊對象...在擲骰子

傷害的血量則是由"血量區"的棋子來紀錄

血量區上方有數字...玩家每受到1點傷害就往前走一步

每位角色之HP(卡片上會寫)皆不同...當受到的傷害超過HP時就算該玩家死掉嚕!!!



攻擊結束之後...就輪到下一位玩家

遊戲會一直進行...直到有玩家達成勝利條件

※就算完全不知道對方身分...也是可以打人...
請適度的累積您的仇恨值...不然會成為大家圍毆的對象0.0

------------------------------------------------------------------------

卡片介紹:




綠卡(隱士卡)
[img[http://img4.uploadhouse.com/fileuploads/4053/4053974f920b8bfd00f312874445734d431591f.jpg]]

用來確認對方身分之用途...

卡片上面通常會寫確認之陣營...如果猜中了...就扣血 or 回血

ex."若你是 村民 or 暗影 就扣1點血"

當玩家抽綠卡時...自己先看內容...再不可給其他人看的情況下...

把他交給"欲確認之對象"...若猜中...則根據卡中的指示做動作...

並以"蓋牌"的方式把用過的綠卡放到綠卡棄牌區...

※綠卡之中...有一張超強大的卡"預言"(伸卡)...交給對方後...
對方要直接把自己的角色卡給你看XDDDD








白卡:
[img[http://img1.uploadhouse.com/fileuploads/4054/40541810a6f250c6cadf471924ae2e7136f9bab.png]]



白卡通常是對獵人有利...白卡的裝備通常是輔助居多

但有一把朗基努斯之槍...獵人裝備攻擊成功時傷害+2(需攤牌否則無效果)










黑卡:
[img[http://img6.uploadhouse.com/fileuploads/4054/4054186d2cd661727291ee987a87d209717719c.png]]


攻擊類裝備很多...扣血的事件很多=.=

對魔物較有利




※黑白卡不像綠卡一樣要偷偷的使用...要抽黑白卡的場合...
就大膽的直接翻牌吧!!!

※在黑白卡中...如果是非裝備卡...則在當下就要決定是否使用...不用則丟棄
如果有需要認證身分...則須攤牌才可使用

身上裝備無上限
當玩家是被其他玩家殺死...則殺人者可選被殺者身上一項裝備拿取...剩下的全數丟進棄牌區


!!大事記
前154年——中國西漢七國之亂。 
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 
1904年——俄羅斯文學家契訶夫的戲劇《櫻桃園》在莫斯科首次演出。 
1912年——英國探險家羅伯特·斯科特率領的探險隊到達南極點,僅比第一支到達南極點的羅爾德·亞孟森率領的探險隊遲了35天。 
1929年——美國漫畫家艾爾濟·席格創作的漫畫人物大力水手第一次在漫畫《頂針戲園》中登場。 
1931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左翼作家聯盟中五位作家柔石、李求實、殷夫、胡也頻、馮鏗在中國國民黨的大搜捕中在上海被捕。 
1933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府領導人毛澤東、朱德發表《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入華北,願在三個條件下與全國各軍隊共同抗日宣言》 
1945年——二戰中蘇聯軍隊佔領波蘭首都華沙。 
1945年——瑞典駐匈牙利大使館外交官勞爾·瓦倫堡在被蘇聯軍隊扣押後失蹤,造成瓦倫堡事件。 
1946年——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英國倫敦舉行。 
197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在西沙群島同南越共和國海軍作戰取勝。 
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機 
1987年——中國學者方勵之、王若望、劉賓雁因參與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被中國共產黨開除出黨。 
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爭爆發。 
1994年——美國加州洛杉機發生6.7級強烈地震。 
1995年——日本神戶發生芮氏7.2級的強烈地震,6434人在地震央死亡。 

!!出生
1463年——腓特烈三世,神聖羅馬帝國薩克森選侯。(1525年去世) 
1504年——庇護五世,教宗。(1572年去世) 
1612年——托馬斯·費爾法克斯,英國軍事家。(1671年去世) 
1706年——班傑明·富蘭克林,美國政治家、科學家。(1790年去世) 
1820年——安妮·勃朗特,英國作家。(1849年去世) 
1857年——歐仁·奧古斯丁·洛斯特,法國發明家。(1935年去世) 
1860年——德格拉斯·海德,愛爾蘭共和國第1任總統。(1949年去世) 
1863年——戴維·勞合·喬治,英國第52任首相。(1945年去世) 
1867年——卡爾·拉姆勒,美國環球影業創始人。(1939年去世) 
1871年——戴維·貝蒂,英國海軍元帥。(1936年去世) 
1878年——陳其美,中華民國早期政治人物,革命元勳,青幫代表人物。(1916年去世) 
1886年——格倫·盧瑟·馬丁,美國格倫·L·馬丁公司的創建者。(1955年去世) 
1899年——艾爾·卡彭,美國罪犯。(1947年去世) 
1909年——唐君毅,中國哲學家,教育家。(1978年去世) 
1911年——喬治·斯蒂格勒,美國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1991年去世) 
1940年——陳方安生,香港政府官員,曾任香港政務司司長。 
1942年——穆罕穆德·阿里,美國拳擊運動員。 
1943年——勒內·普雷瓦爾,前海地總統。 
1948年——戴維·奧德森,前冰島總理。 
1952年——坂本龍一,日本音樂家。 
1955年——小山茉美,日本女性聲優。 
1959年——山口百惠,日本演員。 
1959年——李慶安,中華民國立法委員。 
1962年——金·凱瑞,加拿大裔美國演員。 
1964年——米歇爾·歐巴馬,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的妻子,美國第一夫人。 
1969年——提雅斯多,荷蘭DJ。 
1971年——理察·伯恩斯,英國拉力賽車手。(2005年去世) 
1972年——平井堅,日本歌手。 
1974年——楊晨,中國足球運動員。 
1975年——李玟,美國華裔歌手和演員。 
1979年——陳敏之,香港演員、歌手。 
1982年——德韋恩·韋德,美國籃球運動員。 
1983年——阿爾巴羅·阿貝羅阿,西班牙足球運動員。 

!!去世
395年——狄奧多西一世,羅馬帝國皇帝。(347年出生) 
1468年——斯坎德培,阿爾巴尼亞民族英雄。(1405年出生) 
1751年——托馬索·阿爾比諾尼,義大利巴洛克作曲家。(1671年出生) 
1874年——暹羅雙胞胎,泰國連體雙胞胎。(1811年出生) 
1893年——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美國第19任總統。(1822年出生) 
1911年——法蘭西斯·高爾頓,英國探險家、地理學家、生物學家。(1822年出生) 
1927年——朱麗葉·戈登·洛,美國女童子軍的創立者。(1860年出生) 
1939年——錢玄同,中國語言文字學家。(1887年出生) 
1961年——帕特里斯·盧蒙巴,剛果民主共和國首任總理。(1925年出生) 
1964年——特倫斯·韓伯瑞·懷特,英國作家。(1906年出生) 
1991年——奧拉夫五世,挪威國王。(1903年出生) 
1996年——安珀·海格曼,美國一名遭到綁架並被殺害的女孩。(1986年出生) 
1997年——克萊德·湯博,美國天文學家,冥王星發現者。(1906年出生) 
2002年——卡米洛·何塞·塞拉,西班牙作家。(1916年出生) 
2005年——趙紫陽,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1919年出生) 
2008年——布萊德·藍佛,美國演員。(1982年出生) 
2008年——鮑比·菲舍爾,前國際象棋世界冠軍。(1943年出生) 


2009 1月17日縣府一樓大廳  春聯義賣活動 

<html><a href="http://new-vision.freebbs.tw/redirect.php?tid=1878&goto=lastpost">詳細</a></html>

!!大事記
1535年——西班牙殖民者佛朗西斯科·皮薩羅建立利馬城,成為殖民地的新首都。 
1778年——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率領的船隊發現三明治群島,即現在的夏威夷。 
1701年——腓特烈一世加冕,成為普魯士國王。 
1871年——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巴黎凡爾賽宮正式登基成為皇帝,德意志帝國建立。 
1896年——X光機第一次展出。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巴黎和會。 
1943年——蘇聯紅軍反攻列寧格勒(今聖彼德堡)。 
1952年——台灣天文學家蔡章獻發現麒麟座不規則新變星。 
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紅寶石雷射器研製成功。 
1968年——穆罕默德·阿里拒絕應徵入伍參加越南戰爭的上訴被法院駁回。 
1968年——日本全學聯組織4.7萬示威者抗議美國「企業號」航空母艦前往越南。 
1977年——美國科學家發現引致退伍軍人症的新細菌退伍軍人桿菌。 
1991年——伊拉克在美軍展開「沙漠風暴」行動後開始反擊。 
1997年——巴黎迪士尼樂園慶祝開幕五周年。 
2005年——漢城市議會正式通過把其市的中文名稱定為「首爾」,並把官方的所有出版物改用新名稱。 
2005年——空中巴士A380在法國隆重面世。 

!!出生
885年——醍醐天皇,日本天皇。(930年去世) 
1689年——孟德斯鳩,法國思想家。(1755年去世) 
1782年——丹尼爾·韋伯斯特,美國政治家。(1852年去世) 
1849年——埃德蒙·巴頓,澳洲政治家,澳洲第一任總理。(1920年去世) 
1867年——魯本·達里歐,尼加拉瓜詩人。(1916年去世) 
1879年——亨利·吉羅,法國陸軍軍官。(1949年去世) 
1904年——加里·格蘭特,美國演員。(1986年去世) 
1917年——王永慶,台灣企業家。(2008年去世) 
1925年——吉爾·德勒茲,法國後現代主義哲學家。(1995年去世) 
1931年——全斗煥,韓國第11、12任總統。 
1944年——保羅·基廷,澳洲政治家,澳洲第24任總理。 
1947年——北野武,日本電影導演、演員。 
1949年——菲利普·斯塔克,法國設計師。 
1950年——吉爾·維倫紐夫,加拿大一級方程式賽車車手。 
1955年——凱文·科斯納,美國演員。 
1967年——伊萬·薩莫拉諾,智利足球運動員。 
1974年——唐劍康,香港商業電台DJ。 
1979年——周杰倫,台灣歌手、電影導演。 
1979年——保羅·費拉拿,葡萄牙足球運動員。 
1980年——羅伯特·保羅·格林,英國足球運動員。 
1985年——里卡多·蒙托里沃,義大利足球運動員。 

!!去世
474年——利奧一世,拜占庭帝國皇帝 。(401年出生) 
1367年——佩德羅一世,葡萄牙國王。(1320年出生) 
1470年——後花園天皇,日本天皇。(1419年出生) 
1862年——約翰·泰勒,美國第十任總統。(1790年出生) 
1936年——魯德亞德·吉卜林,英國作家。(1865年出生) 
1982年——黃現璠,中國民族學家。(1899年出生) 
1995年——阿道夫·布特南特,德國化學家,諾貝爾化學獎得主。(1903年出生) 



2009 1月18日


消費券發燒,天文館也瘋狂!1月18日2009全球天文年臺灣啟動,當天(18日下午)出示消費券免費送天文年限量紀念品紙製望遠鏡

<html><a href="http://www.taipei.gov.tw/cgi-bin/Message/MM_msg_control?mode=viewnews&ts=496d8fbc:26c0&theme=&layout=">詳細</a></html>



《逍遙Online》九逍雲外1月18日上市 新增飛升系統、等級125級限制 

<html><img src="http://images.gamebase.com.tw/gb_img/8/000/156/156548.jpg"/></html>
<html><img src="http://images.gamebase.com.tw/gb_img/9/000/156/156549.jpg"/></html>




!!大事記
1806年——英國軍隊佔領好望角。 
1839年——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在阿拉伯半島的亞丁登陸,亞丁淪為英國殖民地。 
1839年——義大利作曲家朱塞佩·威爾第作曲的歌劇《游唱詩人》在羅馬首次演出。 
1895年——日軍在山東成山頭登陸。 
1920年——美國參議院否決加入國際聯盟。 
1934年——滿洲國在日本關東軍的導演下,在吉林長春恢復帝制。 
1941年——英國軍隊攻擊義大利屬地厄利垂亞。 
1942年——日軍入侵緬甸。 
1949年——古巴承認以色列。 
1966年——英迪拉·甘地就任印度總理,成為印度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 
197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和越南共和國海軍在西沙群島爆發海戰,中國取得對整個西沙群島的控制權。 
1977年——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有史以來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下雪,在巴哈馬也同時下雪。 
1977年——被認為是「東京玫瑰」的戶栗郁子獲得美國總統傑拉爾德·福特的特赦,美國國籍得到恢復。 
1983年——蘋果公司推出Lisa電腦,為全球第一台採用圖形用戶界面的個人電腦。 
2003年——「世界文化遺產」武當山古建築群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遇真宮主殿突發大火,最有價值的主殿化為灰燼。 
2004年——日本自衛隊開始駐紮伊拉克。 
2005年——韓國漢城市市長李明博在漢城市宣布把漢城市的中文名稱改為「首爾」,「漢城」一詞不再使用。 
2006年——美國新地平線號太空探測器在甘迺迪太空中心發射升空,成為首個前往造訪冥王星的探測器。 

!!出生
1544年——弗朗索瓦二世,法國國王。(逝於1560年) 
1655年——納蘭性德,中國清代詞人。(逝於1685年) 
1736年——詹姆斯·瓦特,英國科學家。(逝於1819年) 
1770年——王得祿,清治時期著名將領。(逝於1841年) 
1807年——羅伯特·李,美國軍人。(逝於1870年) 
1809年——愛倫·坡,美國作家。(逝於1849年) 
1851年——雅各布·卡普坦,荷蘭天文學家。(逝於1922年) 
1954年——松任谷由實,日本歌手。 
1957年——柴門文,日本漫畫家。 
1962年——呂方,香港歌手。 
1965年——相澤正輝,日本聲優。 
1979年——斯維特蘭娜·霍爾金娜,俄羅斯體操選手。 
1980年——KOTOKO,日本歌手。 
1982年——張韶涵,台灣歌手。 
1983年——宇多田光,日本歌手。 
1983年——黃美珍,台灣藝人& 駐唱歌手。 
1985年——石川梨華,日本歌手。 
1986年——牧野由依,日本女性聲優。 
1989年——何雯娜,中國女子蹦床運動員。 
1992年——莎恩·莊遜,美國著名女子體操運動員。 

!!逝世
1929年——梁啟超,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1873年出生) 
1939年——何育傑,中國著名物理學家 
1949年——綏拉菲莫維奇,俄國作家 
2006年——李立,98歲,貴州省前省長 
2006年——威爾遜·皮克特,64歲,美國黑人爵士靈歌歌手 
2006年——安東尼·弗朗西奧薩,77歲,好萊塢演員 


2009 《天龍八部Online》1月19日推出「千古之戰」新副本、地圖、神裝齊現身 

<html><a href="http://tl.gameflier.com/tlep/ep3/index.asp">相關連結</a></html>


寂靜嶺(英語:Silent Hill)(又名:沉默之丘、寂靜之丘、死寂之城)是一個著名恐怖生存視頻遊戲系列,科樂美發行,前四部作品由Team Silent開發,第五作《起源》和第六作《歸鄉》則分別交由Climax Group和Double Helix Games製作。該系列遊戲注重角色塑造、氣氛營造和心理暗示,劇情以類似電影手法展開,遊戲進程中不同選擇將影響結局。



背景
注意:下文中包含記述作品情節的段落,或許會降低欣賞原作的興致。
 
沉默之丘地圖,玩家獲得於沉默之丘1遊戲開頭根據遊戲中設定,沉默之丘美國托盧卡湖邊的,被森林環繞的寧靜小鎮,是一個渡假、療養的勝地。該鎮的最早歷史可追溯至17世紀初,早期的英國殖民者在此地定居;而在此之前,此地是當地原住民用於宗教活動的聖地。18世紀,一場奇怪的瘟疫使鎮上的大量居民死亡,活著的人們紛紛逃離,小鎮因此長時間無人居住。19世紀初,英國將沉默之丘作為海外流放地,在此開設了監獄和「溪港」醫院(Brookhaven Hospital)。1840年前後,監獄關閉,沉默之丘再一次被遺棄。19世紀50年代,另一批拓荒者在沉默之丘發現了煤炭儲藏,沉默之丘又一次繁榮起來。南北戰爭期間,此地被作為戰俘營,期間曾發生大規模虐殺戰俘的行為。南北戰爭結束後,戰俘營關閉,沉默之丘開始成為旅遊勝地。到了現代,鎮上開始活躍著一個由宗教狂熱者組成的邪教團體,這一團體四處散布自己的末世論,主張用活人獻祭的方法復活「神靈」,還利用當地的一種特殊植物來煉製毒品進行販售。


環境
沉默之丘在原住民心中是一個具有神聖力量的地方,而最近幾百年的歷史變遷中被這片土地上的種種人道主義災難讓這一力量發生了扭曲。現在的沉默之丘能把現實世界中的人物拖入「異世界」,或者說,可以將人的慾望在此實體化。通常認為沉默之丘的世界觀是三元并行的,其一是現實世界,有居民,有政府,有遊人前去觀光、渡假;其二是「異世界」中的「表」世界,也就是遊戲中大霧瀰漫的沉默之丘;其三是「異世界」中的「里」世界,這時沉默之丘由大霧瀰漫轉而變成黑暗、血腥、腐壞。


遊戲主題
不同代的沉默之丘描繪環境用不同的方法。敵人和環境與每部遊戲的主題及情節有關。第一集遊戲注重於宗教活動,包含有大量宗教符號,及正邪之爭主題。第二集中將整個鎮作為一個人心智混亂的暗喻,或說將沉默之丘喻為煉獄。而第四代遊戲描繪了一個超現實主義環境,在充滿恐怖暗示的環境中著力描寫主人公的心智狀態和精神波動。很多潛在主題不通過對話而用場景來描繪,所以沉默之丘在很多方面的元素都能解釋為多個主題。


主要系列

沉默之丘 (1999)
主條目:沉默之丘 (遊戲)
這一套遊戲在1999年於PlayStation平台推出,故事圍繞主角單親爸爸哈利梅森(Harry Mason)帶著養女雪柔(cheryl)在沉默之丘汽車失事,當主角醒來後,發現女兒失蹤,從而進入沉默之丘,尋找他女兒的下落。


主要登場人物
哈洛德(哈利)‧梅森(ハリー・メイソン) 
本作主角。職業是小說家。妻子去世後,非常溺愛唯一的家庭成員雪柔。為了尋找失蹤的雪柔在小鎮上四處奔波,最後成功救出雪柔。 
雪柔‧梅森(シェリル・メイソン) 
哈利的養女。還是嬰兒時被丟棄在快速道路邊,被路過的梅森夫婦收養。提議要父親帶她到寂靜嶺旅行。真面目是愛麗莎‧吉雷斯比的分身。 
席柏‧班奈特(シビル・ベネット) 
從鄰鎮來到寂靜嶺的警察。遊戲中途被異型生物寄生而攻擊哈利。依玩家的選擇會從小鎮生還,但是在接續一代故事的三代並沒有提到她的後續,而成為生死不明的狀態。而在柯樂美出版的第三代官方攻略本『失われた記憶 サイレントヒル・クロニクル』中以她死亡的結局(GOOD結局)記述為正式結局,小說版則是與哈利、雪柔一同逃出小鎮。 
桃莉亞‧吉雷斯比(ダリア・ギレスピー) 
哈利在鎮上教會遇到的老婆婆,本次事件的始作俑者。最後被Incubus(因劇情分歧而覺醒的愛麗莎)而殺害。愛麗莎的母親。 
麥克‧考夫曼(マイケル・カウフマン) 
寂靜嶺鎮上醫院的院長,私下販賣禁藥,暗中把禁藥使用在莉莎身上,最後被莉莎拖進異世界中。 
莉莎‧加蘭德(リサ・ガーランド) 
寂靜嶺鎮上醫院的護士,照護燒傷的愛麗莎,被考夫曼利用實驗禁藥而中毒致死。只在裏世界出現,故事最後將殺害自己的考夫曼拖進異世界中。 
愛麗莎‧吉雷斯比(アレッサ・ギレスピー) 
被視為是神降生的少女。在母親桃莉亞舉行的邪教儀式中被嚴重燒傷,但由於胎內寄生的『神』之力維持半生不死的狀態,之後經過儀式產下擁有一半神力與靈魂的雪柔。 

沉默之丘2:最期之詩 (2001)
這套遊戲在2001年於playstation 2平台推出,遊戲畫面比前作有極大的進步。故事主角詹姆斯‧桑達蘭德(James Sunderland)收到了他死去妻子的來信,信中他的妻子Mary要詹姆斯到他們夫妻一同旅行過的地方—沉默之丘找她,半信半疑的詹姆士於是前往沉默之丘尋求真相....


主要登場人物
詹姆斯‧桑達蘭德(ジェイムス・サンダーランド) 
本作主角。收到原以為在三年前病死的妻子‧瑪莉從寂靜嶺寄來的信,而造訪寂靜嶺。 
瑪莉‧雪佛‧桑達蘭德(メアリー・シェパード・サンダーランド) 
詹姆斯的妻子,三年前得到不治之症。生前非常希望再度與詹姆士同遊寂靜嶺,但是未達成心願就死去了。 
瑪麗亞(マリア) 
詹姆斯在RoseWater湖畔公園遇到的女性,面貌十分神似瑪莉。但相較保守溫和的瑪莉,充滿著謎團的瑪麗亞性感誘人又熱情大方。 
安潔拉‧歐拉斯寇(アンジェラ・オラスコ) 
詹姆斯在寂靜嶺問路,第一個遇見的人物。自稱為尋找母親而來到寂靜嶺的女性。她隨身攜帶一把菜刀,宣稱是為了自保,但卻數度出現欲自殺的舉動。 
艾迪‧唐伯斯基(エディー・ドンブラウスキー) 
詹姆斯在公寓中遇見的男子,體型肥胖,對自己感到極度自卑的男子。 
蘿拉(ローラ) 
遊戲初期出現在在詹姆斯面前的女孩。以前和瑪莉住在同一個病房,和瑪莉感情很好。對詹姆斯自稱是來尋找瑪莉,但為何蘿拉出現在寂靜嶺以及她為何認為瑪莉在寂靜嶺故事並未提及,而她所說的話與詹姆斯的說詞矛盾之處,也是喚醒詹姆斯真正記憶的原因之一。其中一個結局中,她與詹姆斯一同離開寂靜嶺。 

沉默之丘3:失去的樂園 (2003)
這套遊戲於2003年在PlayStation 2平台推出。是沉默之丘第一集的後續,主角Heather自小受養父Harry Mason的呵護,生活快樂,健康長大成人,但對小時候的事毫不知情,直至她17歲的時候,父親被殺令她決心到沉默之丘...

主要登場人物
海瑟‧雪柔‧梅森 
本作主角。一代主角哈利‧梅森從沉默之丘抱回來的女孩,也就是雪柔。她個性開朗堅強,十分大膽;在父親教導之下學會許多求生知識以及武器用法。在某個星期日,海瑟在購物中心逛街時莫名其妙捲入了異世界,她必須要以她堅強的意志設法脫困並與怪物纏鬥。 
道格拉斯‧卡特蘭德 
50多歲的私家中年偵探,受到克勞蒂亞委託調查海瑟,是退休刑警,曾在沉默之丘做過調查。 
克勞蒂亞‧沃夫 
與愛麗莎一起在希望之家長大,陶莉亞死後繼承陶莉亞的教祖地位,極力迎接「人們失去的樂園」降臨。在黑暗的購物中心和主角海瑟相遇。 
雷納德‧沃夫 
克勞蒂亞的父親,身為教團的護法職位,但是因為具有暴力攻擊傾向而入院治療。 
文生 
25歲,教團的神父兼秘書,有貪瀆的嫌疑而與克勞蒂亞起衝突。 
史達林‧柯爾曼 
於醫院文件內容中登場的男性,強迫性精神官能症候群患者,會不由自主的愛上女性。 

沉默之丘4:房間 (2004)
沉默之丘 4: 房間於2004年在PS2平台推出,故事講述主角Henry Townshend被困於自己的公寓302號室之中,大門被數把鎖緊緊地鎖著,可是,主角在浴室裡發現了一個大洞,無路可逃的主角只好爬進去......


主要登場人物
亨利‧陶聖特 
本作主角。冷靜沉默的25歲左右青年,兩年前搬到沉默之丘附近的南灰原山公寓302號室,某天發現自己已被鎖鏈鎖死在公寓內。主角在浴室裡發現了一個大洞,無路可逃的主角只好爬進去...但卻是異世界。 
華特‧蘇利文 
殺人魔,在2代的報紙上有過此角色相關報導;因為涉嫌持斧頭砍殺他人而遭到逮捕,而後在牢房內以湯匙刺向左頸動脈失血死亡。調查後發現前後共殺了10個人,在受害者胸口刺上數字,此事件被刑警稱為「蘇利文案」。 
艾琳‧卡爾賓 
23歲左右的女性,住在亨利隔壁303號室,個性優柔寡斷,但是很喜歡小孩子。 
辛西亞‧貝拉斯凱 
個性堅強自我的女子,私生活放縱,某日被發現陳屍在地下鐵站長室。 
賈士柏‧凱恩 
沉迷於神秘學研究的大學生,因為口吃而不善與人交際,某日被發現陳屍在希望之家火場中。 
李察˙布連資 
住在南灰原山公寓207號室的中年男子,個性暴躁易怒,某日被人發現陳屍在住處。 
安德魯˙泰瑟沃 
身材肥胖的中年男性,在沉默之丘教團受雇擔任警衛,某日被人發現陳屍在環型監獄遺址。 
法蘭克‧桑達蘭德 
南灰原山公寓的管理員,兒子與媳婦在沉默之丘失蹤。一直保存著多年前302號室棄嬰的臍帶。 
喬瑟夫‧修來柏 
週刊記者,前302號室住戶,曾為雜誌寫過沉默之丘教團與希望之家育幼院的調查報告,三年前調查華特‧蘇利文時失蹤,音訊全無。 
比利‧羅根、米利安姆‧羅根 
在住家附近遊玩時遭到華特‧蘇利文持斧頭砍殺身亡,屍身難以辨識,而後華特‧蘇利文被捕入獄。 

沉默之丘:起源 (2007)
這套遊戲在2007年於PSP平台推出。此故事為寂靜嶺系列的前傳 主角是貨車司機Travis(查維斯) 由於兒時的恐怖回憶 經常出現恐怖畫面 一次長途旅程中 經過寂靜嶺 看到一個女孩突然衝出來 躲避後進入了表世界 並跟隨濃煙找到嚴重燒傷的alessa 隨後更發現寂靜嶺與其恐怖回憶有關 並說明寂靜嶺成為恐怖地方的原因

故事分3鐘結局

Good Ending好結局 主角查維斯Travis成功逃離寂靜嶺,在路上找到了自己的卡車.並在倒後鏡看到了alessa抱著一個嬰兒 [按正常時間完成遊戲] 
Bad Ending壞結局 主角查維斯Travis醒來後發現被捆在一張沾滿血跡的床上,不能動彈.一系列痛苦的回憶纏繞著他.似乎用來作某種藥物的實驗品.最後頭頂的燈關閉.三角頭似乎在旁邊觀察這一切 [殺怪數量與遊戲時間成反比,平均沒1.5分鐘殺1個怪或以上的觸發這種劇情] 
UFO Ending 完成遊戲一次以後,在POST OFFICE東側的樓道上取得鑰匙,在motel room 502房間引發UFO結局,是奇怪的外星人第一類接觸…… 

沉默之丘:歸途 (2008)
沉默之丘:歸途最初命名為沉默之丘5,由美國開發小組Double Helix接手製作,KONAMI監督。大幅強化動作性。於2008年登陸PS3和X360兩大次世代主機。

艾力克斯‧雪佛(Alex Shepherd) 
退伍軍人艾力克斯‧雪佛,在海外服役的他預感到自己的弟弟約書亞遭遇了不測,然而遠涉重洋趕回家中的牧羊人山谷見到的卻不是溫暖熟悉的家園。擺在他面前的只有斷壁殘垣、無邊的迷霧和恐怖詭異的怪物。 

Spin-off titles and promotional discs

沉默之丘: 互動小說 (2001)

Art of 沉默之丘 (2002)

失落的記憶: The Art and Music of Silent Hill (2003)

Inescapable rain in Yoshiwara (2004)

沉默之丘 Experience (2006)

 沉默之丘: Cage of Cradle (2006)

沉默之丘: The Arcade (2007)

同名改編電影《沉默之丘》 (2006)
注意:下文中包含記述作品情節的段落,或許會降低欣賞原作的興致。

續集

書

失落的記憶 (2002)

Drawing Block: 沉默之丘 3 Program (2003)

沉默之丘 (2006)

漫畫書

沉默之丘 (Unreleased,2000)

沉默之丘: Dying Inside (2004)
( Silent Hill: Dying Inside) ISBN: 1932382240


沉默之丘: Among the Damned (2004)
( Silent Hill: Among The Damned) ISBN: 1932382585


沉默之丘: Paint It Black (2005)

沉默之丘: The Grinning Man (2005)
( Silent Hill: The Grinning Man) ISBN: 1932382666


沉默之丘: Dead/Alive (2006)

沉默之丘: Hunger (2006)

<html><img src="http://game.watch.impress.co.jp/docs/20070105/pspstg09.jpg"/></html>

沙羅曼蛇(日語:沙羅曼蛇,讀音Salamanda;英語表記:Salamander)是日本遊戲公司科樂美於1986年發行的街機射擊遊戲,為宇宙巡航艦的續作。

遊戲由六個關卡組成,奇數關是橫捲軸而偶數關是縱捲軸,可兩人同時進行遊戲。本遊戲首先使用立體FM音源,音效與場面互相搭配,畫面則有充滿魄力的「噴焰(日珥)」效果,是廣受好評的射擊遊戲名作。

續作沙羅曼蛇2於1996年發行。

<html><img src="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4/4b/Mgs1_logo.jpg/200px-Mgs1_logo.jpg"/></html>

《潛龍諜影》,(英文:Metal Gear Solid、日文:メタルギアソリッド,中國大陸舊譯:合金裝備,台灣與香港舊譯:燃燒坦克,台灣於PS時期則改譯為:特攻神諜)是潛龍諜影系列(METAL GEAR SOLID )中「潛龍諜影SOLID」的第一款作品,由日本科樂美公司(KONAMI)發行、小島製作室(KOJIMA PRODUCTION)製作,於1998年9月2日正式發售。


故事
注意:下文中包含記述作品情節的段落,或許會降低欣賞原作的興致。
阿拉斯加 Shadow Moses島,高科技部隊「FOXHOUND」與他們帶領的次世代特殊部隊突如其來的起義,佔據了廢棄核子武器研究所。他們自稱「Big Boss 兒子們」對美國政府要求交付Big Boss的遺體。如果24小時以內沒有接受的話,就會發射核彈。

美國政府招集原FOXHOUND司令官Roy Campbell上校為鎮壓作戰的司令官。坎貝爾上校招集了原FOXHOUND隊員Solid Snake。為了解決這次的恐怖活動,救出2名人質。一邊傳達任務內容,一邊接受各領域的專家們的支持,Snake單獨潛入任務開始了……。

登場人物
Solid Snake(ソリッド・スネーク)(配音員:大塚明夫(日);David Hayter(英)) 
前Foxhound成員,IQ達180,能操流利六國語言。活躍於「Outer Heaven危機」及「Zanziba事件」,在兩次事變中摧毀了Metal Gear及Big Boss的野心而拯救世界,有「傳說之傭兵」的稱號,被稱為「將不可能化為可能的男人」,是潛入任務中的專家,藏身紙皮箱躲過守衛進行潛入行動的橋段一直就為人津津樂道。從Foxhound離隊後,他一直隱居在阿拉斯加,受到Roy Campbell的請求而參與潛入Shadow Moses的任務。但是在近幾年的各大遊戲中,他都被拿來跟嗶波猴放在一起,也常以搞笑的型態出場。 
Roy Campbell(ロイ・キャンベル)(配音員:青野武(日);Paul Eiding(英)) 
舊Foxhound部隊指揮官,亦是這次計劃的行動指揮官。雖然已退休,但他知道唯一能阻止這次危機的人(Solid Snake)的所在,所以被召會成為今次行動的指揮官。曾參與美國海兵隊(USMC)、陸軍特殊部隊軍団(US.Army Special Forces Command Green Beret)、陸軍第1特殊作戰部隊分遣隊(1st Special Forces Operational Detachment (Airborne)DELTA),最後成為了「舊Foxhound」的成員,從實踐中得到指揮軍略的能力,並成為了隊中副司令官。在Big Boss死後,他廢除了暗號密碼的制度,成立了以人造衛星及高科技驅動的「新生Foxhound」。 
Meryl Silverburgh(メリル・シルバーバーグ)(配音員:寺瀬今日子(日);Debi Mae West(英)) 
Campbell的姪女(事實上是Campell的親生女兒)。雖然完成士兵訓練,但沒有實戰經驗。Foxhound叛變當日配屬到Foxhound作為新兵而被捲入事件,並協助Solid Snake解決事件。以身為軍人家族而自豪、努力鍛鍊自己。身為女性卻使用沉重的巨型手槍「Desert Eagle」。 
Naomi Hunter(ナオミ・ハンター)(配音員:鶴ひろみ(日);Jennifer Hale (英)) 
Foxhound的醫療主管,美人科學家,負責遺傳因子的治療及強化。她是這次行動中的醫療負責人,負責監控Solid Snake的身體狀況。通過注射Nano Machine而提供藥物上的協助。她的真正身份是在桑吉巴爾(Zanzibar)事件中被Snake殺死的灰狐(GrayFox)Frank Jeanger(即忍者CybrogNinja)的義妹,知道Foxdie的秘密,參與計劃的目的就是向Solid Snake報復。 
Hal Emmerich (Otacon)(ハル・エメリッヒ(オタコン))(配音員:田中秀幸(日);Christopher Randolph (英)) 
ArmsTech的開發員,戴眼鏡的白人,兵器開發的天才,亦是一位駭客,是這次事件的人質之一。Metal Gear Rex的開發者之一,也是日本動畫迷,Otacon正是Otaku Convention的縮寫。因為他喜歡狗隻,所以喜歡Sniper Wolf,Solid Snake與Wolf第二次作戰時曾哀求Snake不要把Wolf槍殺。 
Mei Ling(メイ・リン)(配音員:桑島法子(日);Kim Mai Guest(英)) 
這次作戰的通訊資料管理員,是麻省工科大學的學生。廣東籍的美裔華人,喜歡在Solid Snake存檔時說一些中國俚語。間碟衛星的管理員,是影像及資料處理專家。這次Solid Snake所使用的新型通信機及雷達也是由她所發明。 
Master Miller(マクドネル・ミラー(マスター・ミラー))(配音員:銀河萬丈(日);Cam Clarke(英)) 
原名McDonnell Miller。曾參與SAS、陸軍特殊部隊軍団、海兵隊,最後成為了Foxhound的教官。當時被稱為「鬼教官」,隊員們對他極為尊敬故稱他為「Master Miller」。現在已辭退了教官之職,在阿拉斯加與大自然一起生活。原本隱居於阿拉斯加,但任務開始前已被殺。任務中假扮他的人就是Liquid Snake。在任務中會教授求生及戰鬥技巧。 
Nastasha Romanenko(ナスターシャ・ロマネンコ)(配音員:山田榮子(日);Renee Raudman (英)) 
軍事評論家,是高科技兵器、核子武器專家,以無線電通訊對Solid Snake作出支援。歷仕於DIA、NSA,接觸過無數國家機密,冷戰後,對於軍事分析員職位的裁汱而令她退職。現在她是自由身的軍事評論員,她會為Snake講解各種武器的構造及功用。 
Deep Throat 
神秘人物。偶意在作戰時提醒Solid Snake,但Solid Snake不能找到他。 
Cyborg Ninja(サイボーグ忍者)(配音員:塩澤兼人(日);(英)) 
被Solid Snake懷疑他是Gray Fox。他經過身體強化改造,行動極快,但遇到電磁干擾時就會停止行動。他的武器能夠擋住發射的子彈。 

新生Foxhound 成員
Big Boss 
前Foxhound部隊總司令官,70年代時以傭兵身份轉戰各地,成就了「最偉大的兵士」的神話。90年代,被任命為新設的不正規戰特殊部隊Foxhound之總司令官。以他在傭兵時代積蓄的巨額金錢及人才,成立了獨立武裝國家「OUTER HEAVEN」,但被其基因複製人Solid Snake所阻止。及後他逃到中亞成立武裝要塞「Zanzibar」,再次被Solid Snake擊潰而死亡,他的遺體由軍隊保存。 
Liquid Snake(リキッド・スネーク)(配音員:銀河萬丈(日);Cam Clarke(英)) 
Foxhound部隊的領導人,亦是今次計劃的策劃者。他擁有和Solid Snake相同的面孔,由Big Boss的細胞而複製的人。他認為自己擁有劣性DNA,所以憎恨擁有良性DNA的Solid Snake(事實是,Liquid擁有的才是良性基因)。 
Revolver Ocelot(リボルバー・オセロット)(配音員:戶谷公次(日);Patric Zimmerman(英)) 
另一個外號是Shalashaska,是一位拷問專家,亦是Liquid Snake的副手。他也是一名西部片迷,所以喜歡使用左輪手槍。其真實身份是秘密操縱著一切的神秘組織"愛國者(The Patriots)"的間諜。 
Sniper Wolf(スナイパー・ウルフ)(配音員:中村尚子(日);Tasia Valenza(英)) 
伊拉克庫爾德人,因不滿美國的背信而參與報復行動。她是一位出色的狙擊兵,能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一星期保持狙擊姿勢。 
Psycho Mantis(サイコ・マンティス)(配音員:曾我部和恭(日);Doug Stone(英)) 
前KGB成員,懂讀心術,亦擁有強大的心電感應及念動能力。與Solid Snake作戰的時候,他卻控制Meryl槍殺Snake及自殺,但最後被Solid Snake阻止。 
Vulcan Raven(バルカン・レイブン)(配音員:堀之紀(日);Peter Lurie(英)) 
身形巨大的薩滿教僧,能夠忍受冰冷天氣,擁有極強的精神能力,能夠拆下直昇機上的火神炮來用。 


潛龍諜影系列:

<html><img src="http://www.psp110.com/dd/upimg/allimg/080718/0256040.jpg"/></html>
<html><img src="http://psp.tgbus.com/UploadFiles/200611/20061125184701930.jpg"/></html>


主線作品 Metal Gear - MG2:Solid Snake - Metal Gear Solid - MGS2:Sons of Liberty
MGS3:Snake Eater - MGS:Portable Ops - MGS4:Guns Of The Patriots - MGS:RISING 
加強版/復刻版 MGS:Integral/MGS:VR Missions - The Document of MGS2 - MGS2:Substance
MGS:The Twin Snakes - MGS3:Subsistence 
影像作品 MGS:Bande Dessinee/MGS:Digital Graphic Novel - MGS2:Bande Dessinee/MGS2:Digital Graphic Novel 
外傳作品 MG:Ghost Babel/MGS(GBC Ver.) - MG:Ac!d - MG:Ac!d2 - MGS:Mobile 
其它作品 Snake's Revenge - Metal Gear Online:Gene Expansion - Metal Gear Online:Meme Expansion - Metal Gear Online:Scene Expansion 
[img[http://www.ripten.com/wp-content/uploads/2008/11/lord-of-vermilion.jpg]]

SQUARE ENIX 發表,將推出大型電玩原創線上卡片遊戲《紅蓮之王(Lord of Vermilion)》,採用劍與魔法歐風奇幻題材,並請到 天野喜孝 等知名畫家擔任卡片插畫繪製。

《紅蓮之王》是 SQUARE ENIX 首款大型電玩原創作品,融合拿手的奇幻角色扮演風格,收錄單人進行角色扮演的「故事模式」,以及透過網路進行對戰的「對戰模式」。




遊戲收錄上百種使魔卡片,並請到眾多知名插畫 / 漫畫家繪製卡片圖案,包括:

相場良祐、天野喜孝、天野白、板鼻利幸、一德、伊藤龍馬、大久保篤、金亨泰
甲壱、Kozaki Yusuke、小城崇志、駒田絹、沙村廣明、山宗、末彌純、杉浦善夫
仙田聰、高村英彰、Sana Takeda、田島昭宇、丹野忍、塚本陽子、D-SUZUK
寺田克也、Todd McFarlane、直良有祐、Nottsuo、野村哲也、 萩原一至、朴晟佑
藤坂公彦、緑川 美帆、皆葉英夫、山下 Shunya、梁慶一、吉田明彦


遊戲機台:

[img[http://pic.bahamut.com.tw/B/2KU/66/0000190466.JPG]]




卡片:

[img[http://pic.bahamut.com.tw/B/2KU/69/0000190469.JPG]]



遊戲畫面:

[img[http://pic.bahamut.com.tw/B/2KU/63/0000190463.JPG]]

[img[http://pic.bahamut.com.tw/B/2KU/65/0000207165.JPG]]


遊戲影片:

<html>
<object width="480" height="385"><param name="movie" value="http://www.youtube.com/v/pxU6uuD_AfI&hl=zh_TW&fs=1&"></param><param name="allowFullScreen" value="true"></param><param name="allowscriptaccess" value="always"></param><embed src="http://www.youtube.com/v/pxU6uuD_AfI&hl=zh_TW&fs=1&"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allowfullscreen="true" width="480" height="385"></embed></object>
</html>
《純愛手札》(日語:ときめきメモリアル),是日本科樂美(Konami)公司出品的一系列戀愛遊戲的總稱,是全球第一套全年齡取向(也就是不設定玩家的年齡限制)的戀愛養成遊戲;在這一系列的戀愛遊戲中,完全沒有限制級的場景(色情場景)。內容主要是描述一位中學生在畢業前與諸位女同學交往的養成遊戲。在日本也曾被改編拍攝成同名電影。



故事大綱

一代至三代
在主角的學校裡有一個傳說,倘若有女生在畢業的時候在學校後院的大樹下向男生表白,那麼他們將會擁有幸福快樂。玩者只要分配空餘時間要做什麼,以及假日邀約哪個女孩子就可以。除了可以和十三位女孩子相處之外,還可以加入社團,例如你只要加入棒球社,多練習,就可以在甲子園揚威。遊戲最後會出現一位女角向你表白的情節。初玩的人掌握不好,有時會出現「向你表白的,並不是你心儀的那個女孩」的情況。這是本遊戲有趣的地方。更糟的情況是,沒有一位女孩向你表白。


玩法
假日與女角(在Girl's Side中則為男角,下略)約會增加好感度(由最差、普通至心跳);平日進行各種指令(讀書/運動/流行雜誌/打扮/睡覺/與朋友玩…),可提高不同方面數值,不同的女角對數值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遊戲的最終目的是要令心儀的女角在畢業當天向主角告白(結局)。

除了劇情和人設吸引,本作令玩家完完全全地體驗日本的高校生活和文化,例如夏天與心儀女角穿著浴衣到花火大會、新年穿和服到神社參拜、在日本街頭購物、到速食店吃漢堡,還有學校的文化祭、暑假合宿及修學旅行等。


角色
括號內為聲優


一代
藤崎詩織(金月真美) 
如月未緒(關根明子) 
紐緒結奈(中友子) 
片桐彩子(川口雅代) 
虹野沙希(菅原祥子) 
古式由加利 古式ゆかり(黑崎彩子) 
清川望(笹木綾子) 
鏡魅羅(五十嵐麗) 
朝日奈夕子(鐵炮塚葉子) 
美樹原愛(栗原美紀子) 
早乙女優美(よしきくりん) 
館林見晴(菊池志穗) - 隱藏角色 
伊集院麗 伊集院 レイ(津野田成美) 
早乙女好雄(上田祐司) - 男配角、情報員、優美之兄 
外井雪之丞(上田祐司)- 男配角、麗的隨從 

二代
陽ノ下 光(野田順子) 
水無月 琴子(小菅真美) 
壽 美幸(高野直子) 
一文字 茜(野村真弓) 
白雪 美帆(橘ひかり) 
赤井 ほむら(くまいもとこ) 
八重 花櫻梨(村井かずさ) 
佐倉 楓子(前田千亞紀) 
伊集院 メイ(田村由香里) - 一代女角レイ的妹妹 
麻生 華澄(鳥井美沙) 
九段下 舞佳(山田美穗) - 隱藏角色 
白雪 真帆(橘ひかり) - 隱藏角色,美帆的孿生妹妹 
野咲 すみれ(本井えみ) - 隱藏角色 
坂城 匠(増田ゆき)- 男配角、情報員、主角同班同學 
穂刈 純一郎(野島健児)- 男配角、主角同班同學 
爆裂山 和美(納谷悟朗)- 男配角、校長 
三原 咲之進(室園丈裕)- 男配角、メイ的隨從 

三代
牧原優紀子(神田朱未) 
相澤千歲(川口宰曜子) 
河合里佳(服部加奈子) 
御田萬里(橋本涼子) 
橘惠美(安田未央) 
神條芹華(皆川純子) 

Girl's Side
參照純愛手札Girl's Side


Girl's Side 2
參照純愛手札Girl's Side 2nd Kiss


Online

重要角色
天宮小百合(牧島有希) 
近乎完美的女孩。擁有端莊的美貌,學業成績、運動能力都有很高的水平。 
櫻井晴(中尾良平) 
充滿陽光氣息的學生會長。 
春日司(吉川友佳子) 
充滿陽光氣息的女孩。擅長排球。 
彌生水奈(藤田咲) 
溫文弱不禁風的女孩。擅長游泳。 
犬飼洸也(高橋廣樹) 
孤高的神秘學生。 
青葉陸(宮野真守) 
動畫原創人物。 

[編輯] 其他人物
加山優介(吉野裕行) 
鈴木一太(勝杏里) 
椎名あやめ(後藤沙緒里) 
藤川優花(矢作紗友里) 
新條櫻(井口裕香) 
吉野椿(清水愛) 
堂島凶平(長嶝高士) 

改編電視動畫
主條目:純愛手札 Only Love
副標題為《Only Love》。2006年10月起在東京電視台(2006年10月2日起)、大阪電視台(2006年10月6日起)、愛知電視台(2006年10月6日起)、AT-X(2006年10月26日起)播映。全25集, 已於2007年3月26日播完。


OVA
OVA《純愛手札》(英文:Original Video Animation Tokimeki Memorial),全兩卷,各有VHS、LD、DVD等版本發售。



Type the text for '遊戲主機'
《遊戲王》(遊☆戯☆王;ゆうぎおう;Yu-Gi-Oh!)是日本漫畫家高橋和希所創作的漫畫,並且依此為改編電視動畫與遊戲。



※Konami Digital Entertainment宣布,以人氣漫畫為基礎制作的卡片遊戲"遊戲王"所使用的卡片已在全球銷售了158億8000萬張,因此公司以"全世界銷量最高的卡片遊戲"申請進入吉尼斯世界記錄。


[img[http://img2.zol.com.cn/product/5/349/ce6gFMTIovj6E.jpg]]
<html><img src="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c/c4/Contra.png"/></html><html><img src="http://www.isso.com.cn/article/newimage/2005/7/2005-7-28-33-05.jpg"/></html>

魂斗羅(魂斗羅 Contra)是日本Konami公司於1987年發行的街機捲軸射擊遊戲系列,但是後來移植到其他平台。玩家扮演特種兵,面對大量的敵人,從人和機器到異形和外星人。在戰鬥途中,玩家可以擊落飛行的特殊目標來獲得各種強化。遊戲的成功賣點包括支持兩個玩家同時進行遊戲(雙打),以及幾個場景的縱深視角。


遊戲系統
玩家在開始時持有普通衝鋒槍,可以向八個方向發射,但是在得到強化武器之後會換用其他武器。玩家可以跳躍並在跳躍時用方向鍵控制移動和開火的方向,而且跳躍時的方向控制在遊戲進程中十分重要。和敵人及其發射的子彈的直接接觸會造成玩家的死亡,但是他們經常充滿整個屏幕,並且往各個方向移動,所以迴避它們需要一些技巧。遊戲中不時會有橄欖形飛行物出現,將其擊破可以出現強化武器,獲得這些強化可以增加武器的發射速度、傷害力和發射角度,但是它們在玩家的死亡之後不會被繼承。

下面列出的是原始版中的各種強化,在遊戲中以標有一個字母的紅色鷹表示。括號中是遊戲中使用的代號:

機關槍(M):發射頻率比衝鋒槍快,同時增加了按住武器發射按鈕來自動連續發射的能力。 
散彈槍(S):一次向五個角度發射子彈,在短時間內多次按下武器發射按鈕也可以將火力集中於一個方向。 
雷射槍(L):具有穿透能力,但是在發射第二發的時候,第一發會消失不見。 
火球槍(F):發射螺旋前進的子彈。 
快速發射(R):發射頻率增加,(可以和其他多數武器疊加生效)。 
無敵(B):在一段時間內讓玩家無敵,此時玩家的顏色不斷閃爍,自動消滅任何撞中自己的敵人。但是中途掉落懸崖仍然是致命的。 
瞬間清屏(金色閃鷹無字母):一瞬間令畫面內所有敵人全滅。 
遊戲支持兩個玩家同時進行遊戲,所以在部分關卡,兩個玩家需要協調行動以避免一個玩家跳躍時,另一個被拉出屏幕(這是致命的)。遊戲的節奏很快,而且初始生命數隻有3,通過得分獲得的獎勵生命也比較少,所以通關需要熟練的技巧。其他的玩家可以通過秘技來增加初始生命數,或者在較新的版本中選擇初始生命數和遊戲難度。遊戲也以遊戲場景的末尾的佔據大半屏幕的大型敵人著稱。


劇情
最初的日本版劇情設定於27世紀。公元2631年,一個神秘的隕星墜落於紐西蘭附近的虛構的加魯加群島。兩年後的2633年,地球聯邦政府獲悉武裝組織「紅色獵鷹」在隕石墜落地點附近建立了軍事基地並意圖利用隕石內的異形開發毀滅人類的兵器。於是,地球聯邦海軍陸戰隊派遣其所屬的魂斗羅小隊的上等兵比爾·雷澤(ビル・ライザー Bill Rizer,1P)和蘭斯·比恩(ランス・ビーン Lance Bean,2P)前往摧毀「紅色獵鷹」及異形。紅色獵鷹的標誌在遊戲中表現為運載強化武器的工具。

在美版的故事情節中,時間改為現今,而地點改為南美的瑪雅神廟。隕星的墜落時間改為三十年前,而主角的暱稱改為瘋狗和蠍子。

在歐洲發售的版本(名字為Probotector)的劇情基本和日本版相同,但是主角和一些敵人都改成了機器人。

但是,在新的版本中,舊的美國版劇情被放棄了。新魂斗羅遊戲的美國版的劇情延續舊的日本版劇情。

 
FC版魂斗羅的遊戲畫面
移植
遊戲在1988年被Ocean Software以Gryzor的名字移植到ZX Spectrum、Amstrad CPC和Commodore 64。Konami公司自己在1988年將其移植到FC遊戲平台。這個版本和街機版有一定差別。而且電視屏幕被認為比街機更適合水平捲軸射擊遊戲。在中國,FC版的魂斗羅影響了整整一代遊戲玩家,在當時與超级瑪利齊名,幾乎成為FC時代電子遊戲的代名詞,也是當時最普及最流行的FC遊戲之一。此外1989年還在日式計算機MSX上有移植版。


遊戲流程
遊戲一共分8個場景,其中日版遊戲在每個場景開始前會出現一張簡略地圖提示目前所處位置,在玩家損失全部生命而選擇接關時,也將自動從該場景起始處重新開始。8場景中,第2、第4關為特殊的背後仿3D視角,操作規則略有不同,第3關為縱向捲軸,其餘各場景為橫向捲軸。

在全部通過8個場景後,可看到主角所搭乘的直升飛機脫離爆炸中的島嶼,在日版中,之前另外追加了主角進入飛機的畫面。通關後將再次從第一個場景開始。

在最初的街機版中實際只包含6個場景,最後1個場景在移植後被打散並做成了3個場景。


場景簡述
第1場景:森林地帶(Jungle Zone) 
第2場景:敵軍基地1(Enemy Base 1) 
第3場景:瀑布(Waterfall) 
第4場景:敵軍基地2(Enemy Base 2) 
第5場景:雪地(Snow Field) 
第6場景:能量地帶(Energy Zone) 
第7場景:棚架(Hangar) 
第8場景:外星人地帶(Alien's Zone) 

秘技
遊戲的秘技也就是著名的科樂美秘技,是在標題畫面出現之前依次按「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美版需再追加一次BA,即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BA),然後選擇玩家數目,之後按開始按鈕。如果輸入成功,玩家的初始生命數會從3增至30。這個秘技最初出現於Konami公司的遊戲宇宙巡航艦(Guradiusu)中,後來在Konami公司的其他遊戲中繼續使用,例如魂斗羅和宇宙巡航艦的續作沙羅曼蛇。 日版選關秘籍:標題畫面按開始鍵後,同時按住1P控制器的左、上、A、SELECT鍵不放,直到選關畫面出現。 日版音樂欣賞模式:標題畫面同時按住1P控制器的B、A不放,再按開始鍵。


關於遊戲的其它
「魂斗羅」的含義是「具有優秀戰鬥能力和素質的人」,這段話出現在日版FC魂斗羅之中。
遊戲很明顯地受到了當時一些好萊塢大片的影響。遊戲中的外星人形象和1979年的美國科幻片《異形》如出一轍。兩位主角的形象也與《第一滴血》中的「藍波」和《終極戰士》中的「達奇少校」非常相象。後來,KONAMI的製作人員也承認,比爾和蘭斯的形象設計確實參照了史特龍和阿諾·史瓦辛格。


「水下八關」
在FC版的第六關存在一個花版的BUG,會使一個敵兵的圖形顯示不正常變成類似青蛙嘴的模樣。由此出現一個傳言:只要在合適的時機跳到敵兵身上,就可以進入隱藏關卡。這個傳言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中國迅速傳開。很多人信以為真並苦苦尋找。也有不少人聲稱自己成功進入。到後來甚至發展到能否打出「水下八關」成為衡量一個人遊戲水平的標準。最後有人通過對魂斗羅的ROM進行反彙編得出結論:「水下八關」根本不存在。但是時至今日,仍然有小部分玩家相信這個傳言是真實的。這是中國遊戲史上最早、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一個謠言。


續作

正統續作
超級魂斗羅 1988年,街機,後被移植到FC 
魂斗羅,美版名Operation C 1991年 Game Boy 
魂斗羅 Sprits,美版名魂斗羅3·異形戰爭 1993年 SFC,後被移植到Game Boy 
魂斗羅 The Hardcore 1994年,Mega Drive 
真魂斗羅,美版名魂斗羅·粉碎戰士,2002年 PS2 
新魂斗羅 2004年 PS2 


<html><img src="http://news.mydrivers.com/img/20080313/08194712.jpg"/></html>

魂斗羅 雙雄戰魂 2007年 NDS,(2007年在美國率先以《魂斗羅4》的名義發售,2008年以《魂斗羅:雙魂》(魂斗羅 デュアルスピリッツ)的標題發售日版。) 

外傳
魂斗羅 Force1992年 FC 
魂斗羅 Legacy of War · 1995年 Playstation、Sega Saturn 
魂斗羅 Adventure 1998年 Playstation 
魂斗羅 HardSpirits 2002年 GBA 
魔法風雲會(英語:Magic The Gathering),是一種交換卡片遊戲。設計者為理察·加菲爾德頁面理察·加菲爾德並不存在,英語維基百科對應頁面為Richard Garfield。,由威世智公司(Wizards of the Coast)出品,第一個系列出版于1993年。在進行遊戲時,雙方各用一套卡牌進行,也可以三人或四人以上進行遊戲。

根據威世智公司的說明,魔法風雲會在全世界範圍內已擁有超過600萬名的玩家,迄今為止已有9000多種不同的卡牌被印刷。

目前,魔法風雲會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的代理為新華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台灣則由威世智公司直營。

[img[http://www.wotctaiwan.com/MTG/MTG-images/Lorwyn-TournDisp.gif]][img[http://wowbox.tw/mtg/images/largejpg/04XXX/04125.JPG]][img[http://www.wizards.com/magic/images/mtgcom/products/planeswalkers/35tl_Garruk.jpg]]
|姓名:黃慎行|

|學號: A9708201|

|世新大學數媒系遊戲組|

|興趣:玩遊戲.聽音樂|